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愛做夢=沒睡好?為什麼有人整晚做夢,有人卻很少做夢?

說到做夢,如果把小圈從小到大做的夢都寫出來,大概能出一個圖書館的書了。

還真別說,小圈懷疑自己的大腦是萬能的編劇,夢境在科幻大片、家庭劇場、青春偶像中無縫切換,只有你想不到劇情,沒有小圈做不出來的夢!

重要的是,在夢裡,小圈還能追到男神、體驗暴富,分分鐘走上人生巔峰!

美夢雖好,可是夢醒之後卻感覺精神不振,好像睡了個「假」覺。


那麼,問題來了:經常做夢是一件好事嗎?做夢是否跟睡眠質量有關?

為什麼有人經常做夢,有人卻很少做夢?

其實,迄今為止,科學家們也搞不懂,為啥人會做夢。但是,可以肯定的是,每一個人都會做夢,並且一生算起來,做夢的時間超過6年。

那為什麼有人會經常做夢,有人卻不會呢?

研究發現,做夢是身體受到外界刺激之後,大腦對此做出的「解讀」。而這些刺激,可以分為內源性和外源性:

1、 內源性因素

內源性因素主要跟身體的狀態有關,一般有尿意、進食過多、思慮過多,就容易做夢,一般處於青春期的青少年也相對容易做夢。

2、 外源性因素

外源性因素主要跟外界相關,比如聲音、光線、溫度、物體甚至是接觸到的人,都可能刺激身體,導致做夢。

一般來說,受到的刺激較多,做的夢也會相對較多。但是,也有例外,那些表示自己經常沒有做夢的人,可能是自己不記得做過夢。因為大腦中主導記憶和運動的兩個按鈕,在睡覺的時候都會關閉。

多夢是否與疾病相關?

一般來說,沒有煩惱、腎功能較好的人夢境較少。而夢多者,除了日常受到的內外源刺激之外,也可能與其心理、情緒和壓力有關。

所以,多夢與疾病沒有必然的聯繫。但是,如果夢少或者長期無夢,而且伴有頭昏、頭痛的話,就要警惕腦出血或腫瘤。

做夢=睡眠質量差?

其實,幾乎每個人都會做夢。研究顯示,一個成年人每天晚上有4-6個睡眠周期。我們在做夢之後之所以會覺得很累,原因在於自身的緊張情緒和心理壓力,跟睡眠質量沒有關係。

完整記住夢境是好事還是壞事?

有時候自己睡醒,感覺整個夢境清晰可見,這是好事還是壞事?一般來說,在睡覺的時候,常常是深睡眠和淺睡眠交替反覆進行。

深睡眠是不容易被吵醒的階段,這時睡眠質量較好,對於精力恢復、情緒穩定也有較好的作用,同時身體會產生更多抗體,更有益於健康。而且一般在這個時間做夢,不容易被記住。

淺睡眠是較容易被吵醒的階段,在這個時間做夢,一般印象比較深刻。

英國林肯大學心理學家發現,能比較清晰地記住自己夢的人,洞察能力更好,解決問題的能力更強。

所以,無論記沒記住夢,都不是一件壞事。前提是,你不要過分糾結於記住的夢境。


為什麼失眠會常伴多夢?

有學者對失眠多夢及慢性失眠者進行生理測驗,利用各種生物儀記錄、研究其腦電波。結果發現,他們的各項睡眠參數與正常人無異。這說明,多夢與失眠也沒有必然的聯繫。

但是,研究者發現,多夢和睡眠的驚醒程度有關。平時感覺自己「多夢」的人,在睡眠中容易被吵醒,這也是造成睡眠質量太差的原因。

同時,臨床觀察和實驗證明,失眠與心理及情緒狀態相關。一般受到情感傷害,心情不好的時候,也容易出現「多夢」。

所以,失眠者除了了解夢對於睡眠的作用之外,還應該調節自身的情緒、思想,不要給自己太大的精神壓力。在臨睡前,就不要想著沒有還完的花唄和沒有乾完的工作了,明天早上,又是活力滿滿的一天,現在的你,需要安心睡覺。


TAG: |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