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我國首款抗結直腸癌新葯「蘇州園區造」 全國68家藥店已上市

近日,由和記黃埔醫藥自主研發的轉移性結直腸癌治療藥物呋喹替尼膠囊正式上市。目前位於蘇州工業園區的和記黃埔醫藥(蘇州)有限公司已完成兩個批次的藥物生產,並發往全國各大中城市的藥房進行銷售。這意味著我國首個自主研發的抗結直腸癌新葯已經從園區出發,到達了病人手中。

在中國,結直腸癌發病率、死亡率在全部惡性腫瘤中均位居第5位,每年新發病例約38萬,近一半患者首診即為晚期或由於手術後複發轉移進入晚期疾病狀態,無治癒機會。「由於國內目前三線的治療方案有限,傳統的一線二線標準治療失敗後,留給患者的選擇餘地不多。」據和記黃埔醫藥資深副總裁吳振平介紹,呋喹替尼是一種新型高選擇性抑製血管內皮生長因子受體的小分子化合物,具有良好的耐受性以及較低的藥物間相互作用性,可顯著延長接受過至少兩次化療方案但仍發生疾病進展的晚期結直腸癌患者的生存期。臨床相關數據表明,服用這款藥物的患者,最長生存期為40.5個月。

和記黃埔醫藥(蘇州)有限公司於2012年落戶蘇州生物醫藥產業園,除具有生產功能外,也進行工藝、製劑等方面的研發。值得一提的是,呋喹替尼是我國首款真正意義上的國產抗結直腸癌葯,從藥物發現到臨床研究,再到產業化全部都在中國完成,並且是境內外均未上市的創新葯。自10月中下旬起,和記黃埔蘇州工廠已經完成了兩批藥物的生產,其中5毫克劑量膠囊7萬粒,1毫克劑量膠囊35萬粒,這也是蘇州生產的第一批1.1類創新葯。如今藥物已經鋪到了全國68家DTP(Direct To Patient,藥品的生產企業直接把藥物放在藥店進行銷售)藥房,其中蘇州有一家。病人只需要拿著醫生開具的處方,在醫生指導下去指定DTP藥房就能買到該款藥物。

抗癌藥生產對工廠環境、安全、健康的要求非常高。和記黃埔醫藥蘇州公司不僅按照中國最新的GMP要求建廠,品質管理也達到國際標準,以保證能持續穩定地生產出合格的藥品,生產能力可達每年2000萬粒。在價格方面,呋喹替尼不僅比同類進口葯便宜,近期還計劃推出慈善捐贈項目,針對符合藥物使用醫學條件的低保、低收入患者提供援助,緩解患者及家屬的經濟壓力。同時,企業還在積極爭取將藥物納入醫保,葯價也會進一步下降。

聯合用藥是癌症治療的重要趨勢,據介紹,目前和記黃埔醫藥正在加速開展呋喹替尼與其他抗癌藥聯合用藥的相關試驗。其中,針對胃癌的聯合用藥項目已經進入臨床三期。此外,和記黃埔蘇州公司也積極開展本地化合作,與信達生物的聯合療法正在準備申報程式,靶向藥物與免疫療法強強聯手,將為病人帶去更多生的希望。

編輯 唐曉雯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