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中國人,為何愛用“學貫中西”,來誇一個人學識淵博?

自民國時期開始,很多人在誇一個人知識淵博、有文化的時候,就很喜歡用"學貫中西"來作為形容詞,比如錢鍾書、辜鴻銘、王國維等等大師,都曾被這個詞形容過。可是,中國歷史源遠流長,形容一個人有文化的詞,又何止學貫中西一個詞?為何這個詞得到這麽多人的鍾愛呢?

中國古代文化中,"西"的意義

如果要理清楚這個問題,首先就得從中國歷史上的中西文化關係來入手了。因為中國幾千年的歷史,從古至今,有外交關係、或者有過其他文化、經濟交往的國家,可謂是不計其數。只是,為何非要單獨提出來文化關係呢?因為"西"這個字,在中國的歷史文化背景下,有特殊的意味。

首先,從它的字面意思來講,"西"指的是西邊方位。而中國自古又因為東邊臨海,而稱自己是東土,所以國土以西的地方,對中國而言都是"西方",所以,古代有周穆王西巡;成吉思汗西征。這都是,在特定歷史時期,對西的指稱,也可見,所謂"西"是一個非常廣泛的地理概念。

但是,如果將"西"字放在中西文化交往的大背景下,所謂"西"就有了"外國""異域"的意思。中原王朝以外的國家,都被稱為異域,古代的絲綢之路諸國,也因此被稱為"西域","西"不僅僅是指現在屬於我國的新疆地區,還包括更遠的西亞地區。所以,古代以唐玄奘為原型的小說,才會被叫做《西遊記》,如果將它翻譯成異域遊記,也是說得通的,講的就是對西方諸國的想象。

可是,"西"字除了這個意思,還代表著中國歷代,所交往的西方諸國範圍的不斷擴大延伸和縮小的變化歷程。在十五世紀以前,中國與西方文化交往的指稱對象,也是有變化的。比如,在12世紀以前,中西交往,指的是中國與西亞、中亞、南亞的交往,並沒有現在"西"所指的西歐諸國。到了13,14世紀,中西文化交往,因為成吉思汗子孫們所建立的蒙古帝國,直接打通了歐亞大陸。所謂"西"指的就是中國和歐洲、俄羅斯的交往了。在十五世紀前,中國的科技文化在世界處於領先地位,所以中原王朝與外交往,多是自信的態度。

而15世紀,到19世紀,歐洲新航路的開辟,中國的中西文化交往的範圍,已經基本確定為,現在普遍認同的中國和歐洲各國的文化交往範圍。同時,與15世紀前的中西交往不同,此時的中西交往中,中國錯過了大航海時代,科技文化已經落後於西方諸國,所以,中西交往中,多帶著不自信的態度。

民國時期的社會原因

所以,理清楚中西交往時中國的態度變化,就能更好的了解所謂的"學貫中西",究竟是什麽意思。清末時期也屬於民國,但是,西方列強與中國的交往是帶著強迫性的。列強對中國發動的侵略戰爭後,中國割地賠款,甚至在自己的國土內都存在各國的租界。

比如,第一次鴉片戰爭後,西方列強和清政府簽訂了《虎門條約》,至此以後,在沿海地區的通商口岸,租賃土地,建造房屋,還劃定租界。第二次鴉片戰爭後,與俄國簽訂了《天津條約》,與英法簽訂《北京條約》。這次戰爭後,光是領土,中國被沙俄割去領土150多萬平方公里。還不算其他國家擄去的財富,以及中國喪失的主權,連園中之園圓明園,都被一把火燒了。而這喪權辱國的一樁樁,一件件,都加深了當時的中國人,在面對西方時的不自信。

也正是因為此,清政府一些具有前瞻性的大臣,才認識到了學習西方文化的重要性,開始上書改革。中國這才被迫進入到了開放時期,被動與西方的交往期,剛好此時有個詞,很符合,叫做"西學東漸"。當時,就連清朝政府,都開始培育相關的"西學"人才,開辦西式學校,開設西式課程,甚至接受西方諸國的建議,派遣留美幼童。而隨著西方的科技文化陸陸續續進入到中國,當時的中國人也認識到了學習西方先進文化的重要性。

新詞新語的誕生,所受到的社會影響

而"學貫中西"一詞,就是在清末這樣的社會背景下,才出現的。它第一次出現的地方,是清末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八十一回:"本領事久聞這位某觀察,是曾經某製軍保舉過他留心時務、學貫中西的。"而中國的詞語,如果是新詞的誕生,很大程度上是受到當時的社會、文化變動的影響,所以從"學貫中西"一詞上,我們不僅能看到當時的先輩們,在面對西方文化時,悲悲切切的感受,更能看到他們對於"學貫中西"的人才的敬重。

而從"中西文化關係"中的地理方位,加上中國外交史範圍的變遷。看到了中國在文化外交上,從一個自信勃發的文化大國,逐漸被西方的新興國家所超越,到晚清時期的不知所措,再到後來的學習西方文化,以及這一切的歷史變化,所導致的"西學東漸"學潮。從一個詞語就概括了中國的文化交流史。所以,"學貫中西"一詞,在當時,是人們對普遍意義上的頂尖人才多進行的最大褒獎了。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