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北影博士翟天臨,遭“學術打假”

林一凡/科技日報

萬萬沒想到,豬年新天氣,“學術打假”的風刮到了娛樂圈。

萬萬沒想到,一個明星人設的崩塌,是因為一群想去拜讀他學術成果的碩士博士生查不到他公開發表的正經論文。

翟天臨的春節一定過得很不愉快。

翟天臨,演員,代表作《白鹿原》《大軍師司馬懿之軍師聯盟》《大當家》《心術》等

他前不久剛剛曬過了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的博士後錄用通知書。這位擁有北京電影學院電影學博士學位的演員,已經站在了整個娛樂圈的學歷之巔。

連吃瓜群眾,都會叫他一聲“翟博士”。

結果,因為博士學位似乎拿得名不正言不順,他這兩天掛在熱搜榜上就沒下來過。

翟博士是個好演員。但既然做了博士,就要接受學術圈的“同行評議”。

微博账號@PITD亞洲虐待博士組織 在大年初三轉發了一個知乎問答:為什麽翟天臨博士畢業了,但是卻沒有公開發表的論文。

掄起了學術打假的第一錘。

關注這账號的,大多是在論文苦海中掙扎或者掙扎過的碩士博士生,深知論文禿頭之苦。翟天臨的演藝圈學霸人設,早就吸引了他們的注意力。畢竟,翟博士邊拍戲邊讀博,還在四年內就畢了業,簡直是可以被供奉起來膜拜的存在。

按照娛樂圈的套路,自然是有人質疑,就有粉絲維護——你是行銷號,你是黑粉,你是對家!

但是按照學術圈的套路,文獻檢索是基本技能。各路吃瓜網友群策群力,有分工有合作,短短一兩天,翟天臨的學術成果就被扒了個徹徹底底。

到了今天,戰火已經蔓延到了他的同屆同學和導師身上。

目前核心質疑是——翟博士,你的期刊論文在哪裡?

根據北京電影學院的規定,按照能夠檢索到的2013年博士學位授予細則,需要公開發表至少兩篇學術論文,其中一篇在國內核心刊物上發表。

而北京電影學院《關於做好2018屆博士學位論文答辯工作的通知》中也明確指出,博士生須交上個人獨立或與導師聯合已在期刊上正式公開發表的至少兩篇學術論文,不接受用稿通知。

不接受用稿通知的意思就是,論文必須已經發表,而不是已錄用待發表。

而@ PITD亞洲虐待博士組織 的粉絲們在整個中文知識庫中一頓搜刮,也隻找到了翟博士署名的兩篇文章,其中一篇發在《綜藝報》上,實在算不上期刊論文。唯一一篇勉強可能算得上的,是翟博士發表在《廣電時評》上的《談電視劇中“白孝文”的表演創作》,不到3000字。

但是,《廣電時評》也實在不是學術期刊啊,更別說算什麽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了。而且,整篇文章沒有一篇參考文獻,你說它是論文,學術圈接受起來也是有點膈應的。

本著“到鍋裡的都是菜”的原則,吃瓜的碩士博士們順手就來了一次查重檢測。

@PITD亞洲虐待博士組織在微博放出了一張知網查重檢測單。結果有點尷尬——除去本人已發表文獻重複比40.4%。

也就是說,即使這篇小作文真的算是論文,原創性也不太足,也站不住腳,還有學術不端之嫌。

錘到這裡,其實已經差不多了。

但也許是春節期間太寂寞,碩士博士們只想解解悶,他們的扒皮熱情高漲,完全停不下來。

有人又找出了和翟博士同屆的北電其他博士的名單,並且,一個個查詢人家的論文發表情況,還做出了表格……

其中有個別人確實也沒發核心期刊論文……但是,這19個同屆博士還都正兒八經地發過了論文。

甚至,有網友拿著翟博士那些同學的論文去做查重檢測了,要看看這一屆畢業學生整體水準如何。

還有人支招,上下五屆都可以查一查,看看水分幾成……

翟博士同學師兄師姐師弟師妹:人在家中坐,鍋從天上來。

有人調侃,這比被教育部查重抽中了還狠。

這幾天,翟博士上上下下了好多次微博。可能想說些什麽,終究沒說。

翟博士的工作室發了個很複雜的聲明。總而言之,就是說他完全符合北京電影學院2014級博士學位授予細則的各項要求。

然而,網友只有一個問題——論文呢?論文呢?論文呢?

還有人給北京大學發私信和郵件,詢問說翟天臨沒有代表性學術成果,怎麽就成了北大光華的博士後了呢?

這幾天,翟博士的熱度居高不下。

粉絲覺得委屈,說翟天臨是個好演員,用心鑽研演技,比只知道炒作的小鮮肉要好得多。

當然,如果翟天臨只是個演員,就我們就用演員的標準去評價他——他確實不錯,他在《軍師聯盟》裡塑造的楊修、在《白鹿原》裡飾演的白孝文,都讓人念念不忘,都經典,都精彩。

可是,翟天臨也是個博士,是個正兒八經的博士。

既然他的另一重身份是學者,是研究人員,就同樣適用於學術圈的標準。

別人沒有論文不能畢業,他怎麽就畢業了?別人沒有足夠豐富的學術成果夠不著北大的門,他為什麽就可以?

你說翟天臨冤不冤,也冤。學位是北電給的,通知書是北大發的。這兩所著名學府開了方便之門。只需要他們出來走兩步,解釋一下翟博士的特殊之處,或許大家還是能夠充分理解。

又或許,翟博士確實有科研成果,只是沒有發表在中文期刊,或者數據庫中暫時檢索不到——他根本就是蒙冤了。

但這一通“吃瓜大戲”,也是一種提醒——做學術並非兒戲。學術成果擺在那裡,就算深藏在數據庫中,引用量為零,但它也隨時有可能會被翻出來,被同行審閱。

每一篇不遵守學術規範的論文,每一項不遵守科研誠信的行為,都可能在某個時候,被引爆。

學術成果,理應為人類的知識庫添磚加瓦,哪怕只是為恢弘的知識大廈中增添那麽一點點屬於作者的色彩,或者為後人為同行留下那麽一點點啟發,也算不白以學術為業。

博士頭銜,不是一個輕飄飄的榮譽稱號。

翟博士因為身處演藝圈,知名度高了點,引來了這一通“扒皮”。其實,還有多少並不為公眾注意的“博士”,靠著看起來並不符合普遍規定的學術成果,水著水著就畢了業。

不管是個人,還是科研機構,多點對學術、對規則的敬畏之心,路,才能走得更穩當吧。

本期實習編輯 常琛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