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8天花掉近一年淨利潤 當代置業急於拿地補倉

9月18日,當代置業(01107.HK)公布以約2.26億元收購擁有天津一幅地塊100%權益的公司。這距離當代置業上一次以合作開發的形式持有蘇州一幅地塊80%權益僅過去了一周。

公告顯示,當代置業間接非全資附屬公司摩碼瀚棠將收購天津海逸源房地產開發公司100%權益。當代節能置業股份有限公司間接持有摩碼瀚棠70%股權。

資料顯示,天津海逸源房地產開發公司持有一塊位於天津市武清區的住宅地塊。該地塊總佔地面積約3.64萬平方米,地上和地下的總建築面積約5萬平方米。

9月10日,當代置業宣布其間接全資附屬公司蘇昆綠色出資約4.78億元,與蘇州平望共同開發位於蘇州市吳江區平望鎮的一幅土地,地塊總建築面積約3.84萬平方米。交易完成後,當代置業將持有項目公司80%的股權。

實際上,以時下房企收並購交易的體量水準來看,價值數億的地塊交易並不算“大生意”。但需要指出的是,交易主體當代置業2017年的淨利潤為8.27億元,近期兩宗土地收購的支出,已經接近去年的淨利潤。2016年、2015年,這家公司的淨利潤分別為7.14億元和6億元。

對於當代置業而言,這也顯示出他們加速拿地、擴張規模的渴望。

梳理年報發現,當代置業2015年至2017年的土地儲備分別為462.3萬平方米、540.3萬平方米和649.1萬平方米。截止到2018年6月30日,當代置業土地儲備量為737萬平方米。這意味著,2016年至2017年土地儲備增加了108.8萬平方米,而僅2018年上半年就增加了87.9萬平方米。

土地儲備不足是當代置業一直以來的“硬傷”,不僅在一定程度上拖慢了當代置業的上市步伐,也製約了其規模化發展。

當代置業成立於2000年,是國內較早從事綠色科技地產的企業之一。誕生於房地產行業高增長高回報的黃金十年之中,當代置業卻一直在為登陸資本市場而南北奔忙。

2002年,當代集團於香港成立盈港實業集團(香港)有限公司,全權負責在香港的資本運作事宜;2005年初,當代集團成立當代置業上市長官小組,根據上市計劃時間表,最晚將在2006年6月前登陸港股,隨後該時間又被推至2007年。

登陸香港資本市場的計劃擱淺,當代置業又於2008年上報A股上市計劃。2009年,A股房企暫停上市,當代置業於2010年再次轉戰港股。

2013年7月12日,已為上市謀劃十餘年的當代置業正式在港交所掛牌,但隨即遭遇破發。

房企在香港上市,土地儲備、銷售額是資本市場作出判斷的重要依據。而據當代置業的招股說明書顯示,彼時土地儲備僅有223.5萬平方米,這大致相當於一個中型房企一年的銷售面積。一個可供對比的數據是,與當代置業同年上市的龍光地產和時代地產,彼時土地儲備量分別為1118.6萬平方米和840萬平方米。

此外,當代置業在蹉跎中也錯過了在一線城市圈地的機會。2005年,北京萬國城MOMA曾以超10億元的單盤年銷售額躋身北京房屋銷售榜19位。但隨後的2007年至2013年,當代置業並未在一線城市的土地市場拿地。2014年,當代置業在一線城市重啟拿地,但已力不從心,力度和規模依然很小。

而房企的銷售規模更是離不開土地儲備的支撐。年報數據顯示,當代置業2015年至2017年的合約銷售額分別為112.9億元、162.4億元和221.9億元。2018年的中期報告顯示,當代置業上半年的合約銷售額為133.47億元,僅完成了今年320億元目標的42%。

2018年初,當代置業總裁張鵬表示將用三年時間突破500億規模。加速拿地的當代置業正在全力修補其土地儲備的短板,以期在房企的“千億時代”求得一席之地。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