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開學第一課"的娘炮危機:先誤孩子後誤國!新華社:"娘炮"之

月1日開學日,本應是學生們喜迎新學期的好日子,沒想到迎來的卻是朋友圈裡家長們的吐槽聲一片。
原來是央視的一檔叫做《開學第一課》的節目,點燃了大家的怒氣值。
《開學第一課》
變成《廣告/明星第一課》
8月22日,教育部辦公廳發的一篇名為"教育部辦公廳關於組織中小學生上好2018年《開學第一課》"的通知,要求學校通知到每一位學生及其家長,讓其在家與家長共同觀看。
於是,家長們都收到了這麼一份通知:

既然是學校布置的任務,央視舉辦的"大型公益節目",還伴有"寫觀後感"和"拍攝學生觀看節目的照片檢查"等指標,家長們領著孩子,8點鐘準時坐在電視機前,等待精彩節目的播出。
--等來的卻是整整13分鐘的廣告。

更有甚者,網傳開學第一課製片人發聲,痛心疾首地斥責那些連13分鐘廣告都熬不過去的家長沒有素質,"只會跟風"。
教育部也發了聲明,表示自己隻參與了《開學第一課》節目製作的一部分,言外之意"這事兒不賴我"。

如果說,前13分鐘的廣告,與節目的錄製無關,那麼,一檔教育類節目上滿屏的小鮮肉又是怎麼回事?
一開場,四個抹著厚粉、塗著口紅、畫眉畫眼線的人上來又蹦又跳,如果這就是我們廣大青少年的"勵志偶像",那麼這群孩子的未來,真的不敢想像!

這不叫《開學第一課》,應該叫《廣告第一課》或者《明星第一課》!
這樣的節目,這樣的廣告,還要學生們寫觀後感?看看瘋狂的彈幕就知道小學生們是多麼絕望:

少年娘,則國娘
中國男人的血性何在?
世界盃期間,網上出了一張對比圖,19歲獨進兩球的法國球員姆巴佩,和中國三個差不多大的偶像明星。
配上"少年強則國家強、少年娘則國家娘"↓↓↓

或許,拿運動員和娛樂明星比,並不公平,但中國目前的"娘炮文化"已經不可忽視。
4月23號,范冰冰的弟弟范丞丞,po出兩張照片,如果要看高清圖,需付費60,一夜之間,8萬人付費,兩張照片,入帳480萬!
有人在網路上調侃蔡鮮肉,就有粉絲揚言,要是敢惹蔡鮮肉不高興,有9.57億人來找你的事。
前一陣,"汪海林炮轟小鮮肉男星"在網路上迅速發酵,說鮮肉們"不男不女",威脅國家審美。

葉大鷹直接發問《建國大業》為什麼要用腿都站不直、女裡女氣的小鮮肉來飾演他爺爺,"這是羞辱誰呢?"

這一樁樁一件件的事情,給我們傳達了一個清晰的信號:娘炮,已經逐漸發展為市場風向。
而一個民族,如果男人沒有"血性",一旦"娘炮"成為主流,那未來如何,難以想像。
如果教育都向流量諂媚
那將是多麼可悲
如果說,媒體、影視、市場都在傾向鮮肉和流量,是全民娛樂的結果,那《開學第一課》,給我們展示了更血淋淋的事實:
就連最基本的教育,都無法守住底線,要向流量諂媚!
現在"95後"最嚮往的新興職業,超過一半的人,選擇了網紅!

是啊,當網紅多麼輕鬆,不需要努力學習,不需要刻苦奮鬥,只需要"長得漂亮",只需要"吸引眼球",便能收入百萬,快樂無憂。
原來的《開學第一課》,還有許多剛健的奧運明星出場,而現在,已經被小鮮肉霸屏。
如果這就是我們未來的教育,那無疑是可悲的。
一位家長說出了大家的心聲:
兒子剛剛六歲,一年級,老師要求家長陪同觀看開學第一課!
開場四個小鮮肉,再來個拋妻棄子的功夫"喜劇"明星在那高談闊論。
我就想問問央視導演你想教咱孩子第一課啥東西?中國男兒血性何在?男人責任感何在?滿屏小鮮肉,舉國小白臉!可悲可嘆?
請不要毒害我們的孩子,我們要我們的孩子有的是錚錚傲骨,有的是頑強鬥志,男兒當自強!
多播些咱子弟,科學家,警察,企業家,各行業精英們的事跡!這些才是我想我孩子看的!
靠幾個明星,幾首歌能實現四化?
真正的《開學第一課》
到底該說點什麼
那麼真正的《開學第一課》,到底應該說點什麼?
正如那位媽媽說的,"多播些科學家,警察,企業家,各行業精英們的事跡!這些才是我想我孩子看的!"
中國軍人的血性

播放GIF

抗戰勝利73周年,太多的烈士留下獻血、生命,為中華民族奮不顧身,卻沒有留下姓名。隻留下莊嚴肅穆的人民英雄紀念碑,他們的精神,永垂不朽。
抗洪救險,每次都是中國軍人沖在最前面--絕不放棄一個人!絕不松下一口氣!這是對國家和人民的承諾!
科學家的奉獻

播放GIF

當年錢三強、郭永懷、錢學森、趙忠堯等數百名科學家,衝破重重阻力,堅決回國,科學沒有國界,科學家卻有祖國!
正是因為有他們,神州11號、國產航母、大飛機等一個個大國重器震驚世界!
體育健兒的拚搏

播放GIF

兩年前的裡約奧運會上,多少人因為這個鏡頭,哭成了孩子,哭成了淚人。
女排精神從不是勝利,而是永不服輸!是幾代女排姑娘不放棄的頑強拚搏!
醫者聖心的仁念

還記得那個醫生連續做了十幾個小時的手術,累到在地上睡著的照片嗎?對於大多數人來說,他們只是普通平凡的人,對於病人來說,千萬個他們,組成了生的希望。
默默無言,眼神專註,為素不相識的生命傾盡所有。
平凡人的真善美

播放GIF

一名司機為夜行的孩子亮著燈光照路20分鐘,直到孩子的前方出現了燈光。讓司機意外的是,孩子突然下車,深深彎腰鞠躬!
他們不是名人,只是普通人,沒有豐功偉績,卻在心中根植了最重要的信念:善良和感恩,這樣的精神,可傳萬代。
除此之前,還有很多--
消防官兵最帥的逆行、勇搏歹徒的警察、還有白手起家的企業家、心繫天下的慈善家……
哪怕是最樸實,最有力的話語--教孩子,做一個真正大寫的人。

清代名士龔自珍曾藉助"病梅"的隱喻,對病態審美造成的不良社會後果表達憂思。
讓他沒想到的是,在互聯網時代的流行文化中,類似"病梅"一般的審美趣味依然很有市場。
"油頭粉面A4腰,矯揉造作蘭花指",這句脫口說描述的正是時下某些所謂"小鮮肉"偶像令人錯愕的形象與做派。
當越來越多的"娘炮"及其言行刷屏霸屏,成為一些人熱捧、哄抬的對象,人們對這種"辣眼睛"的反常現象不斷表達擔憂和反思。
與出於藝術表現考慮的"反串""異裝"不同,當下流行的"娘炮風",是一種刻意強化並扭曲呈現的"人設":
他們看起來性別模糊卻妝容精緻,長身玉立卻如弱柳扶風,動輒把"討厭""嚇死寶寶了""小拳拳捶你胸口"掛在嘴邊;
他們既在電影電視中這樣演,在綜藝節目和日常生活中也同樣"入戲"……
由"嫩"到"美"進而"娘",這種病態審美的遞進耐人尋味。"娘炮"不是一天養成的,它是"顏值消費"和眼球經濟跑偏的結果,更是娛樂圈子奢靡浮誇之風的新變種。
藉助各種匪夷所思的造星運動,"花樣美男"被捧成了"流量小生","靠臉吃飯"變成了"顏值正義",資本衝動和浮躁風氣推波助瀾,硬生生把"小鮮肉"弄成了"小鮮花",把"孟特"裁成了"孟特嬌"。
開放多元的社會,審美自可參差多態,各得其所。然而,凡事都應有度,越過底線就會走向反面--不是審美,而是"審醜"。

熱捧"小鮮肉"、渲染"娘炮風"的娛樂造勢傳遞出讓人擔憂的傾向:
在"論美貌你是贏不了我"的喧囂中,"演員的自我修養"顯得無足重輕,一些人演技很爛卻拿著天價片酬,各種任性都被慣出來了;
在"娛樂至上""流量為王"的誤區中,一些影視作品、網路平台、綜藝節目刻意迎合低俗口味,消費各種"奇葩""怪咖",為博眼球甚至不惜挑戰社會公序良俗,散發著獵奇、拜金、頹廢的氣息。
以文化人,更在育人。"娘炮"現象之所以引發公眾反感,還因為這種病態文化對青少年的負面影響不可低估。
青少年是國家的未來,網路上"少年娘則國娘"的批評儘管不無戲謔,但一個社會和國家的流行文化擁抱什麼、拒絕什麼、傳播什麼,確乎是關係國家未來的大事。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需要抵製不良文化的侵蝕,更需要優秀文化的滋養。
學者尼爾·波茲曼曾在其著作《娛樂至死》中告誡人們:毀掉我們的,不是我們所憎恨的東西,而恰恰是我們所"熱愛"的東西。面對眼花繚亂的各種"泛娛樂化"現象,重溫和思考這種理性之聲,很有必要,也很有價值。


TAG: |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