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教育產業無寒冬

時代的轉變賦予給每個行業特殊的節點,如今,教育產業正處在十字路口。

撰文|胖橘

出品|產業家

作為一名90後語文教師,萬婷最近的感觸很深。

剛剛參加工作兩年的她,正在嘗試著一種全新的教學模式:輔助教學軟體根據班級數據給出備課建議並制定課程目標;課堂上對學生弱點進行精準定位,因材施教;作業智能批改,實時反饋,並形成可視化的教學報告。

對於新入教師行當的萬婷來說,這種教學模式讓她成功克服了初為人師的緊張感,從最初的生疏到現今的遊刃有余,作為行業變革中心的直接參與者,她享受著科技帶來的紅利。

這是產業互聯網下教育行業的一個縮影。

AI輔助教學、VR虛擬場景、智能語音、大數據因材施教……,在一切趨向產業化的浪潮中,這個被稱為國之根本的行業在悄無聲息中完成蛻變。

1977年,鄧小平問坐在身邊的教育部長劉西堯:今年就恢復高考還來得及嗎?劉西堯說,推遲招生,還來得及,最多晚一點。

鄧小平聽了,當場拍板:“既然今年還有時間,那就堅決改嘛。把原來寫的招生報告收回來,根據大家的意見重寫。招生涉及下鄉的幾百萬青年。要拿出一個辦法來,既可以把優秀人才選拔上來,又不要引起波動。”

那一年10月,高考制度正式恢復。如今,四十年過去,又是一個輪回。

一塊改變命運的螢幕

科技,給孩子們帶來的不僅是渴求的知識,還有他們憧憬的美好未來。

年前,一篇《一塊改變命運的螢幕》在朋友圈刷屏,在人們在重新審視這個世界的教育不公之外,也為教育行業出現的改變叫好。

中國教育行業基數龐大,師生人數不斷擴增。據教育部發布的2017年全國教育事業發展統計公報顯示:截止2017年全國共有各級各類學校51.38萬所,各級各類學歷教育在校生2.70億人,專任教師1626.89萬人。

傳統教學模式一度弊端百出。過於依賴教師個人教學經驗,大班集體授課猶如工廠機械化操作,教師與學生之間存在諸多隔閡。

網絡直播出現,給這些問題帶來更優的解決方案。

248所貧困地區的中學的學生,與號稱“中國最前列的高中”的成都七中的學生時刻同步,上課、作業、考試,透過螢幕他們除了所處地域不同,其余別無差別。

透過那塊小小的螢幕,部分孩子得以走出大山、重塑人生,用知識改變著命運。

教育O2O、直播課堂是第一代互聯網教育產品,在線網校曾經風靡一時。隨著技術的不斷發展,如今那塊螢幕有了更加完善的功能。

拍照搜題、題庫答題、AI教育,技術不斷改變著現在的教育模式,教與學兩端被更好的完善提升。

複製個體教學經驗的傳統模式被顛覆,教育的各個環節、各個階段、各個學科均有獨特教學方式,學習效率大大提升。在互聯網的輔助下,教育的應用場景不再拘束於幾十平米的課堂,處處皆可學習。

在產業互聯網時代,“教育”二字被重新定義。

產業化的互聯網教育

供應鏈端改革是產業互聯網的最大特點,教育行業也不例外。

互聯網公司本就是以技術和產品運營驅動市場的模式,對先進技術長期依賴,產業化的教育行業同樣也受益於此。未來十年人工智能大數據的應用越來越廣泛,重複繁瑣的工作,都會逐步被機器取代。應試類教育為主,素質類教育佔比逐步提升或將是未來的教育趨勢。

從傳統模式到產業模式,教育行業仍然需要幾個維度的轉變。

1.SaaS賦能。利用自身底層建設,使教育機構基礎服務數據化,建立數據庫幫助教育行業實現數字化升級。

2.教學賦能。賦能教育機構實現學、練、改、測、評在線化、智能化。將標準邏輯學科與非標準理解學科區分教學,因人而異量身打造智能教學模式。

3.整合供應商。利用雲計算服務將場地、師資、課程、生源、資金、系統等多方供應鏈進行整合優化,深入教育機構發展痛點,給予教育行業獲得更全面的保障。

教育行業周期長、試錯成本高、結果不可逆,用戶求精不求多、求質不求價。這注定了未來教育的發展趨勢將是私人化、數據化、智能化、專一化。

在《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中顯示,到2020 年我國K12 階段實際在校人數將達到2.12 億,截止2020年,K12 階段的民辦教育市場規模將達到1929 億元。

因材施教,因地製宜。

未來的教育行業將是內容與技術相互融合,通過技術賦能服務、連接內容,建立多元、平等、快捷的教育生態。

教育產業無寒冬

2018年經濟蕭條,市場萎靡。寒冬期生活的重壓使人們迫切找尋到精神寄托,低成本的娛樂方式當仁不讓成為首選,而慢投入長回報的教育行業也不失為一種絕佳的過渡方式。

去年8月10日,一紙《民辦教育促進法實施條例(送審稿)》將整個港股教育股板塊砸出了一個“大坑”。2018年港股上市的十餘隻教育股,平均跌幅超過20%。

之後的幾則政策,又像幾記重錘,砸向了教育板塊,從天堂到地獄,港股教育版塊隻用了一周。

在政策面前,再多的市場規律也成為空談,但這並不能阻礙教育在資本市場的熱捧。

據IT桔子數據統計,2018年整個教育行業新增投資金額超過600億元人民幣,全年共新增教育公司248家,截止2018年12月26日,教育行業國內融資共發生581起。

3~5年是教育行業的循環周期,弱周期性的特點使教育行業在資本“饑餓”時期,依然酒足飯飽。

在2018年互聯網公司上市潮中,206家公司赴港上市,教育行業佔據9席;33家企業在美敲鍾,有1/6的教育企業。除此之外,還有華圖教育、益達教育、中國科培教育、銀杏教育、滬江、新東方在線等等13家企業在列隊等待中。

龍頭上市,獨角凸顯。在眾多估值超過10億美元的教育獨角獸公司中猿輔導、作業幫和VIPkid聲名大噪。

教育O2O、直播課堂、題庫答題,拍照搜題,還有近幾年紅的發紫的AI教育,無不是利用先進技術,將教與學兩端細分重構,開拓出更加高效的學習模式。

除此之外,巨頭們也出現在這一戰場。

阿里在教育領域自2017年至今共完成投資8筆。旗下雲鋒基金在學前教育領域,投資了VIPKID、寶寶樹等企業,在K12題庫領域,與好未來共同投資了作業盒子。

騰訊從2013年起布局教育生態,迄今為止共投資數額約47.1億元,佔比總投資額2%。教育投資項目共計十個,其中代表性項目有猿輔導、拓思德、寶寶玩英語、洋蔥數學等。

百度對教育行業的投資並不多,自2017年至今百度資本完成3筆投資。投資的領域是以人工智能為基礎的K12題庫和少兒教育領域。2014年孵化的作業幫,就是起源於拍照搜題。

動輒十倍、百倍的回報讓資本市場嗅到了飛豬的意味,在真金白銀面前,教育產業化的進程被無限加速。

沒人相信神話,但更沒有人能無視財富。

1977年,參加高考閱卷的老師在經過幾天的高強度工作後拿到了補貼:半條魚、1個雞架、1張熱水瓶票。

幾個月後,高考成績發布,有人歡喜有人愁。個人和國家的命運,從這裡開始交匯和轉折。

時代的縮影下,教育成就了一批又一批人,享受著時代的福澤,也經歷著命運的慷慨。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