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糖友們的美食天下│糖尿病節日飲食指導

本期作者:重慶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內分泌科 楊春蘭


假日聚餐、走親訪友少不了吃喝玩樂,而糖尿病患者卻在為「吃」犯愁,既想與親朋好友共享美酒佳肴,又擔心血糖升高。對糖尿病患者來說,節日期間飲食最容易失控,而飲食失控又是加重糖尿病的重要原因,繼而引起糖、脂肪和蛋白質代謝紊亂,以致機體水、電解質和酸鹼平衡失調,嚴重者還會誘發糖尿病急性併發症——酮症酸中毒、高血糖高滲狀態而住院就醫。為了避免這一情況的發生,又能盡量讓糖友們在節假日期間吃好喝好,今天我們一起來聊一聊糖尿病患者節日期間的吃與喝吧!


首先,要牢記自己是糖尿病患者,找準自己的角色定位。即便是家人團圓、朋友相聚,決不因高興而放縱,因熱情敬勸而暢飲。雖然我們是糖尿病患者,但並不代表我們什麼都不能吃。只要我們規律飲食、定時定量,節日期間,處處都是饕餮美食,在眾多美味的包圍下,我們一樣可以盡情享受舌尖上的美味。您,再也不用為「吃」犯愁啦!

其次,糖友們要清楚糖尿病飲食的一個基本原則:合理控制攝入總熱量,平衡膳食,定時定量進餐,少量多餐。只有遵循好這一原則,我們的血糖才能得到較好的控制,避免疾病的複發,預防糖尿病急性併發症的發生。無論節日還是平日,這一原則糖友們都應遵守。


合理搭配飲食、以穀物類飲食為主

多數糖友們都有一個觀念:我血糖高了,我就不吃主食或者減少米飯,多吃肉和菜來填飽肚子。這一觀念是錯誤的,而且往往還會導致糖友們的血糖升高。節日期間,雞鴨魚肉更是比平時豐富,而且烹飪方法多以油炸煎燒為主,我們更不能以這些高蛋白食品來代替穀物的攝入。應該根據個人的身高體重,計算好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質的攝入比例,再根據這些比例,合理搭配好各種美味的佳肴。


烹調方法的選擇:

最好選擇蒸、煮、燉、拌等

忌醃製食物;少吃炸、煎、紅燒類的食物;少吃勾芡的菜,因為內含較多的澱粉;挑選清淡、少油鹽飲食,特別是糖尿病合併高血壓的患者,更要嚴格限制鹽的攝入。您一定會問這麼多限制,我又該怎麼吃呢?

比如說,您可以吃一些燉出來的雞肉、鴨肉(注意不吃雞鴨皮兒,含油多),小炒的精瘦肉和蒸的滑肉(而不選擇油炸的酥肉),選擇清蒸的八寶魚來代替火鍋魚、麻辣魚。可以吃涼拌的菜和肉(如涼拌黃瓜、涼拌折耳根、涼拌肉等)。膽固醇高的患者,還應減少動物內髒的攝入。少吃香腸、臘肉、五花肉、肥牛等。


堅果、糕點、瓜果適時適量

節日或宴會期間,走親訪友常常會坐席。開席之前,往往有堅果糕點類食物點綴,席末多有西瓜、葡萄等水果給大家潤潤口。糖友們也不是一點兒都不能沾,遇到自己特別喜歡的食物,可以吃一小塊兒解解饞。比如說,一小塊蛋糕、三五顆花生、一小片西瓜、兩三顆葡萄。但是應該適時適量,切忌過度飲食。

吃水果的最佳時間是兩餐之間,而非飯後。奇異果、鴨梨、青瓜、檸檬、西瓜等含糖量較低的水果可適量食用,像紅棗、紅果、蜜棗、柿餅、葡萄乾、杏乾、桂圓、果脯等含糖量較高的水果就不推薦食用了。點擊查看2WW1H,讓糖尿病愛上水果


按時吃飯,規律生活

節假日,平時的作息規律往往被聚會熬夜打亂。但糖尿病患者仍需定點吃飯,切忌注射胰島素或服用降糖葯後不進食,這會導致低血糖的發生。若遇不能及時開飯,可用隨身攜帶的糖果來預防低血糖。進餐順序和進餐方式的選擇:要慢慢的吃,進餐的時候可以先喝點湯,最好用小杓一杓一杓慢慢喝,並注意撇去上面的油脂,再吃些素菜增加飽腹感,最後吃主食和肉類,再吃高升糖指數(GI)的食物,如米飯,饅頭。


切忌大量飲酒

在服用降糖葯或注射胰島素後,大量飲酒而不進食,會引發嚴重的低血糖。對於糖尿病合併心血管病變的患者,會加大心血管事件和腦卒中發生的幾率。


切忌擅自增加藥物的劑量

很多糖友們會有一個疑問:美味佳肴可口,我能否增加降糖藥物的劑量,這樣我就可以放心大膽地吃喝啦。其實,這樣的做法是錯誤的,突然增加藥物劑量,我們的機體不能完全適應,反而會因增加藥物而導致低血糖的發生。


希望廣大糖友們能夠對以上的飲食注意事項引起重視。這裡,小編為糖友們推薦幾道美味的節日膳食:沙參燕窩雞湯、黃芪蒸烏雞、清蒸八寶魚、苦瓜炒蝦仁、南瓜山藥牛肉粥、蒜蓉麻醬伴豇豆、雞蛋炒雙菇。您不妨自己動手試試,既可與家人享用,又可招待親朋好友,願您吃得健康。


最後,希望糖尿病患者們在享受節日的同時,注意合理飲食、規律生活、恰當娛樂,和親朋好友們一起過一個愉快且健康的節假日!

1


1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