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膳食平衡與腦發育

一、膳食平衡概念在現代家長中的誤解

兒童時期是整個人生塑造的黃金時段,人體的各個系統都在飛速地發育及完善,兒童就像朝陽一樣充滿活力。隨著我國生活品質的提高,現在我國兒童飲食結構已較20世紀90年代時期發生了很大的改變,兒童生長中的各種要素(蛋白質、脂肪、糖、各種維生素等)已並不缺,但2002年中國居民與健康狀態的調查表明,我國5歲以下兒童生長髮育遲緩率、低體重及消瘦率分別是14.3%、7.8%和2.5%,以6個月以內的嬰兒最低,1歲到3歲組最高,0歲到6歲的超重和肥胖率分別是3.4%和2.0%。這些都是在正常的兒童中進行統計後得到的結論,而有腦損傷的兒童中,其營養不良及營養過剩等指標是正常兒童的2~3倍左右。

人們不禁會這樣問:「現在物質條件及醫療水準較以前明顯好轉,且人們對兒童的營養問題的關注也更加密切的時候,為什麼還會出現這麼多的營養問題呢?」

我們認為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家長對膳食平衡概念的誤解所致(如下圖)。現在多數的家庭只有一個孩子,孩子自然就成了家中的運轉中心,家長就自然地認為對孩子好就是給他們一切最好的。但所謂好的,在很多人的概念中就是貴、罕見的,例如我們曾見過一個家長認為鹿茸是名貴的藥物並長期給孩子服用,結果是孩子因為不能耐受鹿茸的大補而表現為性早熟等,在這裡不是說兒童不能服用補藥,只是說應服用孩子所需要的而不是所謂最好的,所以在這裡最重要的是糾正家長們的飲食衡量的概念:食物沒有貴賤,只有所需要的和不需要的,只要選擇孩子所需要的就是最好的、合理的。

二、合理飲食促進大腦的發育

兒童時期是大腦和智力發育的關鍵階段,俗話說「三歲定終生」就是這個道理,其中這階段的合理的飲食營養供給是基礎(如下圖)。現代大量的研究表明:人的大腦發育會經歷兩個高速發育的階段,而在這兩個階段中膳食為其保證了各種要素的補給,在臨床中因為某些要素的不足或過盛所導致的神經受損的案例也不少見。這兩個階段包括:妊娠前26周和出生後一個比較短的時期

在妊娠的前26周是神經胚胎細胞經歷分化、增殖、移行的關鍵時候,所以在這個時期神經系統對能量及各種營養素的需求都較平時增加,尤其是優質的蛋白質,必需脂肪酸以及鈣、鐵、葉酸、各種維生素及微量元素等。這個時期若缺乏各種營養要素,可造成各種神經發育畸形及智力問題。最為常見的就是孕期缺少葉酸造成神經管的畸形及缺乏鐵元素造成新生兒貧血及後期的精神發育遲緩,所以我國2011年中國居民膳食指南中指出孕婦應從妊娠計劃的開始就儘可能多地攝入富含葉酸的動物肝、深綠色的蔬菜及豆類。

出生後的一個短暫的時期,就像我國的神經生理學家張香桐教授所說:「人腦的神經細胞數目在出生後6個月還在繼續增長」,雖然神經數目這一個理念還未完全被人們所證實,但出生後神經的髓鞘化卻成為人們研究的熱點。

何為「髓鞘化」?

用一個比較簡單的比喻來說就是一個新生兒出生後頭顱中的神經細胞之間的聯繫通路「電線」外殼的完善。這個時期也需要蛋白質、必需脂肪酸及鈣、鐵、葉酸、各種維生素及微量元素,但其中的某些成分會在這個時期有所增加,並影響著神經及智力的發育。如蛋白質中的牛磺酸有促進胎兒和嬰兒腦細胞的發育、增殖和成熟,並能使神經網路更加發達,功能健全,而母乳中富含牛磺酸成分,所以我們更提倡母乳餵養以起到健腦的作用。脂肪是構成神經髓鞘最重要的成分,其中脂肪中的亞麻酸、花生四烯酸、DHA、EPA等不飽和脂肪酸,對腦神經的發育起重要的作用。研究表明這一類必需脂肪酸的缺乏會造成神經的缺陷及智力的低下,DHA是大腦細胞形成、機體發育及運動不可缺少的物質基礎,對人的記憶力、思維功能都有維持和提高的作用。其中蔬菜、水果和各種海魚中富含多數人體所需的不飽和脂肪酸。礦物質、微量元素對正在發育的腦組織也極為重要,如缺乏鐵元素,即使未出現貧血癥狀,也會影響到腦功能,孩子會出現注意力渙散,多動、煩躁、學習成績下降等表現。鋅元素的缺乏現在研究得比較多,其除了對免疫系統、消化系統有明顯的影響外,人們發現其對遠期兒童的人格塑造、多動症等都有明顯的相關性。碘元素缺乏會造成甲狀腺素生長不足,不僅會影響到神經發育,表現為智力低下、癡呆,而且會導致患兒生長遲滯、身材矮小。

要擁有一個健全的大腦,要想讓孩子聰明一點,除了要有良好的家庭環境、教育等因素外,我們還必須把握住從孕期到孩子3歲這一段黃金時期,提供合理的、平衡的膳食,使孩子健康正常地發育(如下圖)。

據日本營養學專家阪田野節夫研究結果表明,兒童腦發育的基礎是食物,這就是「自然療法」的核心內容,這與我國《黃帝內經.素問》中說「毒藥攻邪,五穀為養,五果為助,五畜為益,五菜為充,氣味合而服之,以補精益氣」所倡導的一樣,突出食物在人體生長髮育的作用。這位營養學家認為決定腦功能優劣的因素,雖然與遺傳、環境、教育等條件有關,但80%以上還是取決於營養。因為腦是人得以生存和從事各種活動的中樞,所以它對營養的富與貧,各種物質的偏與衰更為敏感。也就是說,營養的品質的高低與智力成正比。阪田野節夫還發現,有8種營養物質,對腦的健全發育起到重要的作用充足的脂肪可使腦功能健全;充足的維生素C可使腦功能敏銳;充足的鈣能使大腦持續工作用力;是腦活動的能源,但過量則會損害其正常功能;蛋白質是腦從事複雜智力活動的基本物質;維生素A是大腦的重要輔酶;維生素E能保持腦的活力;維生素B族可預防精神障礙。上述的物質不可能全部靠吃化學合成的藥物來獲得,只有從合理的膳食中攝取才是最健康的和人體最需要的。

三、不合理的飲食對大腦的影響

合理的飲食是指無論是量還是質都是人體剛好需要的,這是最為理想的狀態。所以不合理的飲食所致的兩種後果:營養素的缺乏和營養素的過盛。許多的家長認為營養的缺乏是一種要糾正的病理過程,而過盛只能證明自己的育兒的正確性。其實不然,有時營養素的過盛帶來的危害更嚴重,尤其是人體的大腦中樞。「物極必反」是一個比較容易理解的道理,大腦是人體的中樞,但其自我的保護能力是整個人體的各個器官中最薄弱的,各種營養素如果在大腦堆積,那麼其不但不能起到營養中樞神經的作用,還會直接對中樞神經起到毒害的作用,使大腦神經壞死,或直接作用於此功能區域,使大腦長期處於興奮或抑製的狀態,這會直接導致智力、人格、運動等功能的改變。(如下圖)

所以關注食品的品質也是非常重要的,美國醫學家經過多年的研究表明:兩種氨基酸(色氨酸、谷氨酸)、一種微量元素(鐵元素)和一種維生素(維生素C)對大腦的智力發育有極為重要的作用。如果食物中缺乏這四種物質,將影響大腦的發育,引起記憶力下將、腦功能減退,甚至大腦發育不全。反之,食物中這幾種物質充足,就會明顯促進幼兒的大腦發育,提高兒童的智力和記憶力。

本文摘錄自:《兒童腦發育早期乾預訓練圖譜》,主編劉振寰。


TAG: |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