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交50萬保證金才能回家?一場疫情,改變了很多買房邏輯

作者| 貓哥

來源| 大貓財經

01

在疫情的陰霾下,企業復工複產終於進入到了“進行時”。

各類企業尤其是中小企業都在“盼春風”,即便歷來多金的房地產業也不例外。進入2月份以來,一些省市陸續開啟了房地產的“放鬆政策”。

2月11日,去年的賣地大戶杭州發出了“國土10條”,其中涉房部分主要在土地,調整了土地出讓的時間節點,約定在1月31日至2月20日期間的土地出讓金可以延期繳納。

2月12日,三個熱點城市同時“放鬆”。

無錫連夜發布了17條具體意見,幾乎涉及房地產各個環節,稅費延期、放寬預售、交付順延等措施,對房企來講都是利好消息。

西安頒布了“西安房地產10條”,其中主要針對的就是土地出讓和規劃,緩交出讓金、土地保證金比例下調、土地款繳納50%即可辦理不動產登記。

而南昌的政策和西安則比較類似,土地保證金比例調整為20%,住宅或商住混合用地出讓金可以緩繳6個月。

除此之外,天津、嘉興、承德、上海等10余城市,房地產市場都在不同程度地放鬆。

劃重點:

現在這些政策基本都是利好房企,針對購房者的沒啥放鬆,限購、限售什麽的一點沒變。

當然,上遊變了,下遊不會一點不變。

02

為什麽會出現這麽多松動政策呢?因為現在的房地產企業太難了。

1、2月份本來就不是傳統的樓市旺季,今年基本冰封了,其實1月末受疫情影響銷售已經回落,百強房企1月份同比下跌了12%。

2月份至今,線下售樓處仍復工無望,即便是復工,“門可羅雀”的現實情況,銷售更是無從談起,大型房企已經開始“雲賣房”了,疫情雖然有向好的預期,但是還沒有結束的征兆,多數房企已經對三四月份的小陽春不再抱有幻想。

這說的還是規模房企,Top100的房企,對於中小房企而言,基本算是滅頂之災了,2月份還沒過完,已經有100多家房企破產了。

更慘的是,2020年,償債高峰又來了。95家房企年內到期債券總額超過5000億元,較2019年上漲45%。

錢是命脈,但缺錢卻是常態,沒有錢進來,花銷卻沒有減少,所以房企現在已經打響了現金流保衛戰。

03

從前面這兩點你可以看出,地方政府和房企都很關注今年的房企走勢。

黑天鵝亂飛,家裡有礦也得操心啊。

受疫情打擊,復工艱難,其實經濟壓力很大,就拿大家時不時會提到的GDP來看吧,2019年是99兆,粗暴折算下,一天2712億,14天就是37968億,這是啥概念呢,差不多跟瑞典2019年的GDP差不多,大概能排在全球24名。

這還沒考慮增速,所以保增長的壓力很大,一直作為地方政府收入的大頭,土地財政的主角地位還是不可撼動的。

不少地方開始催促復工,土地拍賣也已經開始了,為了防疫,想要參與土拍,隔離、測體溫的措施已經用上了,並網絡直播監督,北京春節後的首場土拍,3塊地拍賣,12家房企競爭,最終80.05億成交。

身處疫區的武漢,也沒有停下賣地的腳步。

因為新冠病毒肺炎疫情,武漢的土地出讓按照“網上報名、網上審核、視頻揭牌、特情特辦”的原則處理,部分土地的掛牌時間雖有延期,兩塊2019年掛牌的武昌區住宅、商服地塊的掛牌出讓截止期,都到了2月19日,貨值達到了280億。

該花的錢,還是要花的,畢竟房企想要生存,就不能斷糧。沒錢就沒地,沒地就沒錢,陷入惡性循環,那就是死路一條咯。

04

這些變化對於普通人買房的影響大嗎?

說實話,還是挺大的。特別是堅定了一些搖擺的中間族群買房的決心。

比如,短短一個月時間,很多人認可的“租售同權”遭遇挑戰。

疫情防控,不少地區都以“硬核”著稱,“回家太難了”,不少人已經從吐槽上升到崩潰模式了。

不少城市的小區已經開始封閉式管理了,而面對返工潮,居委會、物業已經成為各個小區最大的“當權者”,但有些操作就讓人不太能接受了。

成都有社區直接禁止市外租戶進入小區,業主也不準將房子租給外地租客,如果實在是想進小區,業主和租戶各拿50萬的“保證金”。

50萬才有進小區資格,可是能夠隨隨便出得起50萬保證金的,還需要租房嗎?

雖然社區很快道了歉,但是傷心是真的。但是因禁止租戶進入小區而“流落街頭”的社交媒體求助信息越來越多,也有不少人就因為禁止進入而踏上了返鄉的歸途,而返鄉的路也不是那麽好走的。

社區物業沒有指令、沒有文件,但是有自己的規定,合法租戶有文件甚至法律可依,但是自己租戶的身份“不符合物業規定”。

當房產證成為小區的出入證的時候,不少人還是發現,“罵天罵地罵人都沒用,買房還是硬道理。

05

某地還曾經出現過一個悲劇,一個感染者選擇輕生,因為當時醫院還無法收治,而他更擔心回家傳染妻女,很多人看的眼淚漣漣,平複下來大家也會討論:如果有兩套房子,這樣的悲劇或許就可以避免了

疫情中,家,可能是最能給你帶來安全感的一個地方,所以我們從不擔心剛需、剛改的欲望。

但疫情何時結束,確實對今年的市場影響很大。基本判斷如下:

1、總體來說,維持15兆的市場規模是個大概率事件。

參考去年:2019年銷售額15.9億,1、2月佔了8%,3月9%,所以疫情要是2月能控制,全年可能受影響4-5%,要是拖延到3月,估計會在10%左右,要是再晚一些才能搞定,那就得再寫篇文章了;

2、理由有三個:

1)地方政府要保收入,一城一策,在房主不炒的大原則下推出適當的寬鬆政策刺激銷售是題中應有之義,這個很考驗地方主政官員的智慧;

2)房企要謀生存,債務到期,銷售不暢,回籠資金的壓力會促使他們做出很多不尋常的事情;

3)購房者除了剛需之外,因為普遍的通脹預期,如果限售政策寬鬆,核心城市的房產投資會抬頭。

3、購房的策略也沒有太大的改變,那些有競爭力的城市依然穩健,那些平均工資4000,房價15000的三四線城市依然缺少上漲的動力。

即便是武漢這樣的疫情重災區,二手房的下跌趨勢已經出現,統計局的數據表明二手房環比跌了0.4%,但城市的基本面不會因此改變太多,反而出現了更適合的黃金坑機會。

06

當然,這場疫情,確實讓購房者發生一些變化,比如:

1、醫療資源的分布會成為購房的考量重點之一,醫療條件好的區域會受到追捧,在一些嚴重的時候,好地段能救命。

2、2003年非典之後,低密度的板樓大受歡迎,塔樓、板樓的價值開始分野。這次疫情強化了這一點。

非典時期的著名案例就是淘大花園,一共有19座塔樓,香港確診1755例,死亡300人,淘大花園確診321人,42人死亡,而病源是一位患者曾在位於淘大花園的弟弟家上了個廁所,而病毒就是通過一條汙水管連接的水廁、洗手盆、浴缸、浴室地漏的排水口,進入到其他住戶的家裡的。

而在這次疫情期間,廣州保利天悅小區再爆出有人隱瞞疫情,導致18棟3戶中招,6人確診新冠肺炎,整棟樓200多人被全部隔離。

8、9萬的房子尚且如此,采光差、通風差和人口密度高的普宅塔樓,即便不是地震、火災等天災,遇上病毒這樣更加難纏的對手,也只有遭殃的身份。

總之,如果你這兩年有買房的意願,有投資的意願,等疫情結束了,可以多花一點時間看市場,2020年,機會很多。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