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一家三口接連「胃癌」入院,醫生怒斥:這樣吃,胃遲早扛不住

胃癌是一種常見的高發性的惡性腫瘤,在我國病發概率最高的前10位惡性腫瘤中,胃癌就高居第2位,僅次於肺癌。且病發年齡越小,惡化程度越高。

張先生一家三口,很不幸就被胃癌「盯上」了。

近日張先生頻繁出現上腹部疼痛、胃酸、噯氣等,察覺到自身的異樣,就去醫院接受檢查了,通過胃鏡發現張先生患上胃癌。醫生建議張先生的家人也到醫院檢查,結果玩玩沒想到,張先生的家人均出現胃部癌變的癥狀。

從張先生那裡了解得知,一家人平時都會在家吃飯,時常會剩下一些飯菜,丟掉又嫌可惜,就會下一頓熱一熱繼續吃。剩飯熱熱再吃這在正常不過了,可誰想卻......

經常吃剩菜為什麼會出現胃癌?

剩菜放的時間過長,其中亞硝酸鹽的含量就會增加,到達人體後就會形成一種很強的致癌物質——亞硝胺。偶爾食用可能沒什麼大礙,但是經常性吃剩菜剩飯,就可能誘發肝癌、鼻咽癌、食管癌、胃癌等。

所以,醫生建議,每次做飯的時候,盡量控制好量,減少浪費,同時也能避免吃剩菜帶來的健康隱患。

此外醫生提醒,除了剩飯菜以外,以下幾類食物也會「加速」胃部癌變

1、霉變食物

食物在受潮後,會產生一種致癌物質——黃曲霉素,這種物質的致癌作用極強。

生活中在存放食物時一定要注意,發現發霉、變質的食物不能因為感到可惜而不捨得扔掉。

2、燒烤、油炸食物

通過燒烤、油炸的食物中含有大量的亞硝酸鹽,進入胃部後,會形成亞硝胺被吸收,易誘使細胞癌變,與剩菜致癌的作用原理相同。

另外,食物經燒烤或煙熏後,容易產生如3,4-苯並芘等多環芳烴類物質,這些都是明確的致癌物。

3、高鹽食物

含鹽量較高的食物也與胃癌息息相關。世衛組織建議:每人每天的鹽攝入量為6g。較多的鹽分具有高滲透性,會損害胃黏膜,影響胃部健康。長期攝入高鹽量,也容易誘發胃癌。

身體出現3個癥狀,及時做胃鏡檢查

第一、上腹部疼痛、體重下降是進展期胃癌的常見表現。如果出現頻繁、有規律的腹痛,或體重無故持續下降,就需要高度警惕胃癌可能在進展。

第二、嘔吐也是進展期胃癌會出現的表現,如果嘔吐也是進展期胃癌的表現。如果腫瘤位置在胃竇部,將幽門口堵塞,就會出現嘔吐的現象。

第三、黑便,嘔血。腫瘤會破壞血管,所以胃癌容易引起出血,出血的表現就是黑便,嚴重會出現嘔血。等到了晚期,胃癌還會導致貧血,惡病質。

保護胃部,預防胃癌,記好「三個字」

一、「養」

Disease Models & Mechanisms上的一項研究發現,薑黃素及黃酮類物質,具有修復潰瘍及黏膜損傷,抑製幽門螺旋桿菌的效果。

67%~80%的胃潰瘍和95%的十二指腸潰瘍是由幽門螺桿菌引起的,這種細菌感染首先引起慢性胃炎,並導致胃潰瘍和胃萎縮等疾病,嚴重者則發展為胃癌。

薑黃素,通過外界補充,保證薑黃素濃度在3.4mol/L以上的胃液環境下,幽門螺旋桿菌出現指數型凋亡。

黃酮類物質,潰瘍面上形成生物保護膜,防止潰瘍面再次受到損害;並且促進受損的黏膜細胞和潰瘍部分再生而自動自我修復

山明薑是目前所知薑黃素和黃酮類物質含量最高的一種,約0.36mg/g。胃不好的人,可以取適量山明薑代替普通生薑食用,或每日取2~7克以沸水沖泡飲用。

二、「怕」

怕燙

胃是重要的消化器官,而胃健康的保障就是胃黏膜。

一旦胃黏膜受到損傷,胃病就會趁機找上門來。而胃粘膜最怕的是就是燙,胃臟能承受的最高的溫度是50-60攝氏度,而開水,剛出鍋的飯,溫度均在60攝氏度以上。

所以在食用的時候,一定要注意食物的溫度,減少食用過燙的食物,避免損壞胃黏膜,增加胃病的可能。

怕多

人的胃正常情況下有拳頭大小,最多可以承受3000毫升到3500毫升。

而吃的的過多,就會給胃增加負擔,胃的消化速率也會下降,食物在胃中堆積,會導致腹脹、消化不良、胃痛等現象。

再者暴飲暴食也會增加肥胖,肥胖的人比正常人患病得幾率高20倍。

三:「動」

胃動力充足,修復損傷粘膜能力會加強,可促進食物的消化吸收。

1、自我按摩

按摩腹部,可以促進胃的蠕動,改善胃部功能,提升胃的免疫力,預防胃病發生。

方法:雙手重疊,覆蓋腹部,以順時針方向揉按,揉至腹部微熱即可,最好是在飯後半小時。


2、按摩內關穴

位置:內關穴位於前臂正中,腕橫紋上2寸。

功效:有和胃降逆、寬胸理氣之功,對緩解胃部脹氣有一定作用。

方法:用大拇指輕輕按揉,每天1-2次,每次3-5分鐘。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