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靠針灸、按摩治近視?勿信「土」方法!別讓孩子陷入近視新困境

7月26日,第五屆中國青少年兒童近視防控名師講堂青島舉行。

(活動現場高朋滿座)

「通過針灸、按摩等方式可以治癒近視!」「近視一旦戴上眼鏡就無法摘掉,而且度數會越戴越深!」……這些傳統觀念到底對不對?

第五屆中國青少年兒童近視防控名師講堂中華醫學會眼科學分會視光學組、教育部近視防控與診療工程研究中心、中南大學愛爾眼科學院、溫州醫科大學附屬眼視光醫院聯合主辦。

旨在通過科普講堂的形式,攻破近視謠言,把正確、科學的近視防控知識傳輸給百萬家長群體,讓家長們搭建起孩子近視防控的第一道防禦牆。

(瞿佳教授、楊智寬教授、陳浩教授、趙明威教授以及周行濤教授等權威專家出席)

中華醫學會眼科學分會眼視光學組副組長、中南大學愛爾眼科學院博士生導師楊智寬教授等多位權威、知名視光專家在現場從科學角度剖析近視成因,倡導百萬父母慎用老舊辦法來應對當前孩子的近視問題,並用實例勘破六大近視謠言。

近視防控基礎:家長重視,及早發現,科學乾預

山東濟南的薪豫同學今年才12歲,近視度數卻已高達750度。

薪豫爸爸介紹,孩子早在5歲時做過一次散瞳驗光,當時就查出有100多度的真性近視,但他們並未太重視,手機、平板還是隨她玩。

結果半年後女兒上小學,再驗光時度數已升到400多度!薪豫爸爸現在說起這件事還是後悔不已。

(中華醫學會眼科學分會眼視光學組副組長、中南大學愛爾眼科學院博士生導師楊智寬教授)

楊智寬教授指出,現在小孩子的用眼行為和用眼環境發生了巨大的變化,近視的誘因成倍增加,而許多父母還抱著老舊觀念,對孩子視力也不夠關注。

國家衛健委公布的2018年我國兒童青少年近視調查結果顯示,全國兒童青少年總體近視率為53.6%。

其中,6歲兒童為14.5%,小學生為36.0%,初中生為71.6%,高中生為81.0%。

而高三年級高度近視(近視度數超過600度)的人數在近視總人數中佔比達到21.9%。

(中華醫學會眼科學分會眼底病學組副組長趙明威教授)

「高度近視可能會引發多種嚴重併發症,白內障、視網膜脫離、黃斑裂孔、青光眼等眼病的發病率也會急劇提升,嚴重者甚至會致盲,且不可逆轉。」中華醫學會眼科學分會眼底病學組副組長趙明威教授介紹。

目前中國近視患者人數已多達6億,中國作為青少年近視率全球第一的國家,視覺健康形勢極為嚴峻,如果不積極採取措施,近視問題或將影響國計民生。

(中華醫學會眼科學分會副主任委員、全國人大代表瞿佳教授)

中華醫學會眼科學分會副主任委員、全國人大代表瞿佳教授表示,在近視防控工作開展過程中,家長、學校、社會的重視極為重要,只有這樣才能儘早發現,及早科學乾預,避免出現更糟情況。

近視防控關鍵:從小建立屈光檔案,密切監測用眼行為

小學四年級的長沙小朋友晶晶,48天的暑假,卻因學習班的緣故,實際休息不足十天。

晶晶媽媽也很無奈,「要是視力好和學業好不能兼得的話,那我肯定還是選學業好,畢竟視力不好可以戴眼鏡,但學業不好,那孩子未來怎辦?」

學習和視力竟成了天敵?其實並非如此。

同年級的小雨不僅品學兼優,並且視力也特別好。

只因小雨媽媽本身就是眼科從業人員,對孩子的眼健康極為重視。

小雨3歲時,就被帶去愛爾眼科長沙醫院建立了屈光發育檔案。

每半年會去做一次眼健康檢查,時時關注眼睛發育狀態,在用眼行為及用眼環境方面也謹遵醫囑。

(國家眼視光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常務副主任、中華醫學會眼科學分會眼視光學組委員陳浩教授主持)

國家眼視光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常務副主任、中華醫學會眼科學分會眼視光學組委員陳浩教授強調,《方案》從青少年兒童的用眼行為、用眼環境等方面進行全方位把控。

從小建立屈光檔案,密切監測孩子的用眼行為、用眼環境是近視防控的關鍵。

近視控制方法:角膜塑形術,科學控制近視

去年2月,一諾媽媽給孩子做視力檢查,不料第一次就查出了500度的真性近視。

因信老話說的『近視一旦戴上眼鏡就沒法摘掉,度數會越戴越深』,就沒給孩子配眼鏡。

反倒是用從微商處購買的、號稱能「治癒」近視的按摩儀來恢復視力,卻根本沒有效果。

後來聽朋友說角膜塑形術能控制近視,就趕緊去愛爾眼科日照醫院給孩子配了副角膜塑形鏡

一諾媽媽說:「現在戴了一年多,孩子的近視度數基本沒有變化。」

(家長和孩子現場分享近視防控故事)

中華醫學會雷射醫學專業委員會常委周行濤教授提到,對於眼球拉長這一類近視,目前針灸、按摩等「網紅」方法並不能治癒。

但中國的傳統醫學方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起到減輕、舒緩的作用。

(中華醫學會雷射醫學專業委員會常委周行濤教授發言)

楊智寬教授也指出,近視是由眼軸變長導致的,而眼軸變長是不可逆過程,一旦發生,就無法治癒。目前只能進行控制、減緩加深速度。

科學驗配角膜塑形鏡是目前能夠有效控制、延緩近視發展、避免孩子發展成為病理性高度近視的安全方法之一。

研究顯示,角膜塑形鏡減緩近視發展的效果遠優於普通框架眼鏡:

配戴普通框架眼鏡的孩子一年近視大概增長50度至75度左右,有的甚至更高;而配戴角膜塑形鏡一年近視僅增長10-25度左右。

「如果再配合使用雲夾,密切監測孩子的用眼行為,根據數據及時進行調整,就能更全面控制孩子近視度數的增長。」

楊智寬教授表示,愛爾眼科歷時5年研製「雲夾」,是世界首款近視眼行為客觀監測與乾預的智能可穿戴設備。

依託「雲夾」等先進手段可明確每個患者的近視病因,進而提供精準的診療方案。

愛爾眼科搭建的集「預防」「檢查」「矯正」魔幻三傑的近視防控體系,正在把近視防控推向個性化診療新時代。

愛爾眼科在中國校園年篩查量達600萬,年科普場次3000場,青少年兒童歷史建檔量達1070萬,還擁有一支由400餘名專業視光醫生組成的人才隊伍。

目前已為將近30萬名近視青少年成功驗配角膜塑形鏡。

在青少年兒童近視防控的歷程中,愛爾眼科將持續發力,為青少年兒童的視力保駕護航。

(編輯Anne)


湖南醫聊特約作者:愛爾眼科 李青霞
關注@湖南醫聊,獲取更多健康科普資訊!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