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紅樓夢開篇凡例中的這首詩,是不是曹雪芹寫的?

  

今天我們從甲戌本凡例中一首有爭議的詩說起,也是紅樓夢裡真正意義上的第一首詩。

  

原詩如下:

  

浮生著甚苦奔忙,盛席華筵終散場。

悲喜千般同幻渺,古今一夢盡荒唐。

謾言紅袖啼痕重,更有情癡抱恨長。

字字看來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尋常。

這首詩僅見於甲戌本凡例,目前市面通行的紅樓夢版本中,開篇幾乎都沒有收錄這首詩。

  

關於這首詩有一個爭議,有人說這並不是曹雪芹所寫,而是批書人脂硯齋在點評紅樓夢時寫的,然後還給出了兩個看上去很有力的論證。

  

第一個是脂硯齋曾在正文第一回的“滿紙荒唐言”那首詩裡,明確提到“ 此是第一首標題詩。”所以認定凡例中比第一首標題詩出現更早的七律並非出自曹公之手。

  

第二個是如果此詩為曹公所寫,他自己說自己“十年辛苦”又說“不尋常”,儼然是在自吹自擂,曹雪芹不可能做出這麽沒骨氣的事,只可能是別人對他的評價。

  

這兩個理由聽上去好像很有道理,但卻經不起推敲。我們不妨先來看這首七律寫了什麽。

  

  

這首詩不難懂,我根據自己的理解,進行了一番演繹化的翻譯,如有不到之處,還請批評指正,翻譯如下:

  

我這一輩子忙忙碌碌的,也不知道為了什麽,想來那再繁華的景象到頭來都會曲終人散。這樣想來,人生的悲喜不過就是一場幻覺,像做了一場大夢一樣荒唐可笑。

  

我不妨給你們講個故事,你們也不用太當真。這個故事裡有癡男怨女,有兒女情長,但大多都沒有幸福的結局,要麽是閨怨之女,要麽是抱恨公子,總之沒有你們以為的有情人終成眷屬,更多的是淚比長生殿上多。

  

這個故事對你們而言也許只是一個故事,但對我來說卻字字滴血,句句含淚,因為它耗盡了我畢生的精力,無論是故事裡的人,還是你正在聽的這個故事,對我來說,都極不尋常啊。

  

能力有限,不知翻譯的到不到位,我是這麽理解的,所以從我的理解來看,這首詩是出自曹雪芹之手無疑,甚至沒有比這首詩更能總結曹雪芹的一生了。

  

至於說“滿紙荒唐言”才是第一首標題詩,且有明確脂批,而這首沒有任何脂批,這並不能說明什麽。我們知道,紅樓夢是曹公“批閱十載增刪五次”才成的,而這首詩裡也說“十年辛苦不尋常”。

  

所以,這首詩應該不是曹公一開始寫紅樓時就存在的,更可能是他在批閱增刪完了紅樓之後,有感於斯,因此補上了這首詩。

  

我們細細咂摸這首詩,這完全就是曹公對他自己一生的總結,也是對紅樓一書傾注了大量心血的吐露與見證。

  

  

首聯說的是他真實的生活體驗,哎,人這一輩子忙忙碌碌,為名為利,但再美好的人和事,最終還不是一樣要散場?緊接著頷聯就是由此引發的聯想:這樣想想,其實人生是很虛幻的,所謂的喜怒哀樂愁,最終也不過是黃粱一夢罷了。

  

頸聯裡看似說得很輕鬆,其實卻有萬鈞之重,可以看成是曹公真實的生活經歷,也可以看成是紅樓一書的總綱。言下之意是說,我這裡有個故事,不管你信不信,我說出來給你聽,真真假假也不用太較真兒,權當給你解悶兒。

  

雖然如此,但尾聯筆鋒一轉,氣氛忽然凝重起來。不管故事再怎麽悲喜,人生再怎麽虛幻,但對我來說,當我終於把故事講完,回頭再看我給你們說的這個故事時,卻是字字血淚啊。

  

他說自己“十年辛苦”並非自誇,完全就是一種完成了人生最重要的一件事之後的釋懷語氣。他說“不尋常”更非炫耀和自我抬高,而是他切身地感受到了這不尋常,更多地是傳達他這十年批閱增刪的不易。

  

對曹雪芹而言,晚年的他除了敦誠敦敏張宜泉等至交好友,沒有人知道他經歷了什麽,更沒有人知道他胸中鬱積多少愁悶,默默地流過多少血淚。

  

尾聯兩句,看似曹公在向世人傾訴,毋寧說是他的自言自語。我們仿佛看到一個老者背對著我們偷偷抹淚,一邊抹淚一邊嘴裡咕噥著說,我這可都是和著自己的血淚寫成的啊,它耗盡了我全部的心血,真的不容易,真的不容易啊……

  

每讀至此,涕泗橫流。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