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這裡是世界上最繁忙的放療科,復旦附屬腫瘤醫院放療科主任章真:接診280分鐘後才喝上一口水

螢幕快照 2018-06-25 06.42.47.png

章真與學生們就一個前沿研究課題進行交流討論。王廣兆攝

人物小傳

章真,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黨委委員、放射治療中心主任,上海質子重離子醫院院長助理,大腸癌多學科綜合診治團隊副首席專家。主要擅長胃腸道腫瘤、惡性淋巴瘤、乳腺癌及其他腹部和盆腔腫瘤的放射治療(含質子重離子放療)和多學科綜合治療。在她的帶領下,腫瘤醫院放療精度達到國際先進水準。先後獲評上海市巾幗建功標兵、上海市女醫師協會 「醫樹獎臨床科技創新獎」。

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418診室,診桌上的那瓶礦泉水,從早上8點半到下午1點,一直原封不動地放著。

這是一個普通的周三上午,也是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放射治療中心主任、上海質子重離子醫院院長助理章真教授的門診時間。11點就該結束的門診時間,直到下午1點10分,章真才喝上開診之後的第一口水。「病人一個接著一個,連拿水都沒時間;同時我也考慮到,如果喝水多了,自然需要多上洗手間,又要耽擱十分鐘。」這四個半小時,除了為病人檢查,章真不曾離開過她的座位。

腫瘤醫院放射治療中心,一年有8000多人的診療量,是世界上最繁忙的放療科。從醫20多年,章真一直在這裡工作,她叫得出每一位老病人的名字,能夠詳細說出他們的病情,甚至家裡的情況。

承擔如此繁重的工作量,章真卻不覺得累,她常常說:「盡心儘力把病人治好,把學生帶好,就是作為一名黨員醫生的至高使命。」

「聽她說話,我的心定下來了」

「這次你老婆沒陪著你呀,她還在哭嗎?」章真微笑著問。坐在位置上的是陳先生,52歲的他因為大腸癌找到章醫生,三個月前第一次看病時,他老婆一直在掉眼淚;

「你們家的小孩上初中了吧,成績怎麼樣啊?」王女士四年前第一次來放療的時候,小孩正在上小學;

「這個檢查結果3月份就應該給我的啊!」章真少有的嚴厲,坐在對面的胡先生頗為無措。 「不過結果還是好的,你放心。」章真的聲音溫柔了很多。

……

在418診室,章真每月新接待病人五六十位。這個聚集了癌症晚期或轉移病人的房間裡,並不見「愁雲慘淡」,滿是家長裡短的寒暄。「我們第一次來章醫生這兒看病,這裡的氛圍和我們想的真不一樣。」身患乳腺癌的張女士對記者說,「這讓我的心情也沒那麼低落了。」

「每一次隨訪,我們都不覺得是來看病,就像走親訪友,來看看章醫生。」已經隨訪四年的74歲患者虞大伯說。

「章教授是一位醫術好、醫德好的好醫生。」不久前,腫瘤醫院微信公眾號刊發了一篇有關章真教授獲得上海市巾幗創新獎的報導,田阿姨立馬在下面留了言。

已過耳順之年的田阿姨,因結腸癌轉移肺部結節,不適宜開刀,她找到了章真。「當時心裡那叫害怕呀,遇到這種事,誰的心情會好?」然而,去年年末第一次見面,章真就和田阿姨說:「你這個毛病沒關係的,放輕鬆,你認真配合治療,我們一起來努力。」聽完章教授有理有據地說完治療方案,田阿姨的心就定了下來。 「對我們來說,醫生就是神,章醫生雖然說話輕柔,可自有一股氣勢,讓我信服!」經過八次放療,她的結節小了一圈,之後只需要口服化療藥物,每兩個月複查一次。 「我最近胖了不少,大家都說這是好兆頭。」她的話裡滿是喜悅。

放療科醫生講究的是「量體裁衣」

「如果放在20年前,走過腫瘤醫院的門口,就會看到每個病人身上都畫了三個框,醒目得不得了。」章真說,如今放療技術已經有了長足進步,不再像過去一樣,僅僅追求射線覆蓋腫瘤區域, 「而是學會了量體裁衣」。

通常患者看門診,臨床醫生最後都會開處方,放療醫生開出的處方與眾不同,它是一張A4紙大小的「放療申請單」,上面寫著各種射線的劑量。放療醫生還會在CT片上勾畫出射線照射目標,這叫「照射靶區」。放療醫生給出的要求,是在靶區範圍內照光的劑量要給足,達到最高劑量。他們還會勾畫出保護目標,通常稱「正常組織」,這部分照光要控制在安全劑量之內,以最大限度地保護正常組織。

「放療的發展方向,就是讓劑量給足的位置愈發精準,而需要保護位置,受到最小的劑量傷害。」章真說。然而,治療過程中由於病人的各種生理活動,定位仍會出現變化,譬如面對隨著呼吸而引起的靶區移動,該怎麼辦呢?

章真與放療科的物理師和工程師團隊自主研發被動呼吸控制技術,並在《醫學物理學》(Medical Physics)首發,作為國內放療業界所獲為數不多的自主創新專利,當它應用於胃癌放療時,能夠降低周圍正常組織放射劑量18%,提高生存品質。「目前,我們的定位誤差控制在三到五毫米之內。」章真說。

章真擅長放療的所有工序。放射治療中心副主任胡偉剛至今還記得,當年加入團隊的時候,是「章老師手把手地教我算射線方向和劑量」。

「有時候,我們能做的只是安慰」

2013年,章真帶領科室成為全國第一個被美國放射治療協作組(RTOG)接受為研究組成員的國內放射治療部門,這個成員資格意味著這裡的放療精度已經達到國際先進水準。

技術的進步和精細,讓整個放療過程變得愈發複雜和漫長。問診之後,還有體位固定、模擬定位、靶區勾畫、製作放療計劃、放療計劃驗證、排隊放療六個步驟,其中製作計劃可能就要花上兩個星期。「步驟如此繁多,很多病人根本搞不清自己在哪一步驟,又該等候多少時間。」章真說。

即使進入排隊放療,很多病人也有無奈。腫瘤醫院七台放療機器,從早上7點運行到第二天凌晨4點。每台機器每天可以放療100個病人,但每天仍有700多名病人在望眼欲穿的等待中。換而言之,即使機器一刻不停地運作,依然會有一部分病人只能拖到第二天。

「來找我的病人,一般處於癌症晚期或轉移期,看著他們被病痛折磨,我實在不想他們因等待而多費精力。」兩年前,章真就著手開發小程式。 「讓患者知道自己身處治療的哪一步,可以有效緩解他們的焦躁情緒,同時又方便進行病程管理。」章真說,這個小程式已經在乳腺癌患者群體內試點。

「有時,去治癒;常常,去幫助;總是,去安慰。」章真在很多年前就聽過這句話。 「這就是腫瘤科醫生的真實寫照,因為面對腫瘤病人,不是每一位患者都能被治癒,那時候我們做的,只能是安慰。」


作者:本報記者 郝夢夷 陳青

編輯:周辰

*文匯獨家稿件,轉載請註明出處。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