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銅幣在古代為什麽會被淘汰,紙幣又如何成為貨幣的新寵

西漢時期,武帝為了彌補漢匈之間連年戰爭造成的財政虧空,將漢初下放到民間的鑄幣權收歸國有。至此,鑄幣成為國家行為,民間從此無權染指,這一傳統延續至今近兩千年。

壟斷貨幣發行,中央集權政府增加了一項新的財政收入。但統治者卻不得不面臨一個尷尬的事實——銅幣供應量不足。

圖1 西漢五銖,西漢時期的古錢幣

造成銅幣供不應求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首先,銅料開採量少。

在沒有炸藥的古代,礦工普遍使用一種叫燒爆法的原始手段開採礦石。先用柴火焚燒礦脈,待溫度達到要求,用冷水澆。熱脹冷縮之下,礦石松動,隨後用工具采挖礦石。這種原始的采礦手段效率低,加之中國境內銅礦較少,雙重因素長久製約著古代中國的銅料產量增長。

第二是銅幣需求量超出政府的貨幣發行計劃。

漢初休養生息政策極大的推動了經濟的發展,到西漢中期經濟總量已是百年前的幾何倍數。《漢書·食貨志》記載“自孝武元狩五年三官初鑄五銖錢,至平帝元始中,成錢二百八十億萬餘。”而這個數量在漢初不過四億而已。

圖2 鐵錢是以青銅鑄幣為主幣的中國封建社會貨幣與商品經濟的矛盾相對尖銳化時期的產物

面對民間鬧錢荒的窘境,漢朝以及之後的所有朝代在大多數時候都采取發行劣幣的手段窮以應付。但當民間注意到身邊的貨幣質量下降之後,會刻意的將質量更優的銅幣保存起來不再使用,而那些劣質銅幣因為質量不好,流通時間大大縮短,最終的結果是市場上流通的銅幣更少。

鐵幣的出現或許能緩解銅幣不足的困境,但這種產量巨大的金屬不具備貨幣資金的特性,高重低值讓鐵幣一開始進入市場就不受使用者歡迎。

最早發行鐵錢的是東漢蜀地的軍閥公孫述。“建武六年(公元30年),是時述廢銅錢,置鐵官錢,百姓錢貨不行。”西漢王莽改製,天下紛爭,公孫述佔據蜀地,自立為王,為了與漢朝政府分庭抗禮,防止銅幣外流,公孫述廢除蜀地銅幣,改用鐵錢。

公孫述為以後的亂世做了一個非常不好的榜樣。一旦出現亂局,地方割據勢力為了盡快吸收民間財富以充軍備,最直接的方式就是發行鐵錢。從東漢到晚唐,鐵錢也往往成為中央政府對銅幣發行量不足的補充。

圖3 開元通寶為唐代貨幣

唐高祖廢五銖鑄造開元通寶,試圖從根本上解決錢荒,但唐朝寬鬆的商業政策推動了商業貿易的發展,卻讓錢荒的問題更嚴重了。

幸運的是此時印刷術已經出現,逐利的商人正好利用了這一點,發明了革命性的“飛錢”。《新唐書·食貨志》記載:時商賈至京師,委錢諸道進奏院及諸軍、諸使富家,以輕裝趨四方,合券乃取之,號“飛錢”。飛錢類似於現代的承兌匯票,是一種記名式取款憑證。飛錢是經融借助科技發明進行技術革新的產物,為即將出現的古紙幣提供了有益的借鑒。

時間來到北宋時期。宋朝是歷史上最文弱的朝代,卻是經濟最繁榮的朝代。

北宋王朝的建立,結束了紛亂的五代十國,也繼承了各個短命王朝的經濟模式。十國之一的後蜀,因為境內缺銅,鑄鐵錢彌補銅幣之不足。北宋取代後蜀孟氏,將蜀地境內所有的銅幣掠奪一空以鞏固中原經濟,將原本銅幣鐵錢混用的四川地區變成完全的鐵錢使用地區。蜀地人民從此只能背負沉重的鐵錢進行貿易。

偏偏勤勞的四川人民又讓蜀地變成僅次於揚州地區的北宋第二大經濟區,經濟發展和支付難這對矛盾籠罩了蜀地數十年。

圖4 北宋銅錢:淳化元寶

事情的轉機出現在王小波起義之後。

公元993年,四川爆發了以王小波,李順為首的武裝叛亂。北宋政府不得不關閉錢監,停止錢幣鑄造以防止亂軍掠奪錢幣壯大自身實力。一時之間,錢荒帶來的壓力更甚於叛亂,不過這種壓力很快就被釋放了。

叛亂之前,蜀地百姓不堪鐵錢難用之苦,積極探索更加便捷的付款方式。一種名叫“交子”的印刷品以一種非主流的方式在民間流通。

交子和飛錢一樣,一開始也是作為存取款憑證出現的,不同的是交子的使用是不記名的。

最初的交子只在蜀地幾家錢莊小規模發行。叛亂爆發之後,鐵錢的匱乏極大地增加了交子的需求,交子這種原始的紙幣立刻成為市場交易的寵兒,民間也樂意接受這種輕便的貨幣。

圖5 北宋交子

當交子成為蜀地的主流貨幣後,問題隨之而來。交子是作為存取款憑證出現的,發行多少交子,錢莊必須有相對應數額的鐵錢做儲備。但有些不良商家卻偷偷多發交子謀利,由於這些虛發貨幣沒有相應的準備金,一旦出現擠兌,民間商戶就成為直接受害者。

為了規範交子發行,宋真宗年間對交子發行進行第一次改革,將具備交子發行權的錢莊限定為十六家;宋仁宗年間,在經過交子的廢除和存續的大討論之後,北宋政府將交子發行權收歸國有,禁止民間發行。至此完成了交子這種新型貨幣發行的國家壟斷。

交子的是世界上最早的紙幣,它出現在中國並不意外,它是印刷術和造紙術兩種科技碰撞的結果,也是民間智慧對政府經融壟斷的反抗,只不過是民間開花,摘果子的卻是政府。

圖6 宋真宗,趙恆(968年-1022年)

從宋朝到清朝,交子作為主流貨幣一直存在,周邊遊牧民族主體的國家也對這種新興貨幣十分著迷。金國、遼國、西夏皆發行紙幣以補充金屬貨幣不足。

不過無論是宋朝或是周邊發行紙幣的國家,還是後世的朝代盡皆落入紙幣發行陷阱。由於交子發行的低成本,這種印刷品成為各個王朝補充財政收入的工具,雖然讓王朝統治者短時間內獲得了巨額財富,卻過早地掏空了民間財富,以至於到了家國存亡之時,偌大國家只剩下一具軀殼。

和現代貨幣發行遇到的問題一樣,古代紙幣發行依然被假幣困擾。紙幣剛剛流通二十年左右,市面上即有假幣出現,各個王朝紛紛進行技術革新以應對日益泛濫的假幣。

宋朝時期,四川設立“益州交子務”專門負責紙幣發行。在印刷用紙選料上選用“水紋紙”,這種有著明暗兩種印花的高端紙張類似於現代用來印刷貨幣的水印紙,是四川特產,別的地區無法仿製。

圖7 北宋交子銅印版

紙幣印刷上拋棄了傳統的木版印刷,改用銅版。銅版印刷的圖案更加細膩。最關鍵的是銅版雕刻技術難度大,非專業人士極難仿製。

三色套印、加蓋“龍疊篆”印章、選用特殊原料製作紙張等等一系列防偽技術集於一身,使得古代紙幣“物料即精,工製不苟,民欲為偽,尚或難之。”(《宋史·食貨志三》)

除了技術革新之外,古代對製造假幣的法律處罰力度也是相當大。宋朝時造假者流放三千里,頭目梟首;明朝時期對製造假幣者格殺勿論,對檢舉印製假幣有功者,可以獲得造假者一半的財產。

清朝後期,由於引進了西方發達國家的紙幣印刷技術,清朝的紙幣無論從形製和做工,與現代紙幣已經沒有太大區別。

文:曾府成

參考文獻:《新唐書·食貨志》《漢書·食貨志》《宋史·食貨志三》

文字由歷史大學堂團隊創作,配圖源於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