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甲午戰後康有為提議遷都 哪座城市是他的首選?

光緒二十年(1894年),清日兩國矛盾激化,戰端開啟。不到一年時間,清軍在水陸兩個戰場接連戰敗,被迫向日本求和。光緒二十一年(1895年),清朝委派全權大使李鴻章在日本馬關與日本議和,簽訂了著名的《馬關條約》。

議和條款的簽訂,清朝不僅向日本割讓大片領土,還要賠償巨額軍費,是晚清歷史上一次重大的冤罪殺機外交。雖然李鴻章在馬關條約上簽字畫押,意味著清政府正式承認了戰敗的結果,但仍有許多有血性的國人,不願意接受這種屈辱的和約,要求與日本死戰到底。

當時在京城中,由一批學子向光緒皇帝上書,發起的針對清日戰爭的拒和再戰運動,史稱“公車上書”。

在漢朝時,有用公家車馬載送應舉之人入京的傳統,因此後世用公車指代舉人。所謂公車上書,即當年在京參加會試的舉人聯合上書的事件。其中一位非常著名的活躍人士,乃晚清維新派代表康有為。

在公車上書事件中,康有為等數千舉人集會擬稿,寫下了數萬言的《上清帝第二書》。關於這份上書最後有沒有上,至今還有許多爭論,不過在這篇上書中,康有為等人強烈要求清廷拒和再戰,並提出了一些具體措施。其中比較有意思的一條,是建議清政府遷都。

關於清朝遷都的提議,康有為不是第一個。在此之前,清廷內部的湯壽潛、鄭觀應等人,也發起過遷都的倡議。理由很簡單,北京作為首都,距離出海口太近,清朝又沒有一支經過實戰檢驗的強大海軍,導致都城容易暴露在敵軍火力之下。李鴻章的老朋友戈登回國前,亦對清朝提出過這個警告。

事實上,甲午戰爭中清廷這麽快就認輸投降,最大的原因就是日軍對京師的威脅。在馬關談判期間,日本首相伊藤博文曾威脅李鴻章,若不答應日方提出的條件,將揮師西進,直取清朝都城。一旦京師震動,整個國家立刻會亂作一團,這是清方最大的一個軟肋。

既然康有為認為北京不適合作為大清的都城,那麽哪座城市是他心目中的首選呢?在這份上書中,康有為提出了幾個可以考慮的選項,並分析了其中利弊:

“若夫建都之地,北出熱河、遼沈,則更迫強敵;南入汴梁、金梁, 則非控天險;入蜀則太深;都晉則太近。天府之腴,崤函之固,莫如秦中。”

若要遷都,有東南西北四個方向。東邊只有天津,更近出海口,不作為考慮選項。若往北走,則離清朝的兩個強敵日俄更近,不宜考慮;若往南走,南方雖然富庶,但沒有天險可守,也太過危險。所以唯一的選項是往西。而西邊的城市中,山川險固,經濟也相對發達的,只有陝西西安。

康有為這條建議,雖然聽起來挺像回事,但清廷是不會采納的。要遷都與日本再戰,首先清廷不想打,也打不起。清末時清廷對全國局勢掌控力已經大大削弱,一旦都城遷徙,難保不會導致內部先出亂子,所以慈禧太后寧願割地賠款,亦不肯輕易遷都,就是為了要保住清朝政權的緣故。

當然,康有為的建議,也不是完全沒用。甲午戰敗的結果,讓清廷意識到京師並不穩固,需要在其他城市承擔一定陪都的角色,一旦有變,可以作為臨時都城使用。後來的庚子之亂中,慈禧為躲避八國聯軍,迅速逃到西安避難,便也是吸取了甲午戰敗的教訓。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