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孩子脾胃虛弱怎麼辦?中醫教你巧應對

孩子不愛吃飯、容易生病、經常出虛汗、大便乾燥等等問題,可能最後都會被歸結到脾胃問題上。也許不止一次的有醫生對您說,您的孩子脾胃不好,需要調理。孩子們的脾胃問題是不是真的有這麼普遍?遇到問題我們又該如何幫助孩子?

「脾胃虛弱」是怎麼一回事?

專家講解

從中醫角度講,脾胃虛弱有兩個方面,一個是脾虛,一個是胃虛,一般我們都是把脾胃虛弱連在一起講,因為兩個功能是連在一起的。中醫認為脾是後天之本,後天的營養物質是來源於脾的運化,如果脾胃虛弱,整個肌體的營養狀況就會差,會導致很多常見問題,比如經常感冒、咳嗽、厭食、汗多、大便乾燥或腹瀉。

錯誤的餵養方式常常會導致孩子脾胃虛弱。我們應該如何辨別孩子是否是脾胃虛弱,以及應當如何正確的餵養孩子呢?

孩子脾胃虛弱有哪些表現?

有些會面色不好,這種中醫叫「面色萎黃」

有些會頭髮稀疏、消瘦、指甲脆薄、有白點;有些會乏力;

有些出汗比較多,小朋友們一塊兒玩,別人出汗不多,就他大汗淋漓,衣服都濕了;

還有些孩子不愛吃飯。

脾胃虛弱偏內寒的患兒除了有上述癥狀外,還會出現大便次數多、量大,食後即拉或易腹瀉等現象。

而脾胃虛弱偏內熱的孩子則食慾不佳,大便乾(兩三天一次),此類孩子多因過多食用零食或過量飲用牛奶所致

還有一些經常發作性地臍周疼痛,時輕時重,這些都是脾胃虛弱的表現。

前面提到,錯誤的餵養方式也會導致脾胃虛弱,以下幾個方面家長應當注意。

四個餵養誤區

1、孩子吃飯追著喂,喂的越多家長越高興,比吃進自己肚子裡還滿足

2、飯吃得過飽

3、給孩子喝過多的涼茶

4、毫無原則地給孩子進補

養護方法

餵養要適當

1、飲食以清淡爽口為主,慎過寒凍食物。日常可食用豆製品,蛋類,乳類,雞,魚,新鮮蔬菜,瓜果等蛋白質含量高的食物

2、飲食保持營養均衡。選擇富有營養的食物,例如豆漿,牛奶,瘦肉,魚蛋類,粗糧,蔬菜,水果等合理分配入一日3-7餐中;烹調注意色香味俱全,避免太過油膩;補脾煲湯時可適當用茯苓、淮山、白朮、太子參等中藥材。

3、飲食應保持新鮮清潔。

4、感冒咳嗽期間最好忌口。反覆感冒咳嗽,或久治不愈也是因為脾胃虛弱。孩子在咳嗽期間要飲食清淡,不吃或少吃雞、魚、蝦、海鮮、牛羊肉、燒肉燒鵝、水果、湯、甜食、辛辣刺激、碳酸飲料、優酪乳、益力多等。這些食品容易加重病情或是病程延長反覆。

添加輔食要適時

脾胃虛弱的小兒要比一般孩子晚半個月左右添加輔食,添加的順序是先加米湯、米粥,再加米粉,然後再加蛋黃及其它。

水果也不能添加過早,腹瀉的小兒更要少加果泥及果汁等。對於周歲以內便秘的小兒,尤其注意不要加香蕉和蜂蜜水,以免加重病情。

「脾胃虛弱」的孩子要及早調理

孩子處於生長髮育的過程中,有些孩子在小時候脾胃虛弱,長大是會有明顯好轉的。另外先天脾胃虛弱的情況確實存在,胎兒在母體內由於母親生病的原因發育不好,有些孩子生下來,先天脾胃有點虛弱,這種孩子要及早進行調理。

一、脾胃虛弱的推拿治療技術

1、補脾經300下;

播放GIF

2、揉板門150下;

播放GIF

3、運內八卦200下;

播放GIF

4、順時針摩腹3分鐘;

播放GIF

5、按揉足三裡300下;

播放GIF

6、從下向上捏脊9遍。

播放GIF

二、脾胃虛弱的飲食療法

脾胃虛弱最關鍵的問題是要合理餵養,注意良好合理的飲食衛生和習慣。有些孩子不愛吃飯家長就要找原因,可能是餵養不當導致的,有些家長整天端著飯碗追著孩子滿屋子跑,這是一種非常不好的餵養方式,要在整個營養搭配方面注意,包括注意良好的生活習慣。

脾胃虛弱患兒 對症選用食療

蓮子山藥粥:蓮子30克,山藥80克,粳米50克。將蓮子去心,與山藥、粳米、水共煮粥食用。此方適用於消瘦、食欲不振的脾胃虛弱患兒。

紅棗小米粥:紅棗10個,小米30克,先將小米清洗後,放入鍋內用小火炒至略黃,然後加紅棗及水適量,用大火燒開後再改用小火熬成粥食用。

麥冬沙參扁豆粥:沙參、麥冬各10克,扁豆15克,粳米50克。將沙參、麥冬加水煮20分鐘取汁,用此汁液與粳米、扁豆共煮粥食用。此方適用於手足心熱、大便乾的脾胃虛弱患兒。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