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明清大家的文藝作品如何推動人性解放思潮?

明清兩代,文藝理論界此起彼落,新人輩出。堪稱大家的,就有諸如王履、祝允明、王守仁、陸時雍、李贄、胡應麟、董其昌、袁巨集道、王驥德、李漁、顧炎武、王夫之、葉燮、石濤、鄭板橋、劉熙載、袁枚、姚鼐、章學誠、王國維等,以及小說美學家葉晝、金聖歎、毛宗崗、張竹坡、脂硯齋等。

唐寅作品

其中,涉足禪學,或以禪意指示藝境的文字頗多,如王守仁《語錄·傳習錄下》:先生曰:“你未看此花時,此花與汝心同歸於寂,你來看此花時,則此花顏色一時明白起來,便知花不在你的心外。

這些與禪意、禪旨、禪趣有關的理論,如要細尋還可找出許多。它們的出現,對於明清化境的創造性發展和將靈氣流轉變作個性解放等,都有重要的促進作用。明清之際,在詩詞方面也有不少優秀作品,除了我們上面提到的詩論家、文論家、畫論家本身都是寫詩的能人外,還有諸如錢澄之、朱彝尊、納蘭性德、陳維崧等,都寫得一手好詞。

空靈的畫面顯出世俗的影像,流進了涓涓如溪水般明淨的清的波光。如納蘭性德的“情知此後來無計,強說歡期,一別如斯,落盡梨花月又西”;“風一更,雪一更,聒碎鄉心夢不成,故園無此聲”。朱彝尊的“秋草六朝寒,花雨空壇,更無人處一憑闌。燕子斜陽來又去,如此江山”,等等,皆感傷氣重,宛轉蘊藉,而情意真摯,為世人所稱道。

仇英作品

明清書畫界也人才不絕,諸賢名跡,瀟灑秀潤,為鑒賞家所寶玩。明自三朝畫院起,至山水畫浙、院、吳三派出,又有墨竹三家齊名,而至花鳥畫分工麗、寫意兩派,各有異趣,自創一格。清自金陵八家起,至畫中十哲,再到各時期的山水畫家崛起,到揚州八怪集其大成,其中書畫名流,不計其數。此兩朝中人,僅中國畫史上可留其名者,亦少說上百。如明代山水畫浙派有王履、張觀、沈遇;自戴進出而一變其風,又成一體。後有吳偉、杜堇、沈周、郭詡、藍瑛等,皆此派之健將。

院派首推周臣、唐寅(因其為吳人,故兼涉兩派)、仇英、沈昭等,這一派畫家,擅長青綠,筆墨淡雅,胸中逸氣盡化作畫中靈氣,理趣無窮。吳派中人最多,陣巨集勢大,如趙原、周任、徐賁、陳汝言、王芾、杜冀龍、唐寅、王綸、文徵明等,無不淡濃有致,寄情泉石,浪漫之意融於山水之間。

文徵明作品

再到後來,吳派出董其昌、陳繼儒、陳師道、徐渭、莫如龍等,創作之餘,均有妙論警句,傳於後代,氣韻神采,獨步當世,一統中土。花卉蟲草畫高手有沈奎、倪端、朱謀轂、朱承爵、徐渭、孫克巨集、曹文炳等,皆揮灑自如,妍麗簡樸,空靈神秀。至林良、范暹,放縱筆墨,變作大寫意,靈動氣行,妙入化工。畫花卉翎毛,遒勁如書草字。

明代精品,諸如文徵明之《山園圖》《江山初霽圖》《袁安臥雪圖》,唐寅之《雲山煙樹圖》《梅谷圖》,仇英之《子虛上林圖卷》《海天落照圖》,董其昌之《山川出雲圖》《關山雪霽圖》等,無不嵐翠鬱鬱,蒼逸簡遠,元氣渾然。清代畫壇燦爛,習前人之跡而不拘泥古法。

名家如王時敏、惲壽平、郎世寧、笪重光、金農、方薰、任伯年等,皆為一代大師。作品博大沉雄,價重藝林。清人作畫多有一反舊格之舉,寫意者眾多,狂率縱恣,白描傳神。此風格中的頂尖人才有陳洪綬、石濤、吳山濤、高其佩、鄭燮、邊鸞、吳昌碩等,皆靈氣惝恍,時而蒼老古樸,雄健渾厚,時而天真爛漫,風雅疏秀。落筆驚世駭俗,墨意如有神助。

吳昌碩作品

明清兩代,浪漫思潮風起雲湧,隨著資本主義因素由小到大,逐漸滲透,思想界、文藝界都發生了一系列重大的革新。哲學上之兩派,雖爭鬥劇烈,但卻互相利用,互有借鑒,共同作用於世風之變異。其中,禪意也隨波逐流,與之應合,成其氣候,繼續影響著中國藝術的演進。“化工”概念漸漸同前朝大相異趣,而與“真”、與“情”結合,又孵育出新的境界。

與此同時,文藝作品之內容、風格、樣式的革故鼎新,又必然要作用於社會風習、審美動向,使得人性解放之思潮,如決堤的滾滾洪流,洶洶湧湧地衝擊著以封建君權、聖人之言所構築起的王道之“金湯”。於是,前後經過數百年漫長的陣痛,歷史突然改變了主題。人的覺醒幽靈般徘徊於中華大地,當它點燃了近代文明的熊熊火炬時,中國的龍舟上終於響起了迎接“共和”的隆隆鼓聲。

(以上文字選自遼寧美術出版社《禪意與化境》。該書從美學理論詳盡地介紹了知名美學家金丹元的學術思想,主講禪意與化境,是藝術學專業、美學專業研究性必備的專業理論書籍。該書無論在其藝術價值和研究價值方面都是不可多得的精品文集,學術價值含量較高。)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