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子宮脫垂疾病「盯上」中老年女性

陳日利在查房。

在女性的身上,子宮疾病的發病率是很高的,其中子宮脫垂就是比較常見的一種。但是,很多女性對子宮脫垂的癥狀都不了解,出現子宮脫垂的癥狀的時候不引起重視,導致病情逐漸加重,給身體造成巨大傷害。

「腹部下墜、腰酸、下體不適、咳嗽漏尿,很多女性都以為年紀大了就這樣,或者覺得難以啟齒不去看醫生,但其實她們許多都是患上了子宮脫垂。」清遠市人民醫院婦科一區主任陳日利說,走著路,子宮掉出來了,咳嗽一聲,噴尿了,笑著笑著,笑尿了,這不是講段子,而是很多女性都遭遇過的尷尬。子宮脫垂是一種常見的婦科疾病,尤其是絕經後的女性較為多發,60歲以上的女性都不同程度地受其困擾。

這些行為都可能導致子宮脫垂

一般而言,在農村地區,子宮脫垂是發生現象比較嚴重的地區,這是因為女性生殖器官由於退化、創傷等因素,導致其盆底支持薄弱,使女性生殖器官與其相鄰的臟器發生移位。

60歲的張阿姨一直經受著某種難言的尷尬:生養過4個孩子,又長年乾農活,上了年紀,總感覺腹部下墜、腰酸,咳嗽幾聲就會有尿漏出來。「上了年紀就會這樣吧。」張阿姨一直這麼認為,加上覺得難以啟齒,也不好問別人。直到有一天,她感覺有東西脫出了陰道口,到市人民醫院就診,才知道,自己是患上了子宮脫垂。

「子宮脫垂在絕經後的女性中很常見。絕經前女性也有風險,我遇到最年輕的患者是32歲,40多歲的患者也接診過多例。」陳日利介紹。

子宮脫垂,是指子宮正常位置沿陰道下降,宮頸外口達坐骨棘(坐骨體後緣的尖銳骨突)水準以下,甚至子宮全部脫出於陰道口以外,常合併有陰道前壁和(或)後壁膨出。

「很多原因都可以導致子宮脫垂,如妊娠、肥胖、長時間便秘、咳嗽、乾重活等,尤其是生育過多個孩子的女性,發病風險更大。」陳日利談到。

妊娠和分娩是引起子宮脫垂的直接原因。盆底肌就像一個「舉重選手」,盆腔裡的膀胱、尿道、子宮、陰道、直腸等,全靠它支撐。妊娠時,子宮要從比拳頭還小撐到比幾個西瓜還大,容積增加近1000倍,重量從50g膨脹到2500g。盆底組織需承受膨大的子宮而過度伸展拉長,盆底肌的肌纖維和盆底神經極有可能因此而撕裂、損傷,導致盆底組織的承托能力下降,不足以支持盆腔臟器,子宮就會沿陰道下降脫出,表現為脫垂。

因此,子宮脫垂多出現在生育過多、難產、接產處理不當等產婦身上。此外,產後過早地參加體力勞動或過久地站立與下蹲也易引發子宮脫垂。

腹腔內壓力增加,也會導致子宮脫垂。哪些情況會導致腹壓增加?陳日利介紹,慢性咳嗽、腹水、頻繁地舉重或便秘,肥胖、尤其是腹型肥胖,都會導致!而劇咳、氣喘、腹瀉、便秘等增加腹壓的疾病,如果發生在產褥期,會更容易誘發子宮脫垂。

卵巢功能減退,人體激素水準下降,也會加劇子宮脫垂。這也是絕經後的女性子宮脫垂多發的原因。卵巢功能明顯衰退,雌激素水準分泌下降或缺乏,盆底的支持結構,如盆腔筋膜,就會產生一些退化,變薄變弱,甚至萎縮。加上老年婦女的肌張力減退,子宮本身的重力大於支撐力量,「舉重選手」盆底肌承受不住子宮的重量,於是就發生了脫垂。

還有部分女性是先天發育較差,組織薄弱並缺乏緊張度,盆底神經分布障礙,神經肌肉調節功能較差,不能抵抗腹腔的內壓力增加或者承受不了體力勞動。什麼都不乾也會子宮脫垂,就是指的這類人。

患者經常遭遇遺尿漏尿等尷尬

子宮脫垂不僅會造成泌尿、生殖系統的感染,嚴重時還會導致婦女部分或全部勞動能力喪失,還容易並發劇烈的腹膜刺激癥狀等。

子宮脫垂按嚴重程度可以分為三個等級:Ⅰ度,子宮頸下垂距處女膜<4cm,但未脫出陰道口外;Ⅱ度,子宮頸及部分子宮體已脫出陰道口外;Ⅲ度,子宮頸及子宮體全部脫出陰道口外。輕度子宮脫垂,患者平臥休息後還能自行還納回去,但是,嚴重時脫出物無法還納,影響行動。

臨床表現上說,子宮脫垂的患者會感覺到腹部下墜、腰酸、疼痛感、白帶異常,尿失禁、便秘,性生活不滿意;年輕女性可能出現月經紊亂、卵巢功能異常,導致不孕或者懷孕後流產幾率增加;出血和局部感染;影響下肢靜脈血液迴流,嚴重者導致血栓形成。子宮頸因長期暴露在外,容易發生黏膜表面增厚、角化或發生糜爛、潰瘍等。

女性盆底功能障礙性疾病,即因盆腔支持結構缺陷或退化、損傷及功能障礙造成的疾病。臨床可表現為壓力性尿失禁(漏尿)、子宮脫垂、陰道前後壁膨出等。而妊娠和分娩是造成女性盆底功能障礙性疾病的獨立危險因素。

而如果在子宮脫垂的同時伴有膀胱膨出,患者會更尷尬,可能出現排尿困難、尿瀦留、壓力性尿失禁等。經常遺尿、漏尿,陰部經常是濕潮狀態,甚至每天離不開尿墊,這樣的難言之隱,嚴重影響正常的人際交往和生活質量,成為女性的「社交癌」。

「壓力性尿失禁在伴有膀胱下垂、尿道括約肌鬆弛的女性中更為常見。」陳日利提醒,腹壓增加甚至休息時,膀胱頸和尿道不能維持一定的壓力而有尿液溢出,咳嗽、打噴嚏、大笑、抬重物、跑步等活動時有尿液溢出,嚴重者休息時也有尿液溢出。

子宮脫垂如何預防?懷孕期間合理飲食,控制自身體重和胎兒的體重,分娩時避免造成盆底肌的損傷,產後42天按時複查,積極進行盆底肌的康復鍛煉,產後避免從事重體力勞動;預防會導致腹壓增高的疾病,如便秘、咳嗽或哮喘等;選擇坐式馬桶;更年期和絕經期女性建議適當補充雌激素,不過一定不要自行服用保健品,而是要遵醫囑,並同時服用孕激素。她特別提醒,有癥狀一定要及時檢查,及時發現早期子宮脫垂,並及早採取治療!

根據患者年齡選擇手術類型

「子宮脫垂的患者,剛生完孩子的女性可以嘗試盆底康復治療,但對於老年人而言,理療只能緩解,不能治癒,還是需要手術。」陳日利表示,患者也無需恐慌,隨著婦科泌尿盆底功能障礙性疾病(PFD)診治的進展,子宮脫垂有了「剋星」,可以根據不同的脫垂情況選擇適合的手術方式。而且,清遠市人民醫院已經擁有了成熟的技術,術後5-7天即可出院。

而且,還有生育需求的女性也無需擔心,治療子宮脫垂的手術方法主要有2種,保留子宮的懸吊術和切除子宮的懸吊術。對於年輕患者可選擇保留子宮的懸吊術。

子宮切除術+陰道前後壁修補術,這也是傳統的子宮脫垂治療方式。切除子宮後,將盆底肌鬆弛的部分筋膜縫合在一起,陰道前後壁經過修補重建後,陰道適當縮小但一般不影響性生活。如此,盆底變緊,需要承受的壓力減小,也不用擔心盆腔器官脫垂。對於年齡較大,不需要保留子宮的患者可以採用這種方式,費用少。

子宮脫垂懸吊術,對於要求保留子宮的患者,推薦使用保留子宮的懸吊術。而且,隨著盆底診治技術的發展,懸吊也有了多種方式,滿足不同女性的需求。

腹腔鏡下子宮陰道骶骨固定術是較為常用的一種方式。在骶骨兩側壁孔各拉一條繩子,牽拉住子宮,等於將子宮「吊回去」,也減輕盆底壓力。另外一種方法是採用骶棘韌帶固定術。骶棘韌帶是人體「最堅強」的韌帶,可以將陰道頂端縫合後再用縫線縫合固定在盆腔兩側的骶棘韌帶上。

「經濟條件較好的,可以使用Y網補片,這是目前效果最好的治療方式。」陳日利推薦,Y形盆底及陰道前後壁移植網補片,在宮頸前唇、後唇各拉一條線,吊到骶骨上,形成「倒Y」形結構。聚丙烯網片是盆底修補手術中強度最強、最適合的材料,手術完成後,網片會和身體組織長在一起,修復過程中40%可吸收,不吸收部分將終身留在人體內。材料很柔軟,可以保證既能「吊住」子宮,又不會傷害到周圍的組織。不過,Y網補片一定要選擇正規的醫院、有經驗的醫生,因為如果手術操作不佳,網片會漏出盆腔,有刺穿腸道、陰道等組織的風險。

■鏈接

子宮脫垂疾病有哪些特點

分娩時,過早下迸、急產、滯產,都有可能使子宮韌帶、子宮旁組織和骨盆底肌肉與筋膜過度伸展或撕裂。產後如不注意保健,這些組織的產傷恢復不良,將成為日後子宮脫垂的主要因素。

產後如經常仰臥,由於支持組織鬆弛,子宮常向後傾,子宮後傾的結果使子宮軸與陰道軸一致,為子宮脫垂創造了條件。另外,產後如過早參加重體力勞動,或有慢性咳嗽、習慣性便秘,或長期從事蹲、站工作,可迫使腹壓增加,引起子宮向下移位。

要預防子宮脫垂,女性除了要加強青春期、孕期保健外,還要注意做好產褥期保健。產婦從胎盤娩出後,到生殖器官恢復到非妊娠狀態,一般需6~8周。這段恢復過程,稱產褥期。在產褥期,婦女的生理變化較大,該期若未引起重視,最容易發生子宮脫垂。

另外,哺乳期間卵巢功能下降。尤其產後長期哺乳,可因卵巢功能期處於低落狀態而導致子宮萎縮,子宮的支持結構和懸吊裝置鬆弛無力,盆底肌肉的張力和彈性減退。在這種情況下,如遇到增加腹壓或體姿用力等外因條件,均可誘發子宮脫垂。做好婦女哺乳期保健,是預防子宮脫垂的重要措施。

一般而言,治療時須針對病因和自身狀況採取相應措施。對輕度者或年老體弱者,應以預防保健為主,必要時可用藥物控制。與此同時,進行適度的提肛肌收縮鍛煉。

Ⅱ度以上脫垂者,手術是最有效的方法。對年輕、未婚或有望再生育者可以做曼氏手術,就是不切子宮體,隻切一部分宮頸,並做陰道前後壁修補。目的是縮短韌帶,通過筋膜的縫合來加固盆底肌肉。不過,留下了子宮,手術後有再犯病的可能。無生育願望或已經絕經合併有子宮肌瘤或宮頸病變的婦女,常用方法是從陰道切除子宮,並修補陰道前後壁;對伴有膀胱和尿道膨出者,還須加固膀胱和陰道筋膜。

文/圖 彭可明 劉秋宜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