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馬關條約簽訂前,曾刺殺李鴻章的日本青年,最後的結局如何

1895年3月17日,隨著日軍登陸劉公島,威海衛戰爭結束,北洋水師全軍覆沒,標誌著中日甲午戰爭以清廷的慘敗收場。

1895年3月14日,在日方的指定下,李鴻章“作為頭等全權大臣,與日本商定和約”,帶領著兒子李經方、馬建忠、伍廷芳等人,從天津出發,乘船前往中日兩國的議和地點——日本馬關。經過5天的行程,李鴻章於3月19日抵達馬關。

3月20日,李鴻章和日本首相伊藤博文以及外務大臣陸奧宗光,在裝飾一新的春帆樓裡開始了談判。

談判進行得異常艱難,在數輪艱苦又屈辱的磋商後,李鴻章代表清廷和日本人簽訂了喪權辱國的《馬關條約》。不但賠償了日本高達二億兩白銀的軍費,還割讓了遼東半島、台灣、澎湖列島及附屬島嶼,承認了朝鮮“獨立”。同時開放了包括重慶、沙市、蘇州、杭州等數個通商口岸,容許日本人自由貿易,開設工廠。

也就在這個談判過程中,發生了日本憤青槍殺李鴻章的事件。

在第3輪談判結束後,身心俱疲的李鴻章走出了春帆樓。在隨行人員的陪護下,乘轎回到住所接引寺。

八抬大轎載著李鴻章,平穩地前行在日本熙熙攘攘的街道上。李鴻章心情煩悶,正閉目沉思。他對剛才伊藤博文的傲慢和咄咄逼人很是反感,沒想到日本人獅子大開口,提出的和約條款如此苛刻,這幾乎將他置於了萬劫不複之地。李鴻章想到這裡,不由得重重地歎了口氣,這賣國求榮、喪權辱國的罵名,他是背定了。

正在此時,人群中一個日本青年迅速竄出,瞬間就來到了李鴻章的轎前,雙手按在了轎杆上。突然的變故,讓轎夫大吃一驚,慌忙停下腳步。轎子也因此重重地摔在地上,轎中的李鴻章被摔了個趔趄。

正當李鴻章掀開轎簾,詢問情況時,這個日本人突然拔出手槍,對準李鴻章的面門就是一槍。

因距離實在太近,加上李鴻章已是古稀之年,這一槍正中李鴻章面門。槍聲讓現場一片混亂,凶手乘亂逃脫。

李鴻章被日本警察和隨從迅速地抬到了接引寺,做了緊急救護。好在子彈未傷及要害,卡在了左頰骨裡。但仍導致李鴻章短暫昏厥,血流滿面。

在清醒後,李鴻章囑咐隨從保管好血衣,作為日本人行凶罪證。面對日本人的暴行和斑斑血跡,滿頭白發的李鴻章仰天長歎:“此血可以報國矣!”

凶手迅速被抓獲。此人名叫小山豐太郎,是一名深受日本軍國主義毒害的狂熱激進主義份子。

生於1869年的小山豐太郎,是日本沒落的門閥士族。21歲時加入了日本右翼團體“神刀館”,有著瘋狂的日本民族主義情結。

在他看來,日本在取得了甲午戰爭勝利的情況下,就不應該和清廷講和,必須把戰爭繼續下去,直至佔領整個中國,讓“四億支那人在北京城的日章旗下跪倒”。

眼見李鴻章來到了馬關,和伊藤博文開始了談判。小山豐太郎擔心中日兩國達成停戰協議,所以決定鋌而走險,刺殺李鴻章,故意製造矛盾,阻止和談,讓戰爭持續進行。

但顯然他是一個無腦憤青,他沒有明白日本政府在這場戰爭中的真正意圖。

雖然日本人在戰場上對清廷取得了勝利,但作為彈丸之地的日本,資源極度匱乏,國力孱弱,不足以長時間支撐日本的對外戰爭。同時,戰爭的負擔已經讓日本國內民眾苦不堪言,各地陸續爆發了反戰浪潮,嚴重影響了社會穩定。

所以,日本人發動戰爭的目的,是為了掠奪資源,獲取戰敗後清廷的高額賠付。經濟目的,遠大於軍事目的。

正當伊藤博文在談判桌上為日本攫取巨大的經濟利益時,這個小山豐太郎居然刺殺了李鴻章。這樣,日本政府在談判中,就陷入了些許的被動。

日本人一來害怕李鴻章借養傷為由,啟程回國,那麽談判就將中途夭折。二來這種行刺談判大臣的做法,卑鄙齷齪,授人口實,既會成為清廷談判的籌碼,也會讓日本備受國際輿論譴責。

於是,伊藤博文在聽說了李鴻章被刺的消息後,非常憤怒,大罵小山豐太郎“該匪罔顧國家大計”,說“寧將自己槍擊,也不應加害中國使臣”。

所以,伊藤博文和陸奧宗光忙不迭地登門看望李鴻章,還專門派出禦醫為李鴻章醫治,送上“皇后禦製的繃帶”和“護士二名前去侍養”。

至於那個小山豐太郎,沒有被判處死刑,而是處以終生監禁,被流放到北海道。在1907年時假釋出獄,一直活到了1947年才死去。

(參考資料:《李鴻章傳》)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