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賽珍珠:一個被魯迅排斥的諾獎作家為何深愛中國?

本文轉自:如學傳媒、精英文摘

音樂與美文的跨界混搭,你有調,我有譜。

一個被魯迅排斥的諾獎作家為何深愛中國?

賽珍珠(Pearl S. Buck或Pearl Buck)(1892年6月26日-1973年3月6日),直譯珀爾·巴克,美國作家。1932年借其小說《大地》(The Good Earth),獲得普立茲小說獎;1938年獲諾貝爾文學獎。她也是唯一同時獲得普立茲獎和諾貝爾獎的女作家,作品流傳語種最多的美國作家。

無法實現的遺願

1971年,原本敵對的中美關係開始融冰。“乒乓外交”將兩國關係帶入了一個新階段。

一位79歲的美國老人向尼克松總統求助,希望能回到眷戀已久的故鄉——中國。

她就是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賽珍珠(Pearl S.Buck)。

此前老作家接二連三地給中國發電報,渴望得到一份邀請和入境簽證,但都杳無音訊。這次,總統給了她希望。

1972年,在一番焦急的等待之後,老人終於收到中國使館的來信,可是信的內容卻讓人始料未及——

“親愛的賽珍珠女士:

來信收悉。

考慮到長期以來您在著作裡采取歪曲、攻擊、謾罵新中國及其領導人的態度的事實,我被授權告訴您我們無法答應您訪問中國的請求。

您的忠誠的,二秘H. L. Yuan”

老人的希望破滅了。

她一生致力於促進中美文化交流,破除冷戰文化隔閡,卻始終被漠視,甚至被誤解。

次年,老人鬱鬱而終。

她終究沒能實現心願,沒能再親眼看一看自己曾生活了40年的中國大地。

賽珍珠的一生傳奇而富有悲劇色彩。

她曾是唯一同時獲得諾貝爾文學獎與普立茲獎的作家,生前一直致力於促進中美友好交流。去世後,她卻被兩國遺忘。

為什麽她會被視為反動作家?

為什麽她一生書寫中國,卻得不到魯迅的認可?

讓我們一起來說說這位老人與中國的故事。

“我的母語是漢語,籍貫中國鎮江”

1892年6月26日,賽珍珠出生在美國弗吉尼亞州。才4個月時,賽珍珠被身為傳教士的父親帶到了中國鎮江。

父親希望女兒以後能投身於傳教事業,就先教她說漢語,之後才教英語。後來賽珍珠說:“我的母語是漢語,籍貫是中國鎮江。”

小時候,賽珍珠時常悄悄讀中國古典小說。她對梁山好漢如數家珍,能背誦《紅樓夢》裡的詩詞,還讀了《野叟曝言》、《鏡花緣》、《太平廣記》等。

賽珍珠愛這些故事,因為它們是活生生、來源於普通老百姓的故事。

小姑娘一邊閱讀,一邊學習如何寫作。

在父母的呵護下,賽珍珠快樂地長大。

她生活在中國人之間,也像中國人一樣生活。新年吃米粉糕、春天吃用蘆葉包的粽子和切成片的鹹鴨蛋,秋天溫酒吃螃蟹,一年四季都能吃到精美的食物芝麻糖。門前的山坡是她和夥伴們玩樂的天堂,他們在這裡打仗、“過家家”,累了就吃些橘子和花生,偶爾也到山上野餐或沿著山間小路追逐貨郎擔。

父親去鄉村傳教時,常把女兒帶在身邊。她看到了江南農村的風景狀況,看到農民們艱難地耕種。老百姓的生活境況令她揪心。

有一次她和夥伴們玩耍,無意中在草叢中發現了一堆細小的骨骸。事後得知,骨骸是死去的棄嬰。賽珍珠嚇壞了。她驚訝地得知:原來農村家庭有時會拋棄女嬰。

她深深地同情這些勞苦的人。

在這樣的環境中,賽珍珠成長起來。她所見到的,是一個完全不一樣的中國,是最底層、最厚重的現實。

賽珍珠忽然意識到,她有使命。

她必須把中國真實的面貌,用樸質的語言講述出來,而且是講給廣大聽故事的人們聽。這正是她從中國傳統小說中學到的。

此後,賽珍珠開始了長達半個世紀的寫作生涯。

她那令西方世界震撼的小說《大地》(the Good Earth),就是從中國農村的土壤中生長而出的。

“我的諾貝爾獎來自中國”

1931年,美國的約翰·戴出版社正準備發行一部名為《王龍》(後更名為

《大地》)的小說。

編輯很緊張,因為這部書的題材有些偏門,寫的是一個中國農村家庭的故事。編輯不知道,美國讀者會買單嗎?

況且,出版公司自身也舉步維艱,徘徊於破產的邊緣。但是出版人沃爾什願意一試。

書的作者——賽珍珠也很猶豫,因為此前她已經被多家出版社拒絕了。

出版商們說:“我們不關心。中國農民娶妻買地的故事,聽起來很無聊。”

“美國讀者不想看這些,你為什麽不寫寫神秘又浪漫的中國傳說?或者皇帝和他幾百個老婆的秘聞?”

這樣的說法,賽珍珠已經聽了太多次。

但是她不會寫那種虛無縹緲、毫無意義的故事。中國是她的故鄉。

1931年,《大地》出版了。同時,亞洲的國際局勢日漸緊張,日本蠢蠢欲動,窺視中國。同年9月18日,九一八事變發生,日本侵華戰爭開始了。

黑雲壓城,世界嘩然。

各國的記者來到中國,一份份關於“戰爭與死亡”的新聞報紙被送往每個家庭的餐桌。媒體記錄著戰爭,暴行令人觸目驚心。

隨著日本侵略的加劇,中國吸引了國際上廣泛的同情和關注。美國人對中國的興趣陡然上升。

在此契機下,賽珍珠的《大地》成為了全美最暢銷的書,銷售超過100萬冊,並被譯成多種種文字,風糜全球。第二年賽珍珠即榮獲普立茲文學獎

1938年,賽珍珠獲得諾貝爾文學獎。她是唯一的同時獲得諾獎與普立茲獎的作家。

諾貝爾評委會給她的獲獎評語是:“賽珍珠女士對中國農民生活進行了豐富與真實的史詩般描述,且在傳記方面有傑出作品。”

在領獎的時候,賽珍珠以《中國小說》作為演講題目,向全世界介紹中國古典小說、以及它神奇而獨特的魅力。演講在西方引起了極大的轟動。

她說:“是中國小說教會了我寫作。”

為人民寫作,為了故事而寫作。

“我就是在這樣一種小說傳統中出生,並被培養成作家的、因此,我受到的教育使我立志不去寫那種漂亮的文字或高雅的藝術。我認為這是一個很好的教育,而正如我說過的,它對西方小說也有啟發意義。”

在頒獎典禮的現場,在鎂光燈下,賽珍珠激動地向全世界講述著中國。

瑞典國王為賽珍珠頒發諾貝爾文學獎

抗戰爆發後,賽珍珠發動募集活動聲援中國,發表演講:“中國絕對不會屈服日本!因為我不能想像到那些健壯實在的農民,那些穩健的中產者,那些勤苦的勞工,以及那些奮勇熱心的學界領袖,會為日本降服。我說,中國人是不會投降的!

賽珍珠支持中美聯盟,主持東西方交流協會。她希望讓亞洲人介紹自己的民族,宣傳自己的文化。該協會的教育節目就刊登在賽珍珠主辦的《亞洲》雜誌上。

在為《亞洲》雜誌撰稿的作者中,有尼赫魯、魯迅、毛澤東、泰戈爾、宋慶齡,還有1938年8月出任中國駐華盛頓大使的胡適。

另外林語堂的《吾國吾民》的寫作和在美國出版暢銷,都是得益於賽珍珠的幫助。這本書極大地促進了美國人對中國的了解。

中國人民的朋友海倫·斯諾夫人(《續西行漫記》作者)說,她就是在讀了《大地》後才決心來到中國。

抗日戰爭時期,美國募捐委員會主席寫信感謝賽珍珠,說許多募捐者看了《大地》後才了解中國而慷慨解囊。

1997年6月,美國賓西法尼亞有個名叫瑪麗的圖書管理員來到天津兒童福利院,領養孤女。原因是她早在12歲時就讀了賽珍珠的《大地》。

被誤解最多的作者,回不去的故鄉

此外,賽珍珠還從事了大量其他社會活動,如關注殘障兒童,反對核武器研製,反對虐囚,向世界推舉中國教育家晏陽初的“平民教育”思想……凡此種種,都是賽珍珠作為一位傑出的社會活動家所具有的對話意識並付諸行動的具體體現。

但是,她的努力與堅持,並沒有得到足夠的重視。

隨著時局的發展,賽珍珠在美國和中國的聲譽日益下降。中國文人認為她的寫作浮光掠影,是對舊文化的懷想;而美國則認為賽珍珠是親華派,對她保持警惕。

魯迅對賽珍珠的作品評價不高,“她自謂視中國如祖國,然而看她的作品,畢竟是一位生長中國的美國女教士的立場而已,所以她之稱許《寄廬》,也無足怪,因為她所覺得的,還不過一點浮面的情形。只有我們做起來,方能留下一個真相。”

這也是賽珍珠在中國名聲不顯的一個重要原因。

巴金在《魯迅風》上,也曾坦率表白:“我從來對賽珍珠沒有好感……她得了諾貝爾獎金以後還是原來的賽珍珠。”

茅盾則批評過賽珍珠的小說歪曲了中國農民的形象。胡風則批判:賽珍珠把握不了中國農村的經濟結構,不能揭示中國農民悲劇命運的根由,忽略了中國與帝國主義間的矛盾,而去美化外國人。

胡風甚至做出結論說,“《大地》雖然多少提高了歐美讀者對於中國的了解,但同時也就提高了他們對於中國的誤會。”

這種不屑的態度也許代表了部分知識界的態度,《大地》在中國並沒有因為作者在中國生活,並寫中國的事的書,而得世界文學最高獎的著作在中國熱起來。

反之,由於輿論的影響,賽珍珠還受到一些不友好待遇。1934年當好萊塢米高梅電影公司(MGM)前來中國拍攝根據《大地》改編的電影,南京政府官員也出面表示了不滿,尤其是對《大地》描寫了饑寒交迫的農民、小老婆、土匪搶劫等情節惱羞成怒。政府官員決心阻止拍攝任何讓他們感到尷尬的鏡頭。

1949年以後,由於政治原因,中國和美國成為敵對國家。賽珍珠於1951年當選美國作家協會主席,曾根據從中國得到的消息寫過幾篇小說,如《北京來信》等。她對在中國一些政治運動中的個人遭遇給於同情,對新中國的政權暴力進行批評。

賽珍珠先後發表《北平來信》,批評對知識分子的迫害,此後,又發表批評人民公社的《銀蝴蝶》,以及針對文革迫害知識分子的《梁太太和三個女兒》。

其實賽珍珠在美國是偏“左”的,斯諾是她的老朋友。她始終關注中國的命運。但是賽珍珠還是被歸入反共作家之列。在1960年,先後有三篇批評賽珍珠的文章問世,說她是“反動文人”,大字報把賽珍珠定位為美帝國主義在中國的代言人。

批評家對賽珍珠大加撻伐,指責《大地》不僅沒有寫出“那時中國革命正處於高潮”,更是“封建主義”的典型。

在那個年代,賽珍珠的作品被禁止出版,以至於她的名字也在她熱戀的土地上消失。

到晚年,賽珍珠十分眷戀中國,希望能再次回到故鄉。

1971年,“乒乓外交”突破性地將中美關係帶進了一個新的階段,接著亨利·基辛格秘密訪華,尼克松表示美國準備與北京對話

賽珍珠向即將訪華的尼克松總統求助,她信心十足地向媒體宣布,自己即將返回闊別36年的中國故鄉。

可是故事的結尾,我們都知道了。直到去世,老人也沒能實現心願。

她留下一筆巨款和她收養的八個孤兒,這些孩子大部分是亞裔。賽珍珠葬於賓西法尼亞州普凱西的綠山農場,按其遺願,墓碑上隻鐫刻“賽珍珠”三個漢字。

我拒絕稱她是敵對的國家,中國的人民太善良,中國的土地太美麗。

——賽珍珠 《過路的橋》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