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高新興:限售股解禁輪番來襲,股東減持,市場能否扛得住?

根據此前的公告,高新興(300098.SZ)部分非公開發行限售股份會於12月25日上市流通,解除限售股的股份數量約5633.13萬股,佔公司最新總股本的3.1925%。

根據wind數據,公司在下個星期還將有3801.05萬股解禁,解禁股份在總股本中的佔比約2.15%。而在此次解禁之前的兩個月之內,公司已經有過兩次規模較大的股權解禁,佔比分別為8.37%及14.97%。

這四次解禁股權在總股本中的佔比合計超過20%,在流通股中的佔比超過30%,從體量上看,對市場的影響不容忽視。

查閱資料,這四次解禁股權均為公司發行股份購買資產或募集配套資金新增股份。值得注意的是,通過出售資產獲得上市公司股權的部分股東,在手中股權解禁之後已經發生過減持。

公告顯示,2018年5月9日及5月10日,股東王雲蘭減持高新興股份1600萬股,佔總股本的1.35%,減持參考市值約2.2億元。另外,公司控股股東及實控人劉雙廣在2018年11月27日減持527.15萬股,減持參考市值約3268.33萬元。

此次股權集中解禁之後,股東是否會進一步減持?公司用這些股權購買了哪些資產?並購公司業績情況如何?市場能否扛住解禁壓力?

12.88億收購創聯電子及國邁科技,切入鐵路與政法領域

高新興於2010年上市後,逐步從傳統機房基地台運維資訊化系統轉向城市安防與物聯網監控的運營業務。

近年來,公司以物聯網技術為核心,通過內生與外延相結合的方式,圍繞智慧城市、通信監控、鐵路資訊化、警察資訊化等構建主營業務板塊。以下為相關公告中披露的公司在物聯網產業板塊的投資情況:

公告顯示,11月20日及12月4日解禁的股權為公司2015年實施的向王雲蘭等發行股份購買資產並募集配套資金事項新增股份中的部分限售股。

2015年,上市公司以發行股份及支付現金收購創聯電子100%股權和國邁科技90%股權,共支付交易對價12.88億元,其中約11.63億元以發行股份的方式支付。

同時,公司向其控股股東和實際控制人劉雙廣、易方達資管(員工持股計劃二期)等非公開發行股票募集配套資金總額不超過12億元,用於支付重組交易的現金對價、支付重組交易的中介機構費用、區域運營中心項目、智慧城市項目以及補充流動資金,緩解公司資金壓力,以促進公司的業務發展。

2015年年報顯示,創聯電子及國邁科技在10月底納入合並範圍,合並產生商譽分別約8.2億元及1.48億元,合計約9.68億。

收購創聯電子及國邁科技之後,高新興將自身的物聯網行業應用布局延伸至鐵路領域與政法領域。

另外,原始股東分別對創聯電子及國邁科技2015年、2016年及2017年業績做出承諾,從業績實現情況來看,創聯電子及國邁科技均已完成承諾業績。以下為根據相關公告整理的創聯電子及國邁科技業績完成情況:

7.74億收購中興物聯

公告顯示,2018年12月25日及2019年1月4日解禁的股權為公司2017 年實施完成的向凱騰投資、億倍投資等發行股份購買資產並募集配套資金事項新增股份中的部分限售股。

2017年,公司通過發行股份及支付現金相結合的方式,購買凱騰投資、億倍投資、億格投資、億泰投資持有的中興物聯合計84.07%股權,交易對價約6.81億元。同時,公司向深圳招銀電信股權投資基金管理有限公司非公開發行股份募集配套資金總額不超過3.3億元。

資料顯示,中興物聯原為中興通訊下屬公司,主要從事於物聯網無線通信模塊、車聯網產品、物聯網行業終端的研發與服務。

2016年底,中興通訊控制的努比亞開始轉讓其所持中興物聯股權,其中,高新興以9258.3萬元購買中興物聯11.43%的股權。

通過兩次收購,高新興以約7.74億元的價格取得中興物聯95.5%股權,中興物聯於2017年12月31日納入合並範圍,合並產生商譽約5.32億元。

另外,億倍投資、億格投資、億泰投資等承諾中興物聯2017年度、2018年度和2019年度內合計實現的淨利潤總額不低於2.1億元。

利潤高速增長,積累17億商譽

隨著收購公司並表,高新興近年來账面利潤明顯提升。

2015年至2017年,公司營收由10.81億元增加至22.37億元,歸母淨利潤由1.4億元增加至4.08億元。

財報顯示:2018年前三季度,公司營收25.51億元,同比增加87.92%;歸母淨利潤3.93億元,同比增加35.35%。

不過,持續的外延式擴張也使得公司账面上積累了不小的商譽。截止2018年三季報,公司账面上的商譽餘額約17億元,在淨資產中的佔比約31.02%,在總資產中的佔比約21.03%。

另一方面,應收款增加也值得投資者注意,這可能影響利潤的含金量。

應收款增加,經營性淨現金流為負

儘管,公司利潤持續增加,但經營性淨現金流在2017年出現明顯下滑,至2018年三季報已經變為負數。

根據財報,2018年前三季度,公司淨利潤約3.9億元,經營性現金淨流出3.86億元,兩者相差數額超過7億。

公司账面利潤高速增長,經營性淨現金流卻大額流出,為什麽會出現這種現象?翻查財報,這或許與應收款增加有關。

從財務數據來看,2016年底至2018年三季度末,公司應收账款由6.61億元增加14.8億元,長期應收款由7.54億元增加至17.7億元。

根據財報,公司長期應收款增加主要系BT、BOT、PPP項目結算所致。以下為公司年報中對於這三種項目的介紹:

財報顯示,公司採用BT業務模式的項目,建造期間,對於所提供的建造服務按照《企業會計準則第15 號——建造合約》確認相關的收入和成本,建造合約收入按應收取對價的公允價值計量,同時確認長期應收款;BT/BOT項目則根據業主方出具的完工報告或初驗報告,對合約金額中已通過業主方確認的完工進度部分確認收入。

也就是說,在這些項目建設期內,公司根據相關財務準則確認了账面收入和成本,但實際的現金流入則相對滯後。公司什麽時候能夠收回投資?實際賺取的利潤有多少?(YYL)

本文作者:麵包財經

免責聲明:本文僅供資訊分享,不構成對任何人的任何投資建議。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