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腰痛就一定是腎虛嗎?這種腰痛很常見,一個7味葯的良方大有奇效

人們一提到腰痛,很多人第一印象就是想到腎虛。為什麼會這樣呢?因為早在《黃帝內經》中「腰者,腎之府,轉搖不能,腎將憊矣」的描述。但到了金元時期,著名醫家朱丹溪對腰痛的病因分析有了「濕熱、腎虛、瘀血、挫閃、痰積」五大類,可以說對腰痛的主要病因做了較大的補充與發展。在現代臨床中,對於腰痛也是需要辨證施治的。
一般來說,腰痛的辨證分型大約分為四大類型,即寒濕腰痛、濕熱腰痛、瘀血腰痛、腎虛腰痛。由於「腰為腎之府」,所以腎虛腰痛是最為常見的,所以,《證治匯補》指出,治療腰痛「唯補腎為先,而後隨邪之所見者以施治,標急則治標,本急則治本」。然而,除了腎虛腰痛之外,還有一種十分常見,而且容易被人們遺忘的腰痛,那就是寒濕腰痛。

寒濕腰痛究竟是怎麼由來的呢?這種情況實在是太常見了,比如居處潮濕,或者汗出當風,衣裹冷濕,或者冒雨著涼,或者長夏的時節勞作於濕熱交蒸之處,寒濕、濕熱、暑熱等病邪就會趁虛而入,造成腰部經脈受阻,氣血不暢,於是化生腰痛。如果是寒邪偏重,腰部會拘攣作痛,如果是濕邪偏重,腰部會重濁而痛,古書所謂「腰重如帶五千錢」就是這個樣子。
寒濕腰痛,在臨床上,常以腰部冷痛重著,轉側不利,逐漸加重,每遇陰雨天或腰部感寒後加劇,痛處喜溫,得熱則減,苔白膩而潤,脈沉緊或沉遲等為典型癥狀。如果遇到寒濕腰痛,在治療方法上,一般以散寒除濕、溫經通絡為原則。臨床用藥,可以選用《太平惠民和劑局方》的滲濕湯。

滲濕湯由「蒼朮、白朮、甘草(炙)各一兩,茯苓(去皮)、乾薑各二兩,橘紅、丁香各一分」7味葯組成。按照《局方》記載,滲濕湯可以「治寒濕所傷,身重腰冷,如坐水中,小便或澀或出,大便溏泄」,而且「腰下重疼,兩腳疼痛,腿膝或腫或不腫,小便利,反不渴」都是滲濕湯的適用範圍。在煎服方法上,將這些葯打成粗末,每次服用時取葯末四錢(12克),用水150毫升,大棗一枚,生薑三片,煎至100毫升的時候,飯前溫服。
滲濕湯簡單七味葯,為什麼對於寒濕腰痛有這麼好的效果呢?重要的原因還是在於配伍之妙。全方以乾薑、甘草、丁香三味中藥散寒溫中以壯脾陽;以蒼朮、白朮橘紅三味中藥健脾燥濕;以茯苓一味健脾滲濕。這樣七味葯組合起來,溫運脾陽以散寒,健運脾氣以化濕,這樣一來,寒去濕除,諸多病症就能得以緩解。

在臨床使用的時候,往往會有一些兼證,所以在治療的時候,就需要根據兼證進行加減化裁。如果寒邪偏重,會疼痛劇烈,拘急不適,肢冷麵白,可以加附子、肉桂、白芷三味葯以溫陽散寒。如果濕邪偏甚,陽氣虛弱,就會腰身重滯,可以加獨活、五加皮等葯來除濕通絡。如果是夾有風邪,就會腰痛沒有固定地方,這樣可以加防風、羌活來疏風散邪。如果是年高體弱或久病不愈,勢必傷及腎陽,又加上有腰膝酸軟、脈沉無力,就應該先散寒除濕,再溫補腎陽,可以酌情加入菟絲子、補骨脂、金毛狗脊等葯以溫陽散寒。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