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肺常好」肺癌患者慢病化全程關愛項目交流會在京舉行

由中國初級衛生保健基金會發起的「肺常好」肺癌患者慢病化全程關愛項目彙報交流會5月25日在京舉行。中國初級衛生保健基金會副理事長鬍寧寧女士在接受經濟日報記者現場採訪時表示:「『肺常好』項目啟動一年以來,不僅為患者、家屬提供了專業的疾病管理答疑解惑渠道,也使他們更加積極地認識和應對肺癌的日常疾病,促使更多患者提升生存和生活的質量。此外,通過歷時一年的用戶互動,項目在平台渠道、醫患交流、板塊設置等方面積攢了更多經驗,為未來更好地提昇平台服務奠定了堅實基礎。」

據她介紹,「肺常好」肺癌患者慢病化全程關愛項目(簡稱「肺常好」)旨在提高肺癌患者的疾病自我管理能力,以期增強患者的康復信心,提升其生活質量。項目通過搭建在線互動平台,為患者提供系統專業的疾病知識及心理指導。項目啟動一年來,獲得了肺癌患者、家屬及社會各界的廣泛參與和關注,截止2019年4月,互動平台訪問量就達到了107,117次,月均訪問量達到了9,738次。

國家癌症中心最新發布的《中國惡性腫瘤流行情況分析報告》顯示,我國每年新發肺癌約78.7萬例,因肺癌死亡約63.1萬人,發病人數、死亡人數在所有惡性腫瘤中均高居榜首。

2017年,美國醫學會雜誌發表的一項研究結果表明,積極地進行疾病癥狀管理的患者比常規治療的患者生命時間更長。面對肺癌這一嚴峻的公共衛生挑戰,引導患者進行科學的疾病自我管理,實現肺癌的「慢病化」管理,對於提高我國國民健康的整體水準具有深遠意義。

患者疾病管理能力得到提升

「肺常好「肺癌患者慢病化全程關愛項目啟動一年來,通過平台為肺癌患者提供具有針對性、互動性的健康服務,希望對患者延長生存時間和提供生活質量有所助益。其中,「康復課程」、「癥狀速查」、「快速問答」是「肺常好」線上平台最為熱門的三個欄目。

記者了解到,在「康復課程」欄目,「如何知道腫瘤細胞是否已經擴散」、「為什麼靶向治療不是人人都能用」、「為什麼會得肺癌,戰勝它從了解它開始」是用戶最為關注的三個問題,藉助線上答疑,患者和家屬將對肺癌康復的相關技術獲得更加深入的了解。

在「癥狀速查」板塊,用戶可通過搜索獲得咳嗽、口腔潰瘍、疲勞乏力等肺癌相關癥狀的專業解答。在「快速問答」欄目,用戶提問涉及飲食、藥物、不良反應、心理等各個方面。其中,肺癌治療期間如何保證營養以及非小細胞肺癌的治療方案的選擇,是用戶最關心的話題。

探索「互聯網+醫療科普」

靶向治療因其可顯著提升晚期肺癌患者的治療效果,且副作用遠小於化療,使得肺癌的「慢病化」管理成為可能。然而,由於大多數患者對此缺乏相關了解,網路信息魚龍混雜、真偽難辨,專家醫生面診時間有限等存在諸多問題,國內肺癌患者及家屬獲取靶向治療及其康復方案的途徑十分受限。

藉助微信平台,「肺常好」項目讓患者更為近距離地獲取專業的疾病科普知識,多維度、多層面的「互聯網+醫療科普」的模式,不但將權威的康復知識傳遞給患者和家屬,也推動解決了異地就醫、面診時間不足等問題而帶來的病患知識缺乏。

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腫瘤內科主任醫師胡興勝先生介紹說:「對於基因的更深入的研究,有助於我們對惡性腫瘤進行有的放矢的治療。醫生需要了解患者的情況,最新的醫療技術和新的藥物,將現有的治療手段有機結合,為患者制定個體化的治療方案,最終達到滿意的治療效果。而在治療過程中,患者如果通過各種渠道和方式,了解自身疾病情況,治療手段,增強自身疾病管理的能力,更好的配合醫生的治療,無疑將大大的助力疾病治療,也將大幅度提高患者自己的生存時間和生活質量。」

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腫瘤內科主任醫師胡興勝先生講解肺癌知識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