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禮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古代士大夫犯法不用追究嗎?

在儒家經典著作《禮記》中有一句話非常出名,那就是“禮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如果僅僅從字面意思理解,許多人可能會感覺到氣憤,難道古代對普通老百姓就可以不講禮節,而士大夫階層犯法就可以不用追究嗎?說好的王子犯法與庶民同罪呢?

其實,所謂“禮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並非人們想象中的那樣是特權階級給自己開綠燈,而是古代禮樂制度一種比較人性化的表現。

“禮不下庶人”不是說對老百姓可以無禮,而是在禮儀要求方面對普通老百姓可以放寬鬆,不必太計較。古代貴族教育要求掌握的六種基本才能:禮、樂、射、禦、書、數,合稱“六藝”。其中的“禮”又包括:吉禮、凶禮、軍禮、賓禮、嘉禮。每一項禮儀制度都有複雜的程序。如果要求大字不識一個的普通老百姓學會並遵守這些繁文縟節,那就就未免太強人所難了。因此統治階層對老百姓的要求就是“禮不下庶人”,只要不犯事,履行對國家的兵役、納稅等任務就行。至於平日裡隨地吐痰、亂丟垃圾之類的事情,那就全靠社會公德約束,真要這麽幹了也沒人跟你計較。

但是,對於士大夫階層,那就不能不講“禮”了。上文中已經提到過貴族必須掌握六種基本才能,當時如果身為貴族卻連六藝都不會,那在貴族圈子裡基本就混不下去了,因為根本沒人陪你玩。

在六藝之中,又數“禮”排名第一。在古人心目中“禮”的重要性是我們現代人所難以想象的,有時候一個王朝在面臨危機時,如果有人想要特事特辦,僭越禮製,那就必然會遭到痛斥,搞不好提出建議的人還會因此身敗名裂。

此外,也有人會通過“禮”來實現其個人的權力野心。比如明朝嘉靖皇帝是以旁支宗室身份繼承了皇位,他知道朝廷裡的元老大臣們心底裡看不起他,於是就整出了一套“大禮議”運動。在經過了長達三年的“大禮議之爭”後,嘉靖皇帝成功將掌握朝廷大權的內閣首輔楊廷和趕下了台,從此獨攬大權。

對於士大夫階層來說,“禮”就是他們的行為準則和人生規範,他們的言行舉止往往都是靠“禮”來進行約束,而不是靠“刑”來進行威懾。但這並不代表士大夫犯法就可以不用追究。

“刑不上大夫”其真正的含義是士大夫階層都是身份高貴的人,他們應該自重,不能違反法律。萬一違法犯罪了,那也不是不用追究,而是不應該對他們實施肉體上的刑罰進行羞辱,正所謂是“士可殺,不可侮”。

不過,事實上古代法律在對士大夫階層犯罪事情的處理上還是很寬鬆的,普通罪行一般會被免於處罰或是從輕處罰,只有犯下十分嚴重的罪行時,那才會真正對其進行法律製裁。不過,只要犯的不是像謀反這種危及皇權的重罪,即便是處死也會給予體面照顧。比如普通百姓會被判斬首的罪行,士大夫們會被判喝毒酒或自縊,用相對體面的方式死去。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