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旺旺中年遇坎:前員工稱很多功臣被調到無關緊要崗位

  高層換血、經銷商缺乏熱情 旺旺“中年遇坎”

  吳容

  中國旺旺近期再一次經歷了人事變動。

  7月26日,中國旺旺控股有限公司(00151.HK,以下簡稱“旺旺”)發布公告稱,詹豫峰因個人原因辭任旺旺執行董事及策略委員會成員,蔡明輝及黎康儀已分別獲委任為該公司執行董事及策略委員會成員。在過去的一段時間裡,旺旺董事會高層被指換血近四分之一。

  “旺旺每年都會對各部門重組一次,主要是重新劃分部門,產品歸屬部門也跟著變化。重組部門的做法已有幾年歷史,同時也導致人員流失。最近兩年,公司的很多高層或功臣都被調整到無關緊要的崗位,無奈也就離開了。”曾在旺旺多個部門工作過的黎亞男(化名)對記者表示,“對於公司的人事動蕩,多少是和業績相關的。”

  作為老牌快消品牌,旺旺的影響力近年來正在一步步消退。截至今年3月底的15個月的財報顯示,旺旺的營業利潤下跌7.4%至41.9億元,淨利潤31.158億元,同比下滑6.6%,同時毛利率由上年同期的47.2%跌至43.1%。為此,《中國經營報》記者就人事變動和業績的問題向旺旺方面發去了採訪函,截至發稿仍未收到答覆。

  內部人員動蕩

  據了解,詹豫峰在辭去旺旺執行董事及策略委員會成員之後,將繼續擔任幕僚長一職。而新成員蔡明輝,此前擔任旺旺東南亞發展事業部總經理,還負責香港及澳門地區旺旺產品銷售管理、品牌推廣及商品與市場能見度提升等工作;黎康儀則是公司秘書,兩者均直接持有公司一定數額的股份。

  和統一、康司機等老牌快消品牌相似,早年間旺旺通過大打廣告、鋪開管道等方式,在內地迅速打開市場。2008年,旺旺在香港主機板上市。從旺旺進入資本市場至今,從經營發展再到產品宣傳,在老闆蔡衍明的帶領下,無不體現著家族企業的作風。雖然在2008年,蔡衍明曾公開表示“旺旺的未來就是要布局到沒有我也可以”的說法。黎亞男對記者表示,“旺旺有點‘中央集權’的感覺,高層的人員變動其實多少和這個有關。這些年來,旺旺重要員工的離職並不鮮見,主要是他們去到無關緊要的部門或崗位之後,就無奈離開了。”

  一直以來,旺旺是根據不同的產品設立不同的事業部。2017年,蔡衍明開始了大刀闊斧的調整和改革。據了解,旺旺改革了原有的組織架構,由原來的事業部改變為大區製,在全國成立了16個大區。總部各事業部的老總均深入到市場一線,擔任大區的總經理,統管旺旺在該大區的所有業務,並制定了嚴格的獎懲措施。對於大區總經理來講,同時要操盤米果、休閑和乳飲這三塊不同的業務。

  中金公司發表研報認為,旺旺採用區域製能夠優化市場精耕,並促進各地區市場實現銷售收入的最大化,還能夠解決銷售團隊過於多樣化的問題。而制定了激勵制度,還規定未達成收入增速目標的銷售人員將被淘汰,展現出長官層對於推動收入增長的決心。

  不過,這樣的做法受到爭議。一位接近旺旺內部的人士告訴記者,旺旺最早是根據不同的產品設立不同的事業部,這也導致旺旺的經銷商有些是重疊經營的。這種模式在規模做大後,經銷商之間沒有產生很好的協同效應,不同的經銷商如何整合是旺旺面臨的挑戰。“不同的業務品類繁雜跨度大,品類之間管道、促銷手段等完全不同,大區製試圖整合在一起是困難的,同時伴隨著獎懲制度、淘汰制度,大區經理的工作並不容易。”

  此前,中糧系旗下的中國食品(00506.HK)也面臨過類似的調整並受到爭議。據了解,當時中國食品的事業部取消後新成立的大區製,使得大區經理不但按品類銷售,還要跨品類跨品牌操作,如不但要負責長城葡萄酒還要負責福臨門食用油,甚至還要負責金帝巧克力等,而相應的經銷商不僅要賣糧油還要同時賣酒、巧克力等。北京一家商貿公司的長城葡萄酒經銷商表示,“不認同這樣的變革,讓我們賣紅酒的去賣巧克力,這根本就是兩碼事。”

  經銷商乏力

  事實上,改革和調整的同時,旺旺經銷商的熱情正在逐步減退。此前一個和旺旺合作了多年的經銷商陳言(化名)告訴記者,“在2014年結束了和旺旺的合作,從那年開始,像我一樣終止合約的經銷商有很多,都是老的經銷商。”主要原因在於“旺旺就不太好賣,大家現在更追求健康了,米果類食品的需求減少了。還有就是衝貨的問題”。

  記者留意到,衝貨在零售行業中是普遍問題,又有倒貨的說法,指的是由於經銷網絡中的各級代理商、分公司等受利益驅動,使所經銷的產品跨區域銷售,造成價格混亂。“旺旺還一直存在衝貨的現象,就是跨區域銷售,使得我們的銷售價格沒有利潤。對於這種衝貨,必須懲罰。”陳言說。

  黎亞男對記者表示,近幾年,旺旺經銷商的業績壓力逐年增加,利潤被逐漸稀釋。“旺旺每年都會對各部門重組一次,主要是重新劃分部門,產品歸屬部門也會跟著變化,對應的經銷商原經銷的產品也會發生變化,對既有的經銷商利益有很大影響,導致市場的基礎也付諸東流。衝貨情況也比較嚴重,旺旺一直對經銷商壓貨,使得部分經銷商不得不低價拋貨,由此導致一些經銷商沒有利潤,只好終止合約了。”

  旺旺並非沒有在努力走出“中年危機”。旺旺集團產品研發總處總處長陳俊江去年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近兩年來,旺旺一直在尋找突破口,加大了內部調整的力度。他表示,旺旺的多元化產品戰略給銷售體系帶來了很大的壓力,經銷商手中產品系列眾多,讓其無法面面俱到、兼顧到各個產品線。按照調整,旺旺將產品區隔成不同的類別,分別招商,從而實現經銷商橫向數量的增長。

  同時,陳俊江表示,新增加的一線經銷商向下遊管道擴展二、三線經銷商,讓旺旺的經銷體系整體幾何數式的放大。同時,旺旺也對企業內部進行了調整,原各個事業部負責人直接下到一線督戰管理,每個人負責一個業務片區,公司認為只有如此精耕細作,才能有辦法扭轉下滑。

  中金公司的研報稱,旺旺中國市場重新劃分為7533個小型標準化市場(SSR),此前為2455個。2017年初至今已通過增加銷售人員、簽約新經銷商完成近1000個小標市場的梳理工作。

  在新品推出上,旺旺也試圖下功夫。今年6月,旺旺公布了新品計劃,包括推出邦德咖啡、“莎娃 SAWOW”果酒和草本飲料“大口爽”等飲品。在新品覆蓋的果汁類、咖啡類和能量類等市場,旺旺不乏成熟的競爭對手,自身對年輕消費群體的探索仍不夠足。

  2017年,旺旺共推出了將近50款新品,在旺旺天貓旗艦店,專門羅列了“你沒吃過的旺旺”新品一欄。在此之前,旺旺還曾推出許多“腦洞大開”的新品:美元造型的魚燒、芥末辣椒味的牛奶糖、裝在茶包裡的壓片糖果、比臉大的雪冰仙貝,不過目前,記者在超市並沒有發現它們的身影。

  “推新品乏力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在於,只有旺旺總部一廂情願,而其他各層級包括經銷商等都有抵觸情緒。其他品牌推新品是很有動力,對經銷商等有利潤和獎勵,而旺旺在新品推廣上比較欠缺,就是憑借客戶和團隊的數量大,新品定價很高,遺留的庫存大部分由經銷商買單,借由推新品大撈一筆。這樣下來,新品的成活數量屈指可數。”黎亞男對記者說。

責任編輯:魏雨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