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雙匯發展十多年首現淨利下滑 現金奶牛也遭遇煩惱?

  雙匯發展十多年首現淨利下滑,“現金奶牛”也遭遇了成長的煩惱?

  來源:環球老虎財經

  素來因土豪般的現金分紅而被當做“別人家的公司”的雙匯發展,如今卻遭遇了營收淨利雙雙下降的尷尬。2017年雙匯發展營收同比下降2.65%,淨利同比下降1.95%。而這不免讓人心中暗暗打鼓:“現金奶牛”雙匯發展也出現了業績增長瓶頸?

  “雙匯王中王”是超市火腿腸區域常年的霸主;A股市場上的雙匯發展,是有名的“現金奶牛”。但近來這家龍頭企業的發展似乎走到了瓶頸。

  3月26日晚,雙匯發展發布的2017年全年業績報告顯示,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業收入去504.47億元,同比下降2.65%;;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43.19億元,同比下降1.95%;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扣非後淨利潤為40.11億元,同比下降了2.33%。

  值得一提的是,雙匯發展在過去的一段時間內,出現高層頻繁更替的現象。有分析指出,管理層動蕩既對公司的品牌行銷、運營的順暢與穩定,產生了不利影響,進而對2017年全年業績造成負面效應。

  毛利率下滑

  雙匯發展延續了高分紅的傳統。據其公告顯示,雙匯發展擬向全體股東每10股派發現金紅利11元(含稅)。

  事實上,自2011年以來,雙匯發展每次分配方案的派息都超過1.1元/股。其中,2016年利潤分配方案,擬以現金方式每10股派發12元股利,加上半年報每10股派發9元股利,當年共派發現金分紅69.3億元,佔淨利潤比率超過150%。

  由此來看,雙匯發展2017年度的派息金額實際上相對減弱。這在一定程度上也意味著,雙匯的發展遇到障礙。事實上,雙匯發展的主營產品:高溫肉製品、低溫肉製品、生鮮凍品,出現了不同程度的下滑。其中,高溫肉製品與低溫肉製品屬於肉製品業,生鮮凍品為屠宰業,二者共同構成雙匯發展的主要收入來源。

  作為雙匯發展毛利率最高的高溫肉製品,2017年的毛利率達到30.99%,但同比下降0.58個百分點。低溫肉製品毛利率也出現了下滑,為29.69%,較上年同期下滑0.92個百分點。

  值得注意的是,作為雙匯發展利潤主要來源的高溫肉製品,在2016年的營收到達140.44億,營業成本為96.09億,2017年營收同比微增0.7%至141.42億,但營業成本卻同比增長到97.59億。這意味著,2017年,高溫肉製品的成本增加1.5億元,但營業收入僅增加1億元。

  其實,據雙匯發展年報顯示,2014-2016年,高溫肉製品業務的營業收入已經連續下降三年,累計降幅為11%。有分析指出,高溫肉製品高增長階段已經過去,目前面臨產品老化、需求不足的問題。

  屬於屠宰業務的生鮮凍品的毛利率表現較好,同比上升1.58個百分點。但實際上,該產品本身毛利率較低,僅為7.06%,遠低於高溫肉製品和低溫肉乳製品。由於利潤率較低,屠宰業務的增長主要是依靠擴張規模。但2017年,在營收中佔比達高達60.27%的屠宰業務,營收卻同比出現了4.11%的降幅。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雙匯發展的短期借款在2017年出現大幅增加的現象,較2016年同比增加84%,達到 19.42億;而應付账款、預收账款則分別同比減少20%、21%,分別為18.48億、5.62億元。有分析稱,對於雙匯發展這樣的現金流穩定、账上貨幣資金充足的龍頭企業來說,突然之間大幅借款,同時體現上遊的議價能力應收、預收款項指標大幅降低,說明公司的護城河在受到侵蝕,或可能在行業裡面臨的競爭壓力在增大。

  此外,淨利潤同比下降是雙匯發展近年來首次出現的狀況。1998年雙匯發展登陸深交所時,還是一家略超20億元的小公司,淨利潤不到7000萬元。但經過20年的持續發展,雙匯的營收已經超過500億元,總市值逾800億元。

  高管頻繁離職

  除了業績波動之外,2017年,雙匯發展的高層也震動不安。

  2017年2月,雙匯發展兩位高管相繼辭職,分別為公司副總裁宋保國、職工代表監事李連魁。5月,半年報公布之前,副總裁劉清德因個人原因請求辭去所擔任的公司副總裁職務。10月13日,雙匯發展稱,為適應雙匯發展運營的需要,調整劉紅生副總裁職務,聘任王豪傑為公司副總裁。

  2017年12月,雙匯發展表示,根據公司管理需要,並經公司董事會審議通過,聘任馬相傑為公司總裁;而原總裁遊牧的職務降為副總裁,且繼續擔任公司董事職務。此後,2018年1月,雙匯發展表示,將聘任寧洪偉為公司副總裁。據悉,寧洪偉曾任生鮮品事業部銷售副總經理,與馬相傑曾共同就職於生鮮品事業部。

  雙匯方面此前接受採訪時曾表示,有關總裁更換一事是公司根據管理需要的正常調整,公司實行競聘製上崗,管理者的任期沒有固定時間。針對雙匯發展如此頻繁的“正常調整”,外界認為是雙匯發展業績不甚理想所致。

  有分析指出,原總裁遊牧較為看重低溫肉製品,但這並未給雙匯帶來足夠的發展,2016年至2017年間,雙匯發展銷售出現下跌。

  事實上,2017年上半年,雙匯發展營收不足240億元,同比跌幅約為6%,“蒸發”15億元;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約為19.04億元,和2016年上半年約為21.51億元相比,跌幅達到11.5%以上。不過,第三季度同比約3.5%的增幅依然沒能逆轉前兩個季度業績的下滑。

  接手總裁一職的馬相傑是雙匯發展的老將,曾任雙匯集團技術中心高低溫產品研發與工藝技術管理技術員,在2011年的“瘦肉精”事件後,擔任生鮮品事業部總經理。在其任期內,2016年生鮮品事業部營收佔總營收的一半以上,而在2011年該項營收佔比不足40%。

  有消息表示,生鮮品事業部近年來成功的經營拓展和地位上升,可能也就是馬相傑升任總裁的重要原因。

  券商對雙匯發展的這一轉型頗為看好,紛紛給出了“買入”“增持”“強烈推薦”的評級。平安證券表示,2017年底新管理層順利接班,人事調整或帶來業務端新變化,期待肉製品結構調整取得成效,從而重新打開業務及估值瓶頸。太平洋證券研報指出,過去幾年雙匯將行銷重點放在西式肉製品上,但是推廣進度一直不及預期,主要是西式肉製品與國內飲食習慣有差距;今年將重點轉向中式低溫肉製品,會比較符合市場需求,且對比其他肉製品企業有生產門檻,中式肉製品或成為新的增長點。

  但值得一提的是,2003年以來,生鮮凍品貢獻的毛利潤在總體毛利的佔比僅從10%上升至20%左右。相較而言,高溫肉製品毛利佔比初在2011年左右經歷過一次大幅下滑之外,其余年份佔比大致在40%以上,目前看來,火腿腸等傳統產品依然是雙匯維持利潤增長主要的動力。

責任編輯:郭春陽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