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美國專家解讀肺癌新葯Alectinib帶來的的超長生存期—抗癌管家


抗癌管家提示:一年一度備受矚目的2018 ASCO於6月1日至5日在芝加哥舉辦。在今年的ASCO大會上,肺癌領域同樣有多項重磅研究發布。其中ALEX研究公布了最新的隨訪數據,Alectinib組的mPFS達到34.8個月,非常振奮人心。【腫瘤資訊】特邀ALEX研究的主要研究者之一,來自美國科羅拉多大學Ross Camidge教授進行現場解讀,同時邀請到北京大學腫瘤醫院的胸部腫瘤內科的趙軍教授擔任主持。

ALEX研究PFS更新的目的及意義

Ross Camidge教授:ALEX研究是第一項對比下一代ALK抑製劑和克唑替尼的研究。在去年的ASCO大會上,報導了ALEX研究的主要結果,即研究者評估的PFS,PFS HR為0.47,但是數據尚未完全成熟,mPFS未達到。在繼續隨訪超過20個月後,我們觀察到Alectinib組的mPFS接近35個月,即將近3年。基於這一研究結果,我強烈建議,對於ALK陽性的晚期NSCLC,Alectinib應該被推薦作為一線治療。

主要研究終點採用研究者評估的PFS而不是獨立評估委員會評估的考量

Ross Camidge教授:ALEX是一項隨機對照III期臨床研究,主要終點為研究者評估的PFS,這一評估方法相比於獨立評估委員會(IRC)評估的PFS,在臨床上更為常用。事實上,回顧去年ASCO報導的數據,IRC評估Alectinib組的mPFS為25.7個月。根據IRC的承諾,只在分析主要研究結果時進行IRC評估,因此進一步的隨訪數據不會更新IRC的結果。後續,也可以將本研究的結果與其他的研究進行對比。總體而言,我認為研究者評估的結果相比於IRC評估的結果更為公認和常用。在很多其他研究中,我們也觀察到研究者在評估療效時相比於IRC評估會更為樂觀。


基於ALEX研究中Alectinib組的PFS就足以制定臨床治療決策

Ross Camidge教授:對ALEX研究解讀的最關鍵點是,在評估mPFS時,應該想到如果使用克唑替尼序貫Alectinib的結果會怎樣?顯然,一線使用Alectinib顯著優於克唑替尼序貫Alectinib治療,事實上, Alectinib一線治療完全改變了這一疾病的自然歷程。可以預期Alectinib組的OS也會有獲益。因為對照組即使採用序貫模式,歡迎大家搜索 抗癌管家互助群,加入抗癌管家互助群和大家多交流。OS也很難追趕上。目前ALEX研究的OS數據尚未成熟,兩組尚無統計學意義,但Alectinib組有獲益的趨勢,OS HR為0.76,這一結果非常鼓舞人心。我們需要意識到,ALEX是一項全球研究,不同地區患者,後續的治療模式可能會存在差異,有些患者可能不能接受到序貫ALK TKI的治療。但即便採用序貫模式治療,PFS的巨大差異也讓我們確信,一線Alectinib帶來了積極的、巨大的轉變。

ALEX研究的啟示:Use your best drugs first

Ross Camidge教授:對於ALK陽性NSCLC的管理模式不同於EGFR突變患者。EGFR突變的NSCLC,一線採用奧希替尼治療對比一線一代或二代EGFR TKI,出現T790M耐葯後,二線再給予奧希替尼,這兩種模式的療效似乎是相似的。然而,對於ALK陽性的NSCLC則截然不同,一線克唑替尼治療的mPFS大概是11個月,二線序貫Alectinib治療的mPFS大概是7-8個月,二線治療的PFS大概是19個月。如果一線採用Alectinib治療,研究者評估的mPFS接近3年。基於這一結果,我們必須優先使用最好的藥物,而不應該推薦患者接受序貫治療。

Abs9043:來自全球III期ALEX研究更新的療效和安全性數據:Alectinib(ALC)對比克唑替尼(CZ)用於晚期初治ALK+的NSCLC


背景

ALEX研究的首次分析結果顯示,在ALK+的初治晚期NSCLC中,研究者評估的PFS,ALC組顯著優於CZ組,HR 0.47,95% CI 0.34–0.65,p<0.001;中位PFS,CZ組為11.1個月,ALC組尚未達到。本研究報導更新的數據,截止日期為2017年12月1日。

方法

ALEX研究入組了IIIB/IV ALK+的NSCLC(經中心實驗室IHC檢測確認),患者既往未接受過系統性治療;允許無癥狀中樞神經轉移患者入組。患者隨機1:1分配接受ALC 600mg BID (n = 152) 或CZ 250mg BID (n = 151)治療。主要終點為研究者評估的PFS,採用RECIST v1.1標準評價,所有患者每8周進行一次頭顱影像學評估。次要研究終點為ORR,至CNS進展時間,DOR,OS和安全性。

結果

在延長10個月隨訪後(中位隨訪時間,CZ組和ALC組分別為22.8個月和27.8個月)。在ITT人群中,相比CZ組,ALC顯著降低57%的疾病進展/死亡風險 分層HR 0.43,95% CI 0.32–0.58;研究者評估的中位PFS,ALC組為34.8個月,CZ組為10.9個月。在基線有CNS轉移的患者中,ALC組和CZ組的mPFS分別為27.7個月vs 7.4個月(HR 0.35,95% CI 0.22–0.56);在基線沒有CNS轉移的患者中,mPFS分別為34.8m vs 14.7m (HR 0.47,95% CI 0.32–0.71)。在基線有CNS 轉移的患者中,接受WBRT治療的患者人數分別為:n = 16 ALC,n = 17 CZ;接受SRS治療的人數分別為n = 4 ALC,n = 6 CZ,兩組治療情況均衡,歡迎大家搜索 抗癌管家互助群,加入抗癌管家互助群和大家多交流。中位轉移病灶數,兩組均為2個。更新的二次評估數據(研究者評估):ORR 82.9% ALC組 (95% CI 75.95–88.51;n = 152) vs 75.5% CZ組 (95% CI 67.84–82.12;n = 151);中位DOR 33.3個月ALC組 (95% CI 31.1–NE;n = 126) vs 11.1個月 CZ組 (95% CI 7.5–13.0;n = 114),分層HR 0.33,95% CI 0.23–0.48。目前,OS數據尚未成熟(ALC組事件率為28.3%,CZ 組為31.8%;分層HR 0.76,95% CI 0.50–1.15)。儘管接受ALC治療的用藥時間更長 (27.0m vs 10.8m),但ALC組的3–5度 AEs 發生率(44.7% vs 51.0%),AEs導致劑量減低的患者比例(16.4% vs 20.5%)或劑量中止的患者比例(22.4% vs 25.2%)低於CZ組。因為AE導致停葯的患者比例,兩組分別為13.2%。致死性AEs發生率:5% CZ組 (2例為治療相關的AEs) ;4% ALC組 pts (無治療相關的AE)。

結論

ALC 600mg BID治療相比於CZ治療用於ALK+初治NSCLC,顯示出更好的療效, PFS HR 0.43,中位PFS分別為34.8個月 ALC組 vs 10.9個月 CZ組),無論患者基線是否合併CNS轉移,均觀察到ALC的優勢,此外,ALC組組用藥時間更長的情況下顯示出更好的耐受性。這一研究結果進一步鞏固了ALC作為ALK+NSCLC新的一線標準治療的地位。臨床試驗編號:NCT02075840

本文轉自腫瘤資訊,由抗癌管家編輯整理。

抗癌管家是專門幫助廣大癌症患者提供前沿抗癌資訊的互助平台,現已開通患者交流群,歡迎大家搜索抗癌管家互助群,加入抗癌管家互助群和大家多交流。祝願每個患者和家屬都健康平安。抗癌管家-你身邊的抗癌專家。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