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承藝茗茶」:瞅著安吉白茶越來越火,簡單聊聊

說這安吉白茶,最近幾年剛興起,在茶友圈裡火的厲害,我最近也是迷上了此茶,很多茶友聞其名,但不知其特殊之處,關於此茶,咱慢慢說。

這安吉白茶,栽培培育的時間沒多久,從1982年發現野生的茶樹,搞到現在也才幾十年,與別的名茶優種比相比,既沒有文豪大家稱讚,也沒經過皇家欽點鑲金,自然是沒啥歷史可以吹噓。詳細考究,安吉白茶的歷史不下千年,早在宋代徽宗年間,趙佶的《大觀茶論》中便有關於安吉白茶的記載,而後便失傳了。關於失傳,也好解釋,此茶的外形、滋味和口感與當時的主流茶差之甚遠,無人製作,更沒人品飲,這茶種自然就被淡忘了。

實際在民國十九年,也就是1930年,安吉當地村民發現了數十顆野生茶樹,不過在那個年代,活著都難,發現了又能怎麼樣呢?

安吉白茶,並不是白茶類,而是綠茶類中的奇葩茶種,由於外貌葉白而莖綠,所以叫做白茶。安吉白茶的野生茶樹被大規模栽培培育後,起名叫做「白葉一號」。

這種變異茶樹,是「低溫敏感型」茶樹,在早春氣溫低時,茶樹因葉綠素含量不足,所以生長出的茶芽是白色,這個溫度的閾值約在23度。隨著溫度的回升,也就是超過23度,茶樹的葉綠素含量會恢復正常,茶葉由白變綠。雖然葉片和芽頭為白色,但葉片中間莖脈部分和茶梗為正常的翠綠色,所以「白葉綠莖」即是安吉白茶的外貌特徵。

因為安吉白茶對溫度很敏感,所以每年春季的採摘時間很短,只有一個月左右,而且要比別的綠茶種早一周左右時間採摘。安吉白茶的等級劃分,也分為明前茶和雨前茶兩種,最高等級為明前的頭採茶,也就是全年第一批採摘的茶葉。最低等級為雨前一級。而後安吉白茶便不再採摘。

外形奇特,這安吉白茶的滋味更獨特,屬於綠茶,但沒有綠茶象徵性的苦澀滋味。另一方面,安吉白茶的鮮爽滋味,又是所有茶類中最強的。鮮爽極強而無苦澀,這是白茶滋味上的特徵。

茶葉的滋味,與內涵物質的多少有直接關係。這裡主要說兩種物質,一個氨基酸,一個茶多酚,咱也不是生物、化學專業的,就簡單概括一下。簡單來說,茶葉的滋味,是由眾多物質構成的,氨基酸是鮮爽滋味的主要構成物質,含量越多越鮮爽。茶多酚則是苦澀滋味的主要構成物質,含量越多越苦澀。安吉白茶的氨基酸含量極高,是其它綠茶品種的三倍乃至更多。茶多酚含量卻又特別少,所以安吉白茶的鮮爽味極強而無苦澀。這樣理解起來也簡單。

安吉白茶滋味上的特殊,才是受歡迎的主要原因。這個外形上的特殊,我倒覺得白的綠的無所謂,好喝就行。

我平常飲茶比較淡,不過喝茶這事,隨著時間,總歸是越喝越濃的。有些老茶鬼,早到了半茶半水的濃度。其實我不太建議大家喝濃茶,茶太濃,香氣倒是上來了,但不好品味道,而且內含物質攝入太多,也不利於健康。適中的濃度,大致5g茶葉用250毫升水沖泡。這個濃度正好,如果覺得濃就減為3g,覺得淡就加到8g,不建議喝到10g以上。

有很多茶友把苦澀程度當做茶葉的濃度,遇上沒有苦澀味的安吉白茶,怎麼著都說這茶太淡,不是好茶。可不能這麼說,茶葉不止有苦澀滋味,鮮爽滋味一樣重要,鮮爽滋味的強弱,亦可以說是茶葉的濃度。

滋味說的差不多,先丟一邊,茶葉的口感更為重要,一款好茶,入喉的口感要順滑自然,如果感覺到辣嗓子,有異物感,那這茶品質不過關,不是好茶。一款好茶,飲茶下肚之後,給口腔留下的餘味要充足,口感飽滿,香氣充盈,給咱們一種很充實的感覺。所以,茶葉苦澀滋味的濃淡,不能說明此茶的好壞,鮮爽味和回甘度同樣重要,好的口感更為重要。至於安吉白茶沒有苦澀味,可以視作是其一個優點。

至於現在市面上安吉白茶的真假情況,要比別的名茶好的多。安吉白茶的名氣剛起來,假茶還沒大批量的出現,所以大家也無需過於擔心茶葉真假,倒是這個質量問題更應該注重。線下置購茶,現場沖泡品茶就行了,網上要在正規渠道置購,推薦大家在多家置購,然後挑選品質最好的那家,剩下的退掉即可。

茶葉坑多擔心多,認準一家最放心。承藝雖然不出名,茶好公道老客多。長篇無意話太多,有情有心來看看。

承藝在安吉白茶種植區浙江安吉;西湖龍井種植區杭州西湖梅家塢;黃山毛峰種植區安徽歙縣,均有自己的茶區,茶園證件、地理標識。大可放心。

瀏覽器 搜「承藝*茗茶」「承茗茶場」即可,望大家支持。

客觀公正有用的茶知識,與大家一同了解,請關注公眾號:承藝文化(ID:chengyimc)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