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寶寶黃疸和母親血型有關?寶寶黃疸怎麼辦?

如果寶寶出生14天,黃疸比以前又高了,經皮膚測黃疸平均值16.9的話最好去醫院新生兒科進行治療。具體如何診斷和治療,今天先給您講講新生兒黃疸的相關知識吧。

新生兒黃疸是指新生兒時期,由於膽紅素代謝異常,引起血中膽紅素水準升高,而出現以皮膚、黏膜及鞏膜黃染為特徵的病症,是新生兒中最常見的臨床問題。新生兒黃疸有生理性和病理性之分。生理性黃疸是指單純因膽紅素代謝特點引起的暫時性黃疸,在出生後2~3天出現,4~6天達到高峰,7~10天消退,除有輕微食欲不振外,無其他臨床癥狀。若出生後24小時開始出現的黃疸,進行性加重或消退後重復出現,或生後一周至數周內才開始出現的黃疸考慮可能是病理性黃疸。

如果你家寶寶出生後就有輕度黃疸的表現,可能和母親是O型血,父親非O型血有關係,這種類型的黃疸幾乎沒有不適癥狀,經皮膚測黃疸有輕度升高,此時需要多給孩子喝水,暫時不要母乳餵養,母乳餵養會加重黃疸的癥狀。一般情況下,該類黃疸2周左右會自然消失的,如果出生2周後黃疸進行性加重需要首先排除病理性黃疸的可能。病理性黃疸除面部、軀乾黃染之外,還可累及四肢及手、足心。


所以目前需要先去醫院新生兒科就診,在醫生進行全面體格檢查後根據情況選擇必要輔助檢查。抽血進行膽紅素檢測是新生兒黃疸診斷的重要指標,此外血常規檢查、血型檢測、紅細胞脆性試驗,腹部超音波檢查,肝功能檢查等都有助於診斷和區別生理性黃疸和病理性黃疸。

生理性黃疸的患兒採取藍光照射療法5-7天是有效的,能夠降低血清未結合膽紅素,對於病理性黃疸患兒,換血療法能有效地降低膽紅素,一般是用於光療失敗時的一種治療選擇。此外必要的藥物治療減少膽紅素的產生,加速膽紅素的清除或抑製膽紅素的腸肝循環,配合使用免疫球蛋白等,全面對症支持療法,預防膽紅素腦病的發生。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