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練錯88年?還原楊澄甫太極拳中真實的「斜飛式」!

當今拳友練習「斜飛式」時,大多按照「右野馬分鬃」來演練,源於楊澄甫的弟子多按此練法,且《太極拳體用全書》中的三張拳照(第二十三節「斜飛式」、第五十六節「野馬分鬃右式」、第七十一節「斜飛式」)為完全相同的拳照。

我認為這是歷史「成書誤操作(誤植)」形成的。先看《太極拳使用法》(1931年文光印務館出版),所用的「斜飛式」拳照與「右野馬分鬃」拳照完全相同。而藉助同時拍攝的「左野馬分鬃」拳照,與「右野馬分鬃」拳照對比,可確定「右野馬分鬃」拳照為《太極拳使用法》原書正確的拳照。因左、右野馬分鬃是同時拍攝的(在1931年之前拍攝的),不可能左、右野馬分鬃都錯。

1931年之前拍攝時,很可能漏拍了「斜飛式」的拳照,而在1931年成書時急用「斜飛式」的拳照(當時籌劃拍照不易),董英傑只好借用了「右野馬分鬃」拳照。

鄭曼青編《太極拳體用全書》時(1933年),將文字予以改寫,但卻是將《太極拳使用法》全部拳照原樣套用,所以「斜飛勢」的拳照就一直「誤植」,用了「右野馬分鬃」的拳照植入。

誤植了的「斜飛勢」

我如此猜測,理由是楊澄甫的兩不同拳勢定型架必定是兩次拍攝的拳照,「斜飛勢」拳照與「右野馬分鬃」拳照絕不可能一模一樣,完全相同。而「右野馬分鬃」拳照可以用同時拍攝的「左野馬分鬃」拳照證實是正確的。那麼,「斜飛勢」用「右野馬分鬃」替代就是誤植了的。所以說,用「右野馬分鬃」演練來替代 「斜飛勢」演練,是歷史性「誤植」。

為了弄清「斜飛勢」確切該如何演練,只有藉助楊澄甫《太極拳使用法》中關於「斜飛式」的文字描述來進行。因為《太極拳使用法》一書是《太極拳體用全書》的母本。

請看楊澄甫在《太極拳使用法》「斜飛式」一節中所說:「接倒攆猴,如敵人自右側面向我上部打來,我急用右臂向敵人右臂外側掤,右足同時向右側出步。如敵人下壓我臂腕,我即乘勢往下稍沉勁,隨即將左手上提,提至敵腕上面,手心向下貼合其右腕,往我左側略施采意,左足暫坐實。隨將右手向敵右臂下抽出,順勢用腕部側面向敵上斜挒去,手心側向裡(野馬分鬃手心向上朝天),右腳變實,左腳為虛,眼神隨去,身亦右攻。則敵自歪而倒矣。」(《太極拳使用法》第29頁)

楊澄甫

這裡,楊公特著重說:「……左手上提至敵腕上面,……往我左側略采,……右手從敵右臂下抽出,順勢用腕部側面向敵上斜挒去,手心側向裡。」

請注意,「左手(內旋)上提貼敵右腕往左側采,右手從敵右臂下抽出(外旋轉內旋),順勢用腕側面向敵上斜挒去,手心側向裡」(「右野馬分鬃」是手心向上朝天的)(成右弓步),這才是「斜飛式」的練法,完全不同於 「右野馬分鬃」。

可見用「右野馬分鬃」練法替代「斜飛式」是歷史的誤植,現在到了還原楊澄甫「斜飛勢」演練過程的時候了。

按照楊公所說:「……左手上提,提至敵腕上面,……往我左側略施采意,……將右手向敵右臂下抽出,順勢用腕部側面向敵上脅(斜)挒去,手心側向裡。」按此演練成如下過程:右倒攆猴、右轉回收、左實右虛、抱球虛送、右腳進襠、弓步斜挒、斜飛式。

再從《太極拳體用全書》中「斜飛式」,描述為:「……右手向右上角分展,用開勁斜擊。」與上述「用腕部……向上挒去,手心側向裡」的練法映照相符。

另據楊振基《楊澄甫式太極拳》第63頁「斜飛式」,描述為:「左為采手,右為挒手,松肩墜肘以右挒手向對方耳部打去。」這也旁證了上述《太極拳體用全書》中「右手向右上角分展,用開勁斜擊」的部位為 「耳部」,而非腋下。

近期,李銘鈞先生髮布了陳微明保存的楊澄甫青年時期的拳照,其中就有「斜飛式」拳照,證明了《太極拳使用法》中「斜飛式」文字描述的正確性。拳照如下,可為確證。

楊澄甫青年時期

授權轉載自《中華武術》雜誌

部分圖片來自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作者:李慶榮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