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行業競爭異常激烈 國內私募機構境外“開疆拓土”

  行業競爭加劇 資產配置需要

  “行情低迷”“嚴監管”加上外資私募的進入,令國內私募行業競爭異常激烈。在此背景下,不少國內私募機構將目光轉向了境外市場,與相關機構合作發行境外基金產品,設立境外分支機構,大有“布局境外、國際化運營”之勢。

  境內私募“出海”熱情高

  “據我們在市場上的接觸和了解看,現在中國境內私募機構‘出海’的熱情還是非常高的。”今年5月剛獲得香港證監會9號(資產管理)牌照的直達國際資產管理公司副總經理張永超告訴期貨日報記者,正在排隊申請資管牌照的機構中,中資公司佔很高的比例。

  據記者了解,客戶對境外資產配置的需求是驅動這些境內私募機構“出海”的主要動力。

  前海實盈基金公司海外事業部負責人姚嘉偉分析說,近幾年中國境內市場尤其是證券市場行情不好,而美股等境外市場表現突出,帶動了境內資金“出海”投資。更為重要的是,隨著中國境內居民財富積累的增加,其對資產配置的需求日漸多元化,境外資產在其資產配置中的地位也逐漸提升。

  “資產管理行業是客戶導向型行業,大多數中資客戶的資產配置需求還是在中國境內。”熵一資產(香港)總經理張璐說,但隨著一些投資者專業化程度的提升,其對境外資產配置的需求日益增長,許多境內私募機構為此嘗試通過各種方式來滿足客戶的需求。

  另外,境外投資者和機構對中國市場的投資需求也在增長。特別是A股今年納入MSCI新興市場指數和全球基準指數後,境外投資者和機構配置A股的需求增長明顯。

  “在此背景下,中國境內私募機構‘出海’有著深遠的意義。”張璐表示,隨著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中國在全球市場的影響力日益攀升,若境外機構不了解中國市場,就很難進行全球巨集觀配置。因此,無論是境外機構還是其客戶與中國境內私募機構合作,不只是為了配置中國境內資產,還會利用合作視窗,更深入地了解中國市場。

  在張永超看來,股票型基金和絕對收益型基金,比較受境外資金方的青睞。“近年來,越來越多的中國內地公司赴美或到港上市,中國境內私募機構在對中資概念股的研究上有一定優勢。另外,國內商品市場與國際市場保持高度聯動,中國境內期貨私募機構即使參與全球商品、股指、外匯及國債期貨等衍生品市場,也不會水土不服。”張永超說。

  遭遇拿“牌”難和募資難

  據記者了解,當前境內私募“出海”的方式主要有以下幾種:一是借用公募等機構的通道(如QDII),以投顧身份參與;二是以滬深港通管道投資港股市場;三是在境外設立分支機構。總體來看,在香港設立分支機構,通過申請9號牌照發行境外基金產品,成為境內私募“出海”的主流方式。

  相比境內私募較高的申請牌照熱情,香港證監會的態度則顯得冷靜謹慎。隨著申請9號牌照機構數量的增加,香港證監會對牌照審批越來越嚴格,9—12個月的申領時長已是常態。

  “近兩年,很多機構和個人向香港證監會申請牌照,但香港證監會還沒準備好應對這樣的情況。”張璐對記者說,除履行監督職責外,香港證監會希望引入的機構能進一步完善香港金融市場結構,提升整個市場的專業度,因此在牌照審批時,他們最看重私募是否有長期可持續的商業計劃和認真審慎的態度。

  在張璐看來,與外資私募相比,中國境內私募“出海”大多是先設點嘗試,然後再逐步發展業務,缺乏長遠的發展規劃。

  考慮到成本、業務開展難度等因素,不少境內私募優先選擇借用通道等方式發行境外基金產品。

  不過,據業內人士透露,發行境外基金產品十分考驗私募機構的募資能力。

  “募資難的背後是中國境內私募對境外市場的不熟悉。”張永超說,直達國際資產管理公司雖然成立時間短,但依托直達國際金融多年服務各類客戶積累的經驗,已逐步搭建起有效的資金募集管道。

  無論是發行境外基金產品,還是設立境外分支機構,成本高是中資私募“出海”面對的共同難題。

  張永超介紹,設立境外分支機構的成本包括牌照申請費用,以及後續租用辦公場地、招聘人員等運營費用,而合作發行產品也需要支付一定的通道費。

  姚嘉偉坦言,前海實盈基金公司2013年“出海”,公司目前面臨的一個問題就是運營成本過高。“QDII額度目前基本都掌握在銀行、券商、信託、保險等機構手上,而且QDII產品結構相對複雜,境內私募借用他們的通道‘出海’不可避免地增加了流轉成本。”他說。

  現在是布局期 還不到收獲時候

  雖然中國市場越來越受到全球投資者的關注,但境內私募在境外市場依然遭遇募資困境。

  不少業內人士表示,中國境內雖不缺乏高水準的私募機構,但很多私募對境外市場的了解不夠,而且自身離全球資產配置的要求還有一定距離,因此在境外發售產品並非易事。

  “相比中國境內投資者,境外投資者對私募業績的考察更為審慎,盡職調查的過程也十分漫長。”張永超說,“我們和境外資金方接觸後明顯感受到,境外資管市場有很大潛力可挖,但當前是中國境內私募拓展境外市場的布局期,還不是收獲的時候。”

  張璐認為,中國境內私募要想深入了解境外市場,可以通過招聘境外專業人才,先從文化上進行融合,同時將境外一些經驗吸收過來。“無論私募行業還是其他金融行業,文化融合都是‘出海’後面臨的一大挑戰。”張璐說,香港市場的法律法規受歐美地區的影響較深,具有金融背景的專業人士大都曾供職於大型歐美金融機構。

責任編輯:陶然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