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隔夜菜易致癌?到底哪些食物不能隔夜吃?

前段時間老爸在家掌廚,飯菜煮太多,我們經常吃不完。

佛系老爸說,放冰箱留著,明天熱一熱就好了。道系老媽秒懟:屢教不改!網上都說了,菜隔夜吃對身體不好。

那麼真相究竟是什麼樣的呢?

一、隔夜菜易致癌,打死也不能吃?

傳言很多,說法的核心在於:亞硝酸鹽是致癌物,隔夜菜亞硝酸鹽含量會嚴重超標,如果經常吃隔夜菜,患癌風險高。

1、先來認識下亞硝酸鹽

隔夜後菜中亞硝酸鹽含量有所上升,這是確實存在的。剩飯剩菜曾暴露在空氣中,易被細菌汙染;保存時菜中的硝酸鹽經過細菌的作用會轉變成亞硝酸鹽。

亞硝酸鹽本身並不致癌,但有急性毒性,一次性大劑量攝入才會引發中毒。它在胃酸作用下與蛋白質分解產物胺類物質反應,生成的亞硝胺,才具有致癌性。

別急著下結論!繼續往下看。

2、隔夜菜的亞硝酸鹽真的容易致癌嗎?

對於隔夜菜的亞硝酸鹽:拋開劑量談毒性,是在耍流氓。

具體的數據對比測算有些枯燥,總的來說相當於:短時間內吃上百斤的隔夜青菜才會達到亞硝酸鹽的中毒劑量,中毒之前已經先撐shi了。

關於吃隔夜菜是否會產生易致癌的亞硝胺,關注下面2點:

滿足一個前提:長期、反覆攝入較高含量的亞硝酸鹽(一般很少人會因為吃隔夜菜達到這種情況)

碰上特定條件:在胃酸作用下與蛋白質分解產物胺類物質反應(幾率不高)

結論:隔夜菜的亞硝酸鹽含量有所上升沒錯,但說易致癌,就誇張了;「決不能吃」更是聳人聽聞,無需緊張。

二、既然這樣,隔夜菜是不是可以放心吃了?

也未必。有幾類大家經常搞不清的典型情況,小六逐個解釋下。

1、隔夜的青菜能留嗎?

一般不建議。

隔夜青菜在色相、口感上就大打折扣,讓人有點提不起食慾。而且,隔夜青菜相比隔夜肉菜,亞硝酸鹽含量確實更容易上升。

植物生長時會利用自然界的氮合成氨基酸,在這一過程中會不可避免地生成硝酸鹽。所以蔬菜本身的硝酸鹽含量佔比相對高於肉類,隔夜後其中的硝酸鹽還會被細菌還原成亞硝酸鹽。儘管具體的量還沒達到作妖的地步,但你若是介意,還是盡量避開。

PS:有些家庭尤其是女同胞喜歡煲銀耳湯,銀耳和葉菜一樣,也是硝酸鹽含量較多的,情況同上。

2、隔夜的海鮮能吃不能吃?

最好不要。

隔夜海鮮的鮮味、口感同樣大打折扣,而且容易滋生有害微生物。目前普遍認為,魚蝦蟹類等海鮮隔夜後易產生蛋白質降解物,對肝、腎功能會有一定影響。海鮮,還是趁「鮮」吃。

3、隔夜茶,毒如蛇?

壓壓驚!隔夜茶沒啥毒,因為隔好幾夜都不會亞硝酸鹽超標,變的只是口感,喪失的是大部分維生素;如果是暴露於空氣中,可能還會受到微生物及細菌灰塵的汙染,但所謂的毒性甚微。

乾了這杯茶,咱們接著往下看。

三、剩飯剩菜到底應該怎麼處理?

隔夜菜不一定是「囤了一夜」的飯菜,只要首次烹飪後放置時間超過8~10小時的,都算隔夜菜。

除了小六上面提到的個別典型以外,一般的食物隔夜繼續吃都沒太大影響,前提是:要保存到位。

1、剩飯剩菜如何妥善保存?

及時封裝:暴露在空氣中越久,越容易受細菌感染。一般可以通過保鮮膜或保鮮盒封裝,儘早放進冰箱冷藏。

和生食區分保存:冰箱裡的生食區和熟食區要嚴格區分,防止交叉汙染。

吃之前徹底加熱:通常加熱到100度,持續3分鐘以上,就算是徹底加熱。

如果你平時帶飯上班,記得這一點:昨晚做的飯菜湯最好分開保存。因為油脂和水都會利於細菌繁殖生長,如果菜的油水比較多,應倒掉油水再裝盒。

2、隔夜菜的保存還有哪些要注意的?

再傳送幾個小tips:

隔夜肉:如果肉塊比較大,徹底加熱的時間適當延長;或者切小塊一些便於快速徹底加熱。

隔夜湯:如果一開始就意識到喝不完,可以先用乾淨杓子舀出當天要喝的,剩下的密封保存在冰箱裡。建議用瓦鍋、玻璃或者陶瓷容器封裝,因為剩湯長時間盛在鋁鍋、不鏽鋼鍋內,易發生化學反應。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