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李禮輝:區塊鏈技術可節約商業信用形成所需的時間和成本

新京報訊(記者 侯潤芳)“信用形成的傳統模式有明顯的局限性,在過去的供應鏈中,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區塊鏈建立了一種‘技術背書’的信任機制,節約信用形成所需的時間和成本。”

今日,在由福州市人民政府等主辦、《財經》智庫等聯合承辦的2019中國供應鏈高峰論壇上,中國銀行前行長、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區塊鏈工作組組長李禮輝在談到區塊鏈技術在商業信用上的應用時作了以上表述。

李禮輝指出,信用形成的傳統模式有明顯的局限性。由於信任需要積累,因而信用的建立需要較長的周期,信用形成的成本高;由於必須經過可信任的中央節點,小範圍的經濟行為難以成為社會認可的信用記錄,信用可及的範圍小。在過去的供應鏈中,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而一些電商平台應用大數據技術,在互聯網電商平台發現信用,創造信用,發掘小微企業和平民大眾的信用價值。越來越多的科技平台、金融機構隨後跟進。

“區塊鏈建立了一種‘技術背書’的信任機制,通過數學方法解決信任問題,以算法程序表達規則,只要信任共同的算法程序就可以建立互信,能夠在信任未知或信任薄弱的環境中形成可信任的紐帶,節約信用形成所需的時間和成本。”李禮輝表示,利用區塊鏈技術建立可信數據登記與證實平台,可以容納更多的交易對手。在供應鏈金融場景中,數字信任可以加持商業信用。

毋庸置疑,新技術也會對普惠金融帶來一定的影響。

“區塊鏈能夠在信任比較薄弱的環境下通過技術的方式,一定程度上解決目前商業信用機制建設成本太高的問題,能夠推進普惠金融的發展。同時,區塊鏈如果採用聯盟鏈的技術架構,建立多方共同參與的體系,進而建立高效的網絡,可以提高金融交易的效率。”李禮輝近期表示。

不過,李禮輝也直言,區塊鏈技術如要在規模化的商業應用領域形成顛覆性競爭優勢,就要提高數據處理的速度和品質,既要滿足高頻次交易需求,也要達到高可靠性、高安全性標準。

他指出,在區塊鏈技術領域,目前的底層技術突破集中在五個方面:一是隱私保護技術。在區塊鏈共識機制下,如何有效屏蔽敏感信息,提高組合環簽名、零知識證明、同態加密等密碼學技術的性能和效率。

二是真實性監督機制。如何保證上鏈前數據的真實性和完整性,在將區塊鏈技術用於各類資產溯源時,真正形成閉環,避免信息失真,防止投機。

三是區塊鏈智能合約技術。如何避免智能合約的技術漏洞,同時實現可控的業務邏輯修正和合約升級。

四是密鑰技術。密鑰安全是區塊鏈可信的基石,在私鑰唯一性的技術結構中,如何有效防止私鑰被竊取或惡意刪除,並且能夠對私鑰丟失、被竊予以補救。

五是區塊鏈架構。在規模化的商業應用中,區塊鏈技術平台不可能獨樹成林,必須與現有信息技術平台鏈接。區塊鏈架構如何實現與相關信息技術系統的無縫鏈接,並且達到可靠性、持續性要求。

新京報記者 侯潤芳 編輯 徐超 校對 李立軍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