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那塊螢幕真的能改變命運嗎?

“互聯網+教育”早已不是新鮮事,88位同學考上清北能不能證明技術改變命運?這種模式存在哪些難點?未來,技術賦能教育會以怎樣的方式進行?

本文共計2826字,閱讀時間5分鐘。

本文為尋找中國創客(ID:xjbmaker)原創

記者 / 唐亞華

編輯 /魏佳

校對 / 張彥君

昨天,一篇名為《這塊螢幕可能改變命運》的文章火了。

報導稱,248所貧困地區的中學通過直播跟隨成都七中同步上課。開設直播班的東方聞道網校負責人王紅接對媒體表示,16年來,有7.2萬名學生通過這種方式完成高中課程,其中88人考上清華北大,大多數成功考取本科。

很多人感動於互聯網技術在解決教育資源不均衡上起到的作用,但也有聲音指出,直播班堅持了十餘年,多年的苦心經營並非一句“技術改變教育”就能概括,教育資源均衡也不是給貧困地區的學校拉根網線、放塊大螢幕這麽簡單,其背後教師的付出、校方的態度等,都是不容忽視的因素。

“互聯網+教育”早已不是新鮮事,88位同學考上清北能不能證明技術改變命運?這種模式存在哪些難點?未來,技術賦能教育會以怎樣的方式進行?尋找中國創客(ID:xjbmaker)採訪了八位教育領域的創業者和相關投資人。

受訪者無一例外強調了直播課程對解決中國教育資源不均衡問題的重要作用,但在師生水準匹配、課程互動與體驗、個性化教學方面,直播班模式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長遠來看,技術一定會賦能教育,“AI+教育”在增加優質教師資源供給、提高個性化教學方面將日益重要。

“88人考上清北”參考價值不大

“這個話題能夠引起廣泛關注,說明大家意識到中國教育的最大痛點在於資源的極度不均,優秀教師非常稀缺”,學霸君CEO張凱磊認為,不管是直播課堂,還是在線教育,都是借助技術的力量,通過線上方式打破時間與空間的局限性,逐步解決這個痛點。

這一觀點也得到松鼠AI智適應聯合創始人周偉、校寶在線董事長兼CEO張以弛、作業盒子相關負責人認可。

遠程教育的價值值得肯定,但就目前的發展程度看,效果並不夠“歡欣鼓舞”。多名受訪人認為,文中“88人考上清北”這一數據的參考價值不大。

園釘創始人兼CEO王旭表示,一個縣級地區本身清華北大的錄取率約0.08%,報導中的地區上了直播課錄取率變成了0.12%,這並沒有一個本質上的提高。不少遠端的人都是把當地認為最優秀的學生聚集到一起去上這個課,其中也有概率問題,這樣的樣本不足以證明直播課堂的價值。

另外,他認為,一起上課會不會拖後發達地區上課的進度也值得思考。“如果這樣的教育公平是犧牲了一線的優質學生群體而達到的,這樣的教育是有問題的。”王旭說。

周偉也注意到,成都七中從2002年就開始做直播班,遠端7.2萬學生中考上清華北大的有88人,比重並不是很大。作為參考,成都七中僅2016年考上清華北大的學生就有55人。

“原則上如果真正非常有實際效果的話,他們的比例應該是一樣的。這說明學生之間的差異很大,如果老師和學生之間能力不匹配,也是一種資源浪費。”他說。

難以兼顧課程互動和個性化

除了數據的參考價值之外,課程互動、個性化教學也是受訪者認為直播班模式未來需要解決的問題。

王旭坦言,他曾實地走訪過這種模式,不少課堂是作秀而非常態化,而且針對不同圈層的學生,老師備課、教學進度方面會非常複雜。

作業盒子負責人表示,直播只是把傳統授課搬到線上,本質上還是傳統優質師資的線上複製和傳播,無法解決分層教學、個性化學習,無法兼顧普惠。

校寶在線董事長兼CEO張以弛也認為這一模式存有缺陷。從課程設定上,一些強調體驗感、動手類的課程是遠程教學無法覆蓋,而且教育不僅是知識的擴散和傳播,也是健全人格和價值觀培養,需要情感層面的日常溝通,無法通過遠程教育這一單一形式來實現。

另一方面,僅僅有遠程教學還不夠,它只是教育的一個核心環節,振興欠發達地區的教育水準,還需要提升學校的運營品質和教務水準。

昆仲資本投資總監王凱南告訴尋找中國創客(ID:xjbmaker),這個模式本身並沒有特別之處,雙師課堂的模式已經存在很長時間,對解決教育資源不均衡肯定有幫助,但不能一勞永逸。

他認為,直播依然佔用本身最稀缺的優質教師資源,科技手段只是做了連通,並沒有提高供給,所以沒辦法徹底改變優質教育資源供給稀缺的現實,難以實現真正的普惠。

58產業基金高級投資經理王妤庭強調,教育是一個雙向的事情,老師有輸出,學生要懂,也要交流、討論。目前的模式隻解決了稀缺教育資源的輸出,互動方面相對缺乏。同時,另外一個線下的助教老師也很關鍵,需要兩個老師有比較好的配合。

“這是一場革命,需要轉變理念”

尋找中國創客(ID:xjbmaker)了解,此前已經有不少機構嘗試雙師課堂的形式,解決名師難下鄉問題。

過去六年以來,公益組織友成企業家扶貧基金會(簡稱友成基金會)就一直在做“雙師課堂”項目。他們將人大附中的課程同步分享給200多所貧困地區的學校。

稍微不同於成都七中,他們採用錄播的模式,人大附中當天結束的課程,遠端老師下載並提前觀看、剪輯,記下部分不適用於當地的內容,上課時直接快進,在互動提問環節,老師暫停影片,請同學們回答問題,老師答疑解惑。

“配合硬體、互聯網、教師培訓,遠程教育成本極低,效果很好”,國務院參事、友成企業家扶貧基金會副理事長湯敏說,“使用了雙師課堂後,貧困地區的學生平均成績提高了20多分。現在這種模式和技術本身是可以大範圍推廣了,缺的是政策支持和社會各界的接受。”

湯敏認為,“這是一場教育革命,但這場革命遲遲沒有真正推動起來就是因為很多人以各種各樣的借口在阻擋,在逃離,這是一個理念問題。”他強調,這種模式沒有推廣起來十分可惜。

獵鷹創投創始合夥人李圓峰認為,直播課從本質上來說是共享經濟,通過網絡科技直播的形式,優質的教師資源能夠共享。

“隨著基礎設施越來越發達,省內的共享、全國的共享乃至世界範圍內共享,我認為都是可行的。現在還有很多科技公司實力非常雄厚,技術、資金都不是問題,只要教育部門相關政策認可鼓勵這種形式,很快會得到大力普及。”李圓峰表示。

AI賦能教育是未來趨勢

分歧雖然存在,但未來,教育要通過技術賦能來提高效率是所有受訪者的共識。

周偉表示,現在直播大班課的模式還是千人一面,如果未來能加入人工智能,它就能變成千人千面,把優質的教育資源和學生的能力值進行相對應的個性化匹配,對學生的幫助會更大。

作業盒子負責人指出,教育與科技的融合,利用AI技術重構傳統的教與學的方式,因材施教和資源普惠性,一定是未來教育的發展方向。

“AI技術一方面能夠實現優質教學資源和教學過程的切片、分解、複製、分發,依據個性化的學情圖譜供給。另一方面,通過采集師生日常教學行為數據,將電子作業、紙質作業電子化、家校溝通、校級服務等內容全流程數據整合,提供更加精準、個性化的教學輔導服務。”該負責人說。

作業盒子聯合SOHO中國成立AI教學實驗班

在AI賦能教育方面,不少創業公司早有布局。

松鼠AI智適應已經在雲南、貴州等地用個性化的學習系統為學生推薦符合他們學習能力的專屬內容;學霸君的產品,也會采集學生數據,找出他們的薄弱知識點,讓老師有針對性地去講解輔導。

校寶1 Course智能教學管理系統,可以提供與國際考試標準一致的測試與練習、學員成長檔案,還實現了口語與聽力的自動智能批改;園釘則致力於為師生提供海量題庫、智能成績分析、個性化學習等。

張凱磊認為,AI賦能老師會帶來效率的提升,用技術幫助老師更好地備課、分析了解學生,再通過老師去更好地輸出知識,輔導學生學習,未來整個上課環節將依賴於系統的指導,而不是憑借主觀經驗。

*部分圖片來自視覺中國

等一顆小星星

本文為尋找中國創客原創

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