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每天認識一味中藥——蘆根

導言:蘆根,顧名思義就是蘆葦的根。正在學方劑的同學們可能很自然的就順口背出:桑菊飲中桔杏翹,蘆根甘草薄荷饒,清疏肺衛輕宣劑,風溫咳嗽服之消。(編輯/三木)

藥用蘆根

《神農本草經》:「主消渴客熱。」《玉楸葯解》:「清降肺胃,消盪鬱煩,生津止渴,除嘔下食,治噎噦懊憹之證。」《藥性論》:「能解大熱,開胃,治噎噦不止。」

蘆根可單用,也常與麥冬、北沙參、枇杷葉、川貝母、知母、瓜蔞、桔梗、桑葉等同用,以加強清熱潤肺的效果。

用於清肺熱,治療咳吐稠痰、咽疼、身熱煩躁或有鼻衄(上呼吸道炎、急性支氣管炎、肺炎、肺膿腫的方劑中,蘆根很常被用到,如桑菊飲、銀翹散。取蘆根清熱、甘潤的作用。其中葦莖湯更是治療肺癰的常用方,如與魚腥草、桔梗、川貝等配伍,效力更顯。

用於清胃熱,熱病後期見身熱煩渴、舌燥少津、心煩、大便乾結等症,可在清熱方劑中加入蘆根(鮮蘆根效更佳。至於治療由胃熱所致的嘔吐、反胃、呃逆、口臭口渴、舌紅而乾等,可用蘆根與竹茹、生薑等配伍,方如蘆根清胃飲。蘆根味甘性寒,入肺、胃經,功能清熱生津,開胃止嘔;竹茹甘而微寒,入肺、胃、膽經,入肺能清熱化痰治咳嗽,入胃可清胃腑之熱而降逆、止嘔呃,入膽而清泄膽火。二葯皆能清胃止嘔,然蘆根兼能生津,竹茹又可化痰,相配治因熱嘔吐,其效甚佳。

蘆葦 Phragmites communis Trin.

【來源】為禾本科植物蘆葦的新鮮或乾燥根莖。全年均可採挖,除去芽、鬚根及膜狀葉,鮮用或曬乾用。

【異名】葦根、葦子根、蘆頭、蘆通、蘆茅根。

【性味】味甘,性寒。

【歸經】歸肺、胃經。

【功能與主治】蘆根有清熱瀉火、生津止渴、除煩、止嘔、利尿的功效。善清透肺熱,兼能利尿,可導熱毒從小便出,常用於肺熱咳嗽痰稠、肺癰咳吐膿血及風熱咳嗽等症。此外,蘆根對肺胃實熱、熱病傷津、煩熱口渴等也有很好的療效。

【適用人群】肺熱咳嗽、風熱咳嗽、肺癰吐膿者。熱病傷津、煩熱口渴、胃熱嘔噦者。熱淋澀痛、小便短赤者。

【注意事項】本品性寒,脾胃虛寒者慎服。

【用法用量】可泡茶、煎汁飲用,也可煮粥或入丸、散。煎服乾品用量在15~30克,鮮品用量加倍,或搗汁用。

食膳與實際應用

蘆根乾鮮品均以條粗壯、黃白色、有光澤、無鬚根、質嫩者品質為佳

蘆根食療

薄荷蘆根茶

宣發肺熱,清降肺火

【功效】

薄荷疏風散熱,蘆根甘寒清肺,二者合用,可宣發肺熱,清降肺火,疏散表邪,生津利咽,止渴除煩。

【食療葯膳】

蘆根15克(或鮮品30克),薄荷3克(或鮮品10克)。將蘆根和薄荷一起放入茶壺中,以沸水沖泡,蓋悶15分鐘後即可飲用。每日1劑,代茶頻飲。

【適用人群】

最宜外感燥熱之邪所致的咽痛、乾咳、口渴欲飲並伴有畏寒、無汗癥狀者。夏、秋燥熱時最宜飲用。

【禁忌】

虛寒、濕重、泄瀉者不宜。

生蘆根粥

清肺熱、止咳痰

【功效】

此方源自《食醫心鑒》,有清肺熱、止咳痰的功效,對痰熱咳嗽有食療效果。

【食療葯膳】

蘆根30克(或鮮品60克),竹茹、生薑各10克,粳米100克。將蘆根洗凈,與竹茹一起放入鍋中,加適量水,煎煮後去渣留湯汁。將淘洗好的粳米倒入鍋中,放入生薑,煮30分鐘,至粥稠時去除生薑即可。每日早、晚食用。

【適用人群】

適合痰熱咳嗽及痰熱哮喘者,有咳嗽痰多、咳吐不爽、痰質黏厚或稠黃、喉中痰鳴等癥狀者最宜。夏、秋季節最宜食用。

【禁忌】

脾胃虛寒、有寒痰者不宜。

登場書籍

《一味葯潤肺燥》

(↑因微信公眾號平台系統波動,圖書信息有時可能會出現無法顯示的情況,此時可通過點擊文末的「閱讀原文」了解圖書詳情)

由於肺與外界相通,所以肺的功能直接受到外界環境變化的影響。自然界的寒、濕、燥、熱等邪氣,尤其是溫燥邪氣,多直接從口鼻而入,影響到肺,出現肺衛失宣、肺竅不利等病變。故肺稱為「嬌臟」,是人體內易被外邪侵襲的器官。

版權聲明

商業合作或投稿:[email protected]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