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美國無人駕駛落地潮來了 15家公司落地10個州

車東西(公眾號:chedongxi)文 | Bear

如果以谷歌無人駕駛項目Waymo立項為起點,自動駕駛行業的發展已經度過了整整10年。現在,這一行業已經進入了量產落地的前夜。

尤其是起步早,技術強的美國,已經有較多公司在公開道路或封閉區域開始布局試運營與商用的車輛,例如近日,美國Optimus Ride公司在紐約州布魯克林海軍船塢地區部署無人車,並將於第二季度投入運營。

連對待自動駕駛技術格外保守的紐約都成為了自動駕駛商業化部署的地點,這一現象再次引起了人們對自動駕駛技術落地的關注。

據車東西不完全統計,目前至少有15家美國自動駕駛公司(包括中國公司的美國分公司)進行了自動駕駛落地部署,涉及無人卡車、無人網約車、無人小巴等多個種類。

觀察自動駕駛技術在美國的落地與商用情況,既可以了解到目前全球最先進自動駕駛技術的發展態勢,又可以對比借鑒,深入探尋國內自動駕駛產業的發展現狀。

美國15家自動駕駛公司落地情況

總體情況:美國15家自動駕駛企業落地10個州 無人計程車與卡車成落地熱門

截止至2019年3月,目前在美國成功落地自動駕駛項目的企業至少已經達到了15家,如果將拿到DMV路測牌照的48家自動駕駛公司視為美國自動駕駛領域的主要玩家,那麽落地的企業在主要玩家中的佔比已經接近1/3。儘管其中大多數還處於試運營或是初步商業化的階段,但從這一趨勢中可以看出,第一波自動駕駛的落地潮已經來臨。

這15家公司分別在無人計程車、自動駕駛卡車、小型無人巴士和無人送貨車等領域推出了針對不同場景的落地產品。其中無人計程車與自動駕駛卡車領域落地企業最多,分別達到了6家,佔所有落地企業中的40%。可以看出,大部分玩家選擇了以無人計程車和自動駕駛卡車為自動駕駛技術落地點。根據華爾街金融分析師的推測,這兩大市場的利潤空間將在2025年達到500億美元。

Waymo無人計程車

圖森未來自動駕駛卡車

不過也有公司選擇了小型無人巴士與無人送貨車方向(分別有2家),這兩個方向主要面向低速與半封閉式場景,實現難度較低,同時也允許企業對於汽車進行進一步改造,以便適合自身業務需求。

Nuro無人送貨車

Olli無人小巴

在落地地區方面,聚集了大量自動駕駛公司的加州與政策相對開放的亞利桑那毋庸置疑成為了自動駕駛落地項目的聚集地,9家公司的自動駕駛項目落地加州,佔落地企業總數的60%,5家公司的自動駕駛項目落地亞利桑那,佔落地企業總數的33%。

除此之外,馬裡蘭州、德克薩斯州、內華達州、俄勒岡州、俄亥俄州、馬薩諸塞州、密歇根州、賓夕法尼亞州也均有自動駕駛項目落地。美國50個州中已有10個成為了自動駕駛項目的落地地點,且大都為自動駕駛項目提供了公共道路進行運營。

美國的這股自動駕駛項目落地潮最早可以追溯到2016年,當時,Cruise在傳統車企通用汽車的支持下,在加州落地了第一個自動駕駛項目,為其員工提供了自動駕駛共享汽車的服務。

而在2017年與2018年,自動駕駛項目的落地開始變得頻繁,這兩年分別有6個、7個自動駕駛項目落地,也是在這兩年的時間裡,加州和亞利桑那確立了“自動駕駛之都”的地位。

2019年剛剛過去三個月不到的時間,Local Motors的Olli無人小巴已經落地,Optimus Ride的項目也將在2019年第二季度落地紐約,可以預見,2019年仍將是美國自動駕駛項目落地的大年。

值得一提的是,Waymo的無人計程車項目雖然在去年年底剛剛落地,但其車隊規模已經達到了600輛之多(雖然有一些是測試車輛),加之其剛剛在梅薩投資建成了一座技術服務中心,據其工作人員透露,2019年,Waymo的車隊規模還將擴充一倍。除去暫無數據的Uber和Cruise,應該不會有公司的車隊規模比Waymo還大。

實際上,除了上面面提到的三家,大多數自動駕駛公司的落地項目仍然處於試水階段,其落地的自動駕駛產品數量不會超過三位數。

還有一點值得注意,儘管大多數自動駕駛公司宣稱其落地項目為L5級別的無人駕駛產品,但從上表中可以發現,絕大多數公司還是為他們的產品配備了安全員。唯一沒有安全員的Nuro送貨車,還是因為其車內並沒有預留安全員的位置。如此看來,現有的自動駕駛技術水準仍然不足以支持自動駕駛汽車完全脫離人類運行。

無人計程車:Waymo無人計程車規模目前最大 Uber將打造萬輛級自動駕駛車隊

自動駕駛進入落地階段後,最先被確定的項目就是無人計程車項目。早期研發自動駕駛產品的公司大多選擇了這一方向,其中就包括了如今自動駕駛領域頭部集團的Waymo、Cruise等公司。

1、Cruise:自動駕駛共享汽車僅供員工使用

雖然Waymo的自動駕駛研究在現代自動駕駛領域開始最早,但出人意料的是,最先推出落地產品的卻並不是這支背靠谷歌的技術團隊。

2016年,Cruise與傳統車企通用汽車達成合作,在加利福尼亞州舊金山落地了第一支自動駕駛車隊,為其員工提供了自動駕駛共享汽車服務,成為了美國最早落地的自動駕駛項目之一。

Cruise自動駕駛汽車

雖然Cruise目前並未公布其自動駕駛汽車的車隊規模,不過從此前加州車管局(DMV)公布的自動駕駛路測報告來看,其在加州地區的自動駕駛汽車的數量達到了162輛,已經是當地規模最大的自動駕駛車隊。

Cruise的自動駕駛汽車仍然在加州、亞利桑那和密歇根州進行試運營,不過根據外媒消息,其無人計程車服務將會在今年下半年推出,在加州與亞利桑那正式面向公眾開放。

2、Waymo:無人計程車數量已達600台

Waymo與Cruise的選擇不同,他們在自動駕駛汽車的研發與測試上長跑近10年。

Waymo自動駕駛汽車

不過漫長的投入使得Waymo的技術底蘊十分深厚,在早先公布的加州DMV自動駕駛路測報告中,Waymo以11071.5的平均脫離裡程位居48家自動駕駛公司首位,對比其2017年5596的平均脫離裡程提升了近一倍。

2018年6月,Waymo推出Waymo One無人計程車試運營服務,並與沃爾瑪、Autonation、Avis、DDR Crop、Element Hote達成了合作,為他們在鳳凰城地區的消費者提供無人計程車服務。在乘車過程中,乘客還可以獲得這些商家的消費優惠券,這一舉措進一步推動了Waymo One無人計程車的落地。

同時,該公司還啟動了“早期車手”計劃,他們招募了400位鳳凰城的居民參與到早期Waymo One無人計程車的試運營中,他們可以通過手機APP預約Waymo One無人計程車,以類似網約車的付費方式進行結账。其中一位參加過這一計劃的用戶表示,Waymo One的收費甚至比Uber網約車還要便宜。

目前,Waymo One的主要運營區域集中在亞利桑那州的錢德勒、坦佩、梅薩和鳳凰城的部分地區,車隊規模超過600輛。近日,Waymo還宣布,其將在梅薩開設一家新的技術服務中心,並且會將無人計程車的運營範圍向梅薩以東擴張一倍,根據這一情報推算,Waymo的無人計程車隊規模將在今年內超過1200輛。

3、Uber:購2萬餘輛沃爾沃打造無人計程車隊

作為目前全球出行服務三大巨頭之一的Uber自然也不可能放過無人計程車這一新型態的出行服務,2017年,Uber就展開了自動駕駛服務的試運營,但2018年的一場致命車禍使得Uber的自動駕駛項目戛然而止。

Uber自動駕駛汽車

這一事件直接導致了Uber在自動駕駛領域沉默了近一年的時間,在加州的自動駕駛路測報告中,我們也發現,Uber 2018年的路測總裡程僅僅只有8217英裡(大約13223公里),並且常常因為一些細小的問題乾預自動駕駛車輛的運行,頗有些“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的意味。

但根據最近的外媒報導,Uber正計劃向沃爾沃購買2萬餘輛汽車用於無人計程車改造,並有可能在2020年重啟Uber無人計程車服務,屆時,Uber將有資格重新挑戰Waymo在自動駕駛領域的領先地位。

無人貨車:Waymo、Uber佔據無人貨車頭部 圖森未來落地3個州實現城際運輸

對比無人計程車這種自動駕駛乘用車方向,自動駕駛卡車是更易落地、也更易商業化的場景。尤其是對於美國來說,其卡車運輸行業是美國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目前規模約為7000億美元。如此巨大的經濟規模對自動駕駛公司產生了巨大的誘惑力,諸多自動駕駛公司在推動乘用車自動駕駛項目落地的同時,也在積極研發商用卡車的自動駕駛技術。

1、Waymo:無人貨車滿足谷歌運輸需求

作為目前自動駕駛行業的龍頭,Waymo自然也看到了自動駕駛技術在卡車運輸領域的利潤空間,2018年3月,Waymo宣布啟動自動駕駛卡車運輸計劃,並與谷歌物流團隊合作,將這一服務整合到谷歌已有的托運人和運營商網絡中。當月,該公司就選擇了美國最大的物流樞紐亞特蘭大啟動試點,主要執行將貨物從佐治亞州運往位於加州山景城的谷歌總部的城際運輸任務。

據了解,Waymo在2017年8月就在加州和亞利桑那進行了自動駕駛卡車測試;而在2018年1月份,Waymo將其自動駕駛卡車帶到了亞特蘭大進行地圖的測繪和公共測試。

雖然Waymo的自動駕駛卡車項目啟動並不算早,不過其在卡車與乘用車採用了同一套定製傳感器,二者測試過程中得到的近千萬公里的複雜道路數據實現了共通,這使得Waymo的自動駕駛卡車可在港口、工廠、配送中心、物流終點等複雜場景中運行自如。

Waymo自動駕駛卡車

2、Uber:收購Otto開啟無人貨車業務 測試裡程超200萬英裡

另一家在自動駕駛卡車領域表現強勁的公司則是Uber,2016年,Uber就察覺到了卡車運輸行業的商機,其以6.5億美元的價格果斷收購了自動駕駛初創公司Otto。收購完成後僅兩個月,就完成了將5萬瓶啤酒從科羅拉多州柯林斯堡市運送到了 120 英裡外的科泉市,向全世界展示了自動駕駛卡車運輸的可能性。

Uber自動駕駛卡車

截止至2018年,Uber的自動駕駛卡車行駛裡程已超過200萬英裡(大約321.8萬公里),並定期在亞利桑那州運送貨物。雖然因為之前的致命交通事故,Uber的自動駕駛項目收到了較大的影響。不過近期,已經有消息傳出其將重啟自動駕駛卡車項目,並與其貨運網約車APP UberFreight相結合,利用大數據和自動駕駛精確匹配運力,實現更高效率、更加安全的卡車運輸。

3、圖森未來:城際運輸落地3個州 估值已超10億美元

除了巨頭們的發展值得關注,自動駕駛創企在這一領域的發展也非常迅速,成立於2015年的中國自動駕駛創企圖森未來目前已經在美國實現落地。

圖森未來自動駕駛卡車

該公司的自動駕駛卡車目前正在德克薩斯州、亞利桑那州、加利福尼亞州之間進行城際運輸,主要服務業務專注於倉到倉的貨物運輸。截止至今年2月,圖森未來在美國亞利桑那日均完成3-5次貨物運輸,擁有13位終端貨主客戶。而當時,該公司剛剛完成9500萬美元的D輪融資,估值超過10億美元,其計劃繼續擴大中美兩國的自動駕駛卡車運輸業務。

據外媒透露,圖森未來正在與電商巨頭亞馬遜展開深度合作,其自動駕駛卡車使用了亞馬遜的AWS雲計算服務,以解決數據收集、深度學習、模擬仿真、測試、OTA、定位等問題。

而在國內,圖森未來在中國北方某港口的試運營時間已超過300天,並計劃在上海臨港啟動無人駕駛示範運行。據圖森COO郝佳男介紹,圖森已實現對接現有港機系統及港務系統的無人碼頭內集裝箱轉運車隊解決方案,擁有了由乾線運輸到區域內運輸的整套無人駕駛技術解決方案。

無人配送車:Nuro、AutoX合作本地食品生鮮超市 完成商品配送“最後一公里”

對比於傳統的乘用車和商業車業務自動駕駛的深入,最後一公里的無人送貨車目前涉足的公司還較少,Nuro和AutoX在這一領域內給出了兩類不同的解決方案。

1、Nuro:不配備安全員 真無人送貨車

Nuro成立於2016年,由前谷歌工程師Dave Ferguson(佛格森)、JiaJun Zhu(朱家俊)聯合創立。早期,他們也曾使用豐田普銳斯改造的自動駕駛汽車進行貨物配送,隨後,他們發現這種自動駕駛汽車並不適合貨物配送這一業務,車內空間無法完全用於貨物的運輸使其看起來並不高效。

在2018年12月,他們開始使用自研的R1無人送貨車在斯科茨代爾地區開展無人送貨服務,這一車型共有兩個貨倉,每個貨倉至多可存放10個購物袋的商品。用戶只需要在美國連鎖食品生鮮超市Kroger的官網上下單並選擇使用Nuro無人送貨服務,然後支付5.95美元,即可等待Nuro無人送貨車送貨上門。

Nuro R1無人送貨車

據其最新申請的專利顯示,R1無人送貨車未來還會搭載數個微型機器狗,它們將會穿過草坪、爬上樓梯,將貨物送到用戶的家裡。

2、Auto X:合作當地生鮮超市 提供高速生鮮配送

AutoX選擇的技術路線則較為傳統,其自動駕駛送貨車在林肯MKZ的基礎上改裝而成,與福特集團聯合展開壓力測試。但傳統的AutoX在傳感器方案上卻使用了以攝影頭視覺技術為主,多傳感器融合的方案,在這一方案中,AutoX只需為汽車配置低線束的雷射雷達即可,這極大地降低了其產品的成本。

2018年8月,AutoX在美國加州落地了無人送貨車服務。AutoX無人送貨車的最大行駛速度可達120千米每小時,由於試運營道路的限制,其運營時段最高速度為70千米每小時。

目前,AutoX 已經與當地的生鮮超市達成合作,用戶可在 app 上不同的生鮮商店中挑選貨品,並預約選定時間進行送貨。以 AutoX 合作的 GrubMarket 為例,用戶付款下單後,可以在第二天的任意時間段內選擇讓無人車派送(貨物由超市人員挑選、打包上車);貨物送達後,用戶只需通過 app 即可打開車廂窗戶或備份箱並完成取貨。

AutoX無人送貨車

此前接受採訪時,AutoX CEO肖健雄向媒體透露,其試運營範圍內目前有3輛AutoX再為居民提供無人送貨服務。他表示,公司將在2019年將無人送貨車的數量提升到20輛以上,並會推出其他更加適合貨物運輸的小型化無人送貨車。

可以說,無人送貨車這一業務完全覆蓋了物流業“最後一公里”的所有場景,是專門針對送後上門設計的自動化服務,一旦實現,將為物流企業在終端運輸上節省一大筆人力成本。

無人小巴:Olli 3D列印無人小巴落地馬裡蘭 Optimus Ride進入自動駕駛“鬼區”紐約

如果說無人計程車、自動駕駛卡車,甚至是無人送貨車都無法完全擺脫方向盤的限制,仍然拘泥於傳統汽車的形態,那麽小型無人巴士無疑是自動駕駛帶給交通運輸行業的革新。

目前,Local Motors與Optimus Ride已經推出了無人小巴的落地產品。

1、Local Motors:3D列印無人小巴 充電1.5小時可跑40公里

Local Motors的無人小巴Olli長3920mm,寬2050mm,高2500mm,軸距2526mm,重達2.6噸,形似一個巨型“麵包爐”。在理想狀態下,其滿載8人也可擁有40公里的續航。並且由於支持440V的高壓充電,這款無人小巴從零充滿電僅需1.5小時。

這款無人小巴取消了傳統意義上的駕駛位,取而代之的,是一塊可操控的液晶屏,車上的安全員能通過這塊螢幕實現車輛的啟動、設置和緊急製動等操作。

Local Motors於今年1月份拿到了馬裡蘭州的路測牌照,其推出的Olli無人小巴已為一些媒體與當地的政府官員提供了體驗服務。

目前,Olli無人小巴正位於馬裡蘭州國家港口郊區附近的2.4公里長的道路上進行公路測試,這一測試路線從Local Motors位於國家港口附近的公司延伸至波托馬克河附近。預計這款無人小巴將會在今年夏天開始試運營,並在明年正式商用。值得一提的是,這款Olli無人小巴採用了不太常見的3D列印技術,這在汽車製造中非常少見。

Olli無人小巴

Local Motors總經理大衛·沃斯納表示,Olli無人小巴的應用場景將會是人員密集的商場、社區、校園等地,並且在未來,Local Motors不會完全承擔銷售和運營的角色,根據服務對象的不同,其將會推出銷售、租賃甚至是授權免費等形式交給用戶使用。

2、Optimus Ride:無人小巴落地半封閉場景 撬開自動駕駛“鬼區”紐約大門

Optimus Ride與Local Motors服務的場景類似,都是在半封閉的場景中運行小型無人巴士服務。

2017年6月,該公司在馬薩諸塞州波士頓南部海濱的Raymond L. Flynn海洋公園首次部署無人小巴;11月,其無人小巴落地波士頓以南12英裡的1550英畝城市開發區Union Point;2018年初,Optimus Ride無人小巴正式為Union Piont的居民和遊客提供短程代步服務,該路線還連接了當地的交通樞紐South Weymouth火車站。

近日,其剛剛拿下了紐約的無人駕駛運營許可,這也是自紐約市頒發自動駕駛法令以來,第一個落地紐約的商業化自動駕駛項目。

Optimus Ride無人小巴

據外媒報導,Optimus Ride此次落地的地區位於紐約布魯克林海軍船塢的私人道路,屬於封閉式場景內的自動駕駛服務,其推出的小型無人巴士可按照40公里每小時的運行速度在設定好的路線上運行,預計可為8500人提供短途代步服務。

有專家認為,小型無人巴士才是自動駕駛技術落地的最好方式,低速的運行不會產生危險的同時,也可為自動駕駛技術提供豐富的行駛數據,限定範圍內的場景也更有利於監管部門進行監管。

中美PK 自動駕駛落地的四大不同

正文本文開頭所言,觀察美國的自動駕駛技術落地進展,可以借鑒先進經驗,對比國內產業的發展現狀。

從整體上看,中美兩地在自動駕駛落地上有四大不同。

1、落地數量與規模不同

總體來說,美國的自動駕駛技術落地項目要更多一些,並很多都是真正向普通大眾開放的試運營項目或試商用項目,例如Waymo One、Nuro、圖森等公司的落地項目。

國內也有一批自動駕駛項目落地,但是展示和Demo性質較多,比如百度Apollo與盼達用車在重慶展示的L4級自動代客泊車與自動召喚功能僅持續了1個多月就宣告暫停。

而另外一些宣稱進行常態化試運營的項目,也更多地是在開放道路上進行測試,並沒有像當地公開提供具體的服務。

2、落地場景不同

從文章開頭表格可知,美國的自動駕駛落地項目大部分都在公開道路,以高速車輛為主,低速無人車為輔,並且大部分都提供載人服務,例如Waymo的無人計程車服務,圖森的無人貨運服務等。

而目前國內的技術落地則多集中在封閉園區,並且以低速載物無人車輛為主,例如馭勢科技在某機場提供的無人低速托運車,智行者、京東在校園等封閉園區部署了無人配送車等。

載人方面,百度在北京海澱公園部署有阿波龍無人小巴,可供公眾在固定路線試乘。

此前文遠知行也與廣汽合作在廣州生物島的公開道路上部署了兩台L4級自動駕駛計程車,但是其行駛速度最高只有40公里/小時,屬於低速的範圍。

3、商業化進展不同

在美國的自動駕駛落地項目中,有一些已經率先開啟了商業化嘗試。比如Waymo的無人計程車、圖森的無人貨運服務,以及Nuro的無人配送車。

雖然這些服務盈利規模較小,並且還屬於探索階段,但至少真正開啟了技術的商用進程。

而國內目前還尚無面向公眾的商用服務,此前文遠知行與廣汽在廣州推出了一個無人計程車收費體驗服務,但很快被交管部門叫停,轉而改為免費預約體驗。

4、政策支持不同

政策層面,自動駕駛的發展已經成為了我國的國家戰略,北京、上海、蘇州、廣州等地紛紛推出適合路測的積極政策,蘇州相城區自動駕駛測試區剛剛建成,就吸引了諸如Momenta、智加科技等國內領先的自動駕駛創企入駐。

反觀美國,美聯邦政府對於自動駕駛的態度一直曖昧不清,其總統川普更是一個自動駕駛汽車的堅決反對者。

而各個州的自治政府對自動駕駛的態度也各有不同,有類似加州、亞利桑那州這類政策開放的地區,也有類似紐約州這樣的自動駕駛“鬼區”。缺少統一的部署,使得自動駕駛技術的落地在美國呈現出地區的不平衡性。

總結來說,國內自動駕駛技術起步較晚,因此與美國相比在速度、規模與商業化上都要略顯落後,但憑借政府的大力支持,與一系列科技公司的努力研發,國內的自動駕駛技術研發水準進步較快,一些領軍企業也開始在封閉、低速、載物等場景下進行試運營部署,與美國的差距正在迅速拉近。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