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日本國寶背後的中國故事:見證宋代禦用茶盞的輝煌歷史

宋代的瓷壇明珠

輝煌的建盞傳奇

“華夏民族之文化,歷數千載之演進,而造極於趙宋之世。”在華夏民族巨集偉而漫長的五千年文明中,宋朝因其遠超前朝的經濟發展、繁榮鼎盛的歷史文化,被後世譽為悠悠長河裡最耀眼的明珠。

北宋名畫 清明上河圖局部

宋時各項生產技術先進發達,手工行業遍地開花,在瓷器製作方面更是上升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巔峰。宋代鬥茶盛行,故茶器尚黑。建盞因其在1300℃以上的高溫中,窯變出如兔毫、油滴、鷓鴣斑、曜變等絢麗多彩的釉色而聞名於世,與青瓷、白瓷形成“三分天下”之勢,成為黑釉瓷燒製技藝的巔峰代表。

宋徽宗《大觀茶論》

作為宋代皇室的禦用茶器,宋徽宗在《大觀茶論》中說道,“盞色貴青黑,玉毫條達者為上”。亦被鄰國東瀛稱為“天目”,奉為國寶。日本僧侶曾在我國浙江臨安天目山徑山寺學佛,回國時帶回一批建窯燒製的黑釉茶碗,因采自天目山,被日本稱為天目碗。

宋代經濟繁榮,對外交流頻繁。南宋時期為防止錢幣外流,規定凡外貨不用金銀銅錢,而以瓷器絹帛為代價兌換,因而瓷器輸出量更大,銷往日本、朝鮮、東南亞等地。受中國茶道的影響,黑釉茶碗在日本茶文化中起到了極大的影響,舉國上下將之視為茶具中的珍寶,並將宋代茶文化與自身結合,誕生的日式抹茶文化延續至今。

日本靜嘉堂文庫美術館藏曜變建盞

日本龍光院藏曜變天目

日本騰田美術館藏曜變建盞

大阪國立東洋陶瓷美術館藏宋代建窯油滴天目

如今,日本各大博物館、寺院、美術館和民間都收藏了數量可觀建盞精品,甚至包含了國寶級的、重要文化遺產級的南宋建窯油滴茶碗。其中“曜變”因燒成難度極大傳世甚少。在日本四只被定為國寶的茶盞中,三隻屬曜變盞,一隻屬油滴盞。其中,日本靜嘉堂文庫美術館收藏的曜變建盞是公認的“天下第一寶碗”; 而另外那隻國寶級油滴盞同屬“安宅舊藏”的傳世名品南宋油滴天目茶盞,更是以7800萬刷新建盞的拍賣紀錄,讓無數收藏家為之傾慕對其咂舌。

宋建窯刻“進琖”銘盞標本和宋建窯刻“供禦”銘盞標本《點漆未能繩純黑—黑釉瓷的發展演變與鑒賞》

宋代鬥茶成風,朝野上下,都對建盞有一種特殊的偏愛,客觀上刺激了建盞的生產。建盞古窯蘆花坪窯址便是建窯遺址中面積最大的一處,以燒製專供宮廷用的黑釉盞為主。上世紀末曾出土過碗底陰刻“供禦”或模印“進琖(進盞)”的古盞,而清陳瀏所著《陶雅》(宣統二年刊行)中載:“底上偶刻陰文‘禦供’兩字”。實物與文獻相互印證,見證了建窯曾燒製禦用茶盞的輝煌歷史。

宋時,除了建陽的建窯外,全國各地窯口都在爭相模仿生產黑釉茶盞。如國內知名的福清窯、武夷山窯、茶洋窯等數十家窯口都有仿燒,逐漸在宋代形成以建窯為主的建窯系。 建窯原本只是民窯,但因符合時代審美被宋人推崇備至,建窯走上了中國古代陶瓷史上一代名窯的位置,在宋代被稱為貢窯,宋之後,則為民窯。

隨著朝代更迭,宋元交替,蒙古的凌冽的寒風帶走了悠長茶韻,兩種文化交融碰撞,大相徑庭的生活方式削弱了古人對這種飲茶方式的執著。建盞因茶而興,也因茶而寂,其盛名永遠定格在了兩宋的山河畫卷中。

建陽龍窯遺址

茶與器並蒂發展

宋代審美與茶文化的高度契合

建盞的盛名離不開茶的影響,中國的茶文化在宋朝有著極高的地位。宋人沿襲了前朝嗜茶的習俗,將唐人原有的茶文化基礎精進深化,形成獨特的宋代飲茶習俗。水為茶母,器為茶父。建盞雖誕於唐末五代,卻在宋朝應運而起,茶文化與瓷器並蒂發展,將兩宋獨步古今的文學造詣與登峰造極藝術創作融於盞中。

鬥茶圖

唐末宋初,伴隨著品茶方式由“煎飲”到“點飲”的轉變,茶與茶的“廝殺”以“鬥茗”之名首先在建安地方倡行起來,鬥茶者各取所藏好茶,輪流烹煮,品評分高下,以類似於現代茶王賽的形式驗證茶的優劣。“茶色白,宜盞黑”這種流行在民間的閑暇雅玩,用帶有挑戰性的勝負色彩調和了宋人日常中的生活情趣,加之意蘊悠長的品茗意境迅速火遍大江南北。

宋朝宮廷茶會

民間的鬥茶之法,從此登場了大雅之堂,建盞成為兩宋上層統治階級最偏愛的茶具。用建盞喝茶,既能保溫隔熱,又有助於激發茶香。其玲瓏的器型、渾然天成的釉色,使得宋徽宗與王公權貴們“以盞鬥茶”為樂,建窯黑瓷風靡當代。

蔡襄《茶錄》

建盞的興起更體現了宋人對高層次藝術品質感的追求,理學文化在宋代的歷史中佔有絕對的主導地位,雖屬儒學,但同時借鑒了道家、玄學甚至是道教和佛學的思想。對於茶器的挑選上,宋代文人們往往追求的是更深層次的、更有內涵的意境之美。這種神秘端莊極富東方美感的黑瓷,大大迎合了宋代超前的審美意識。其黑瓷釉面寧靜莊重,極具光華卻不刺眼,傳達出與時代相符平靜柔和的心緒意境。

國寶複興計劃

斷代百年的建盞重獲新生

千百年間,建盞漂洋過海走進日本僧侶的禪房、被歐洲的收藏家視為寶物賞玩,第一名碗曜變天目被日本奉為國寶。上世紀70年代末,改革開放的春風拂過中國大地,作為中國的傳統手工藝和陶瓷藝術,中國的現代匠人,也走上了建盞燒製技藝的複興之路。

恢復宋代建窯兔毫釉(建盞)專家組成員合照

1979年,以劉唐慎老師為帶頭人,由中央工藝美院、福建省科委、省輕工所和建陽瓷廠等部門和部門聯合組成的建盞複興小組,經過2年艱苦研究與反覆實驗,終於在1981年,首次用傳統龍窯柴燒的方式,複燒出仿宋兔毫建盞。這一事件標誌了失傳七百多年的技藝終於在中國瓷壇重現光彩。

劉唐慎與研究組成員鑒賞油滴黑釉瓷

建窯的恢復難度極大,是我國八大古窯系中最遲恢復的一個窯系。在僅有的幾篇考古發掘資料的基礎上,他們拿著老窯址的瓷片標本,走遍了窯址周圍的礦山,將采集的礦料與老瓷片進行無數次的對比分析,最終找到建盞燒製的秘密。

1981年5月,北京故宮博物院、中國歷史博物館、輕工部陶瓷所,外交部總務司、上海博物館、上海矽硼酸所等部門及專家,對複燒的建盞進行鑒定,結果表明:這隻仿宋兔毫盞不僅神形兼備,其釉色、紋理、胎骨、造型等都達到了宋代建盞的水準,可以說是大獲成功,並獲得國家科技四等獎。

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此後,建陽匠人們薪火相傳,在原有基礎上不斷研究新的配方及技術,在90年代中期,仿宋油滴盞、鷓鴣斑盞也都大獲成功,逐漸走入市場。2011年5月23日,“建窯建盞燒製技藝”被國務院列入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

恢復建窯建盞燒製技藝可以說是一場今人與古人間的對話,在日複一日的堅守與探索中,匠人們用烈火與泥土窯燒出屬於中國大地的光華與色彩。

複雜的建盞燒製技藝

每一隻成功的盞都是人、泥、火的完美結合

建盞燒製技藝的十三道工序

今天,燒盞燒製的工藝流程也在不斷精進,匠人們通過無數次的實踐,總結出建盞燒製的方法。建窯建盞的燒製技藝,需要經過選瓷礦、選陶土、瓷礦粉碎、淘洗、配料、陳腐、練泥、揉泥、拉坯、修坯、素燒、上釉、裝窯、焙燒等13道工序手工完成。建盞的釉面在1300℃以上的高溫焙燒中自然垂流窯變,形成如油滴、兔毫、鷓鴣斑、曜變、烏金、柿紅、茶葉末釉等獨一無二的色澤和斑紋,栩栩如生,渾然天成。

建盞燒製技藝的十三道工序

在現代陶瓷工藝學裡,這種釉稱為“鐵系結晶釉”。建窯黑釉在高溫熔燒中,將單質鐵從釉和胎裡還原出來,根據窯內火候的高低和氛圍變化,從而產生不同的花紋。所以“入窯一色,出窯萬彩”也是建盞的“天成”原則。

建盞燒製技藝的十三道工序

建盞製作的原料,需要選擇當地的風化鐵礦石和草木灰為釉料,選擇當地含鐵量較高的紅土作為胎土;拉胚的步驟對於匠人的手藝要求極高,撚指間,盞器的形狀、流暢度,在此分曉,由於建盞的收縮比鋼彈20%左右,所以在拉胚時,特意把器型做大一些;建盞通常採用手握圈足的蘸釉方式;裝窯要平穩、細致,耗時耗力;焙燒時要控制窯溫,過高或過低都無法燒製出美麗的釉色。

然而,即便是遵循這樣的步驟,依然不能確保每一隻盞都能燒製成功。建盞的成品率極低,這也決定了每一窯,每一盞的命運無常。建盞從土地中來,縱然經歷了無數個日夜的等待,但開窯的瞬間,它也可能面臨新生或毀滅,這就是建盞的本質,鳳凰涅槃,浴火重生。

建盞燒製技藝的十三道工序

燒製一個完美的建盞無暇的建盞是非常難的,對於建盞的燒製難度理解,可以從坯、釉、窯溫和窯中氣氛這四個製瓷因素的製約程度去考慮。

建盞的坯體材料是採用一些氧化鐵含量鋼彈8%左右的釉色黏土配置,這些天然原料塑性差,收縮大,耐火度不高。用這種泥料拉坯成型的茶盞,在乾燥階段就很容易變型或開裂。而氧化鐵在高溫還原階段不僅降低坯體耐火度,還易使坯體起泡,在1300℃以上的還原焰中,極易產生變型、起泡等缺陷。

跳釉、黏底、裂底

建盞釉層厚且流動性大。施厚釉是釉色的需要,釉色包括釉的底色和釉面斑紋。釉層太薄,釉不黑,釉薄處呈醬色。釉層薄,兔毫斑紋短,不流暢。油滴、鷓鴣斑的斑點也不大,所以施厚釉是必要條件。但是乾燥時厚釉收縮大,易開裂或脫釉。另外1300℃的高溫使得釉粘度降低,流動性增大,釉層從上到下逐漸加厚,上下不均,對斑紋的形成造成影響。

針孔、縮釉、起泡

建盞燒成溫度高且範圍窄。燒成溫度高易使建盞坯起泡、變形。釉下垂粘底。建盞燒成溫度高,是釉面斑紋的需要。溫度過低,斑紋稀少,甚至無斑紋。兔毫、鷓鴣斑、曜變斑紋要在還原氣氛的條件下形成, 但建盞釉屬於鐵系結晶釉,結晶的物質是鐵氧化物,易回熔到釉中,使得結晶物質處於不穩定狀態,直接影響斑紋的形態和色彩。特別是銀藍色的斑紋,更處於稍縱即逝的狀態。

兔毫

柿紅

油滴

茶葉末

一件優秀的建盞是在大量的廢品的基礎上產生的。優秀的褐兔毫佔比率不到千分之一,優秀的銀兔毫佔比率不到萬分之一,而鷓鴣斑和曜變分別屬於十萬分和百萬分之一內的作品。

曜變

建盞製作難度大,燒成幾率低,生產成本高,是建窯的重要特點,它蘊藏著令人神往的迷一般的建窯最本質也是最豐富的內涵。高難度的藝術,任何一位大師的能力都極其有限,一生中留下的佳作只可能是少量。所以,每一隻成功的柴燒建盞,都是人、泥、火的完美結合,是對宋代建盞純正的一脈相承。

互聯網時代下的建盞複興

新紀元

如今,改革開放的春風在中華大地吹過40周年,在建盞的發源地中國建陽,一代又一代的建盞匠人,正在如火如荼地傳承這項曾經斷代百年的傳統手工技藝。而建盞所帶來的歷史文化以及茶源文化,也讓建盞進入到新的複興時期。

今天我們所看到的建盞,更多地融合了現代工藝技術、生活美學及創新意識。因時而生,因勢而變,當下建盞也不只是局限於服務茶的器皿,它厚重沉穩的本質和特色,使它可以更多的為新中式美學生活服務,延伸至酒器,花藝,香道等領域。器型的更新,功能的拓展,市場的需求,更加推動了建盞創新的腳步。

龍鱗彩金石榴花瓶

全手工建盞茶具

【參考資料】

陳寅恪,原句 “宋明理學”百度百科

《建窯建盞》p3 劉唐慎,原句

《建窯建盞》 《建盞一覽》p5

《茶道生活》p20 《建盞一覽》p5

《建窯建盞》p6 《建盞一覽》p6

《建窯建盞》p4 《建盞一覽》p13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