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飯後散步再好,不在意4件事,也很難換來健康!

經常性的散步能有利於血液的循環,對於那些患有慢性病的患者來說,適當的進行對身體是非常有好處的。有些人會選擇在吃完飯以後進行散步,這樣可以幫助食物的快速消化和吸收,增加了腸胃的功能,但是要注意選擇科學的方法,才能起到好的效果。對於散步的一些好處,和吃完飯散步的具體時間,都應該做一個非常全面的了解。

一、散步的好處

1、經常性的散步,能夠使大腦進行很好的放鬆消除疲勞,對於那些工作壓力大的人群來說,定期的進行散步,會讓人的身心得到全面的解放。

2、在每次散步的過程中,身體會進行全方位的運動,血液會快速循環,尤其是腹部的一些肌肉,在走動的過程中會不停的進行收縮,這就相當於對整個胃部,進行了全面的按摩,有效的提高了消化的能力。

3、還能夠有效的提高肺部的肺活量,減少呼吸道疾病的發生,尤其是在季節交替的時候,適當的散步是非常有必要的。

4、對於生長期的少年兒童來說,該運動能夠讓骨骼的運動量加大,並且促進身體的快速發育,也提高了對疾病的抵抗能力。

二、散步的選擇時間

吃完飯以後不要馬上的進行散步,否則很容易出現胃部下垂,可以根據每個人不同的情況合理的控制,在飯後半個小時到一個小時進行,如果是身體虛弱的老年人,每次保持在半個小時左右就可以了,那麼對於一些身體肥胖的人群,要把散步的時間適當的加長。

三、注意事項

1、根據國外一家研究機構的調查顯示,在散步以後如果馬上需要進行開車等,靈活性要求高的運動,很容易出現大腦嚴重缺氧的現象,並且這時候的注意力不能高度的集中,反應會變得非常遲緩,容易出現一些不必要的麻煩。

2、要合理的把握散步的時間,製在正常的範圍之內,太多或者太少都對身體起不到鍛煉的效果,那麼在散步的過程中,人體裡的血液會分布在手腳等部位,這時候腸胃道的血液供應量就會減少,而胃部的一些消化酶數量也會分泌得很少。

3、並不是所有人群都適合在飯後進行散步,尤其是那些患有慢性胃炎,胃潰瘍,胃下垂的人群,可以選擇在每天吃完飯之後,處於非常靜止的狀態,否則會加重病情。

4、那些患有慢性病的高血壓患者和糖尿病人,不適合在吃完飯之後進行散步,可以選擇在每天早晨的時候來進行身體的鍛煉,否則很容易讓血糖升高或者血壓不穩定,出現心絞痛的情況。

散步雖然是一項有益身體健康的活動,但是要根據個人的情況靈活的進行選擇,對於那些慢性病而人而言,更是要慎重進行,在吃完飯之後進行一個小時左右的休息,再進行散步才是非常科學的。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