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痛風治療初期出現的「尿酸值降低型急性關節炎」是什麼?

在接受降酸治療的開始階段,有可能會意外出現急性痛風性關節炎的發作。

這種現象是由於服用藥物,或者降酸飲食療法致使尿酸值在短時間內快速下降所導致的,被稱為「尿酸值降低型急性關節炎」。

其主要作用機理是藥物或降酸飲食療法促使體內的尿酸值降低,而同時已經沉積在關節內的尿酸結晶發生鬆動,出現溶解掉落現象,一旦這些尿酸結晶掉落到關節內,刺激到骨骼及軟骨,就會引起急性痛風性關節炎發作。經過多方數據匯總,約40%接受治療或系統降酸調理的患者,在治療開始 的6個月內都經歷過「尿酸值降低型關節炎」。

對於藥物治療的患者來說,即使初期治療時用藥緩慢,儘可能不讓尿酸值下降過快,也仍舊無法很好預防該病。所以,不能用治療過程中有無急性痛風性關節炎發作來否定治療或調理效果。若治療或調理中病情發作較嚴重,痛感強烈,建議還是去看一下醫生。

急性關節炎發作時如何處理:

一、不要慌張,先將疼痛部位置於高於心髒的位置,可以將坐墊捲成團,把腿放到上面,保持仰臥姿勢。儘可能保持安靜,不要到處亂走。

二、吃止痛藥。

三、採取冷敷,將冰塊用毛巾包住放於患處,持續20-30分鐘。

有關「尿酸值降低型急性關節炎」的日常注意事項

一、服用降尿酸藥物的注意事項

服藥的時候,要注意服藥的方法(藥量、次數、間隔)。如果和其他藥物同時服用,還要注意同時服用的期限、禁忌症、副作用等。

藥物治療最重要的是要遵醫囑。為了能減少副作用或意外情況的發生,患者需儘可能地和醫生多溝通。

二、定期去醫院做檢查

不論治療還是系統降酸調理,都應做定期檢查,確認一下病情改善情況。一旦感覺疼痛消失就擅自停葯或者放棄系統調理,很容易再次引發關節炎發作。

三、堅持改善生活習慣

對於隻依靠抗痛風和止痛藥物治療的患者來說,一定要注意合理規劃生活習慣,特別是飲食、運動和睡眠。避免攝入過量嘌呤,避免大量無氧運動,適當進行有氧運動,不要熬夜,避免影響生物鐘造成睡眠不規律現象等;一定要戒煙戒酒,保持健康情緒和精神狀態。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