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健康小貼士:冬季護心攻略,心臟「安全過冬」

點上方醫學周刊關注

關注醫學周刊可查詢下面這些疾病 (疾病搜索)

排毒、養顏、濕氣、體寒、慢性病、婦科、經期保養、高尿酸、手腳發麻、口腔潰瘍、肩頸、肩周炎、腰間盤突出、健康新聞、中醫養生、慢性病、健康要點、打呼嚕 、器官、補血、坐骨神經、腸胃、甲狀腺疾病、膽囊炎、經絡、通經絡、鼻炎、慢性鼻炎、反覆感冒、流行性感冒、小兒發燒、痛風、高血脂、子宮肌瘤、冠心病、糖尿病、脂肪肝、糖尿病併發症、高血糖、糖尿病足、肺癌、肺炎、高血壓、攝護腺、紅斑狼瘡、健康觀念、腎衰竭、腎病、腦溢血 、 宮頸癌。經絡、青筋、指甲、面診、手診、癌症。

? 冬季為何會成為心血管疾病的「溫床」?

1、氣溫低

低溫下,血管收縮,造成重要臟器缺血缺氧,誘發心腦血管疾病。同時如果補水不足,也容易造成血液粘稠,引發血栓等病症。

2、晝夜溫差大

人體對於晝夜冷熱的變化不易適應,神經系統、內分泌系統功能容易出現紊亂,可能誘發急性病症。

3、血壓易波動

冬季交感神經活性增加,升壓激素水準上升,導致血壓升高和易波動,老年人更為明顯。

4、「貓冬」習慣

很多人在冬季久坐不動,冬季室內通風不良,溫濕度不易控制,很多家庭缺少供暖設施,室內溫度低,造成血液循環不暢,人體新陳代謝紊亂,容易誘發心腦血管疾病。

5、易感染

冬季氣候乾燥,唇、鼻等部位很容易為細菌大舉入侵提供通道,而呼吸道纖毛功能減弱,也使得病菌不易排出,導致發生呼吸道感染,易誘發心肌梗死、猝死等急性冠心病事件。

6、飲食和肥胖

冬季往往容易攝入更多高脂肪飲食,引起肥胖,膽固醇水準呈季節性變化,在冬季明顯升高,距離冠心病只有一步之遙。

? 科學預防,安全過冬,提醒您做到以下五點:

1、規範用藥

嚴格遵醫囑用藥,不可私自缺葯、少葯。並根據氣候變化,在醫生指導下調整藥物,控制各種慢病的複發,尤其要控制好血壓。

2、注意保暖

血管尤其是冠狀動脈在冬季寒冷時易收縮、痙攣,發生供血不足,所以寒冷氣象要盡量避免戶外活動,外出時要做好保暖防護,嚴重的霧霾天應戴上防霾口罩。

3、合理飲食

低鹽低脂飲食,多食用富含膳食纖維的食物。大量進補熱性食物和滋補藥酒,很容易造成血脂增高,因此進補一定要根據個人體質進行。冬季氣候乾燥,早晚最好喝杯溫開水,有利於稀釋血液,預防便秘。

4、適度運動

合理安排運動時間,控制好運動量。老年人睡醒不要急於下床,先在床上躺一會。清晨人體血管應變力最差,是急性心梗發生的高峰時段,所以心血管疾病患者不易晨練,應在運動處方下進行安全有效的康復運動。

主播郭力溫馨提示:數九寒冬對不少人的心臟都是一個考驗,寒冷的氣象會讓血管痙攣,出現壓升高等問題。在這段時間內,大家要做到5個暖來保護心臟。

醒來暖。一醒就掀開被子起床是很多人的習慣。但睡醒後,人體由抑製狀態轉入興奮狀態需要一個過程。立即起身,身體沒適應被窩外的「寒流」,易出現頭暈、眼花等,增加中老年人發生心腦血管意外的風險。因此,醒來後先別急著起身,可以先搓熱手後乾洗一下臉,再搓搓腿和腳,等醒透了再起床。

洗漱暖。冬季自來水一般都比較涼,如果直接用來洗臉刷牙對血管會有一定的刺激,尤其是心腦血管病人,一般推薦用37~40度的溫水洗臉、刷牙,以減輕血管的刺激。

如廁暖。晚上水喝多了,或有尿頻、尿急癥狀,凌晨常會被憋醒。如果匆忙起身去廁所,容易頭暈。這是因為睡眠時各項生理機能都運轉緩慢,突然下地去廁所,膀胱迅速排空,加上受到外界寒冷刺激,極易誘發低血壓,導致排尿性暈厥。冬季清晨又是心梗、腦卒中的「魔鬼時段」,中老年人醒後立即上廁所,還易誘發急性心腦血管事件。所以,尿憋得再急,也要慢慢起身,在床邊坐上幾分鐘,穿著暖和(最好備一件較厚的睡衣),再慢慢走向廁所。

外出暖。內外較大的溫差極易讓心腦血管病人出現問題,外出一定要穿得暖。選保暖衣物應以較輕的羽絨、棉服為主,不要過於厚重,以免加重心肺負擔。出門要記得戴帽子和圍巾,但要有一定透氣性,以免出汗受涼。

洗澡暖。北方城市冬季雖然有供暖,室溫不至於過低,如果想要在家洗澡,溫度則遠遠未達標,寒冷的刺激極易讓血管痙攣,出現問題。因此,冷天洗澡前最好先做5分鐘熱身運動,如原地踏步、搓腳等,同時可打開浴霸等設備讓浴室充滿熱氣,等溫度上升後再入浴。但水溫也不宜過高,以24℃~29℃為宜。水溫過熱,毛細血管會擴張,血流加快,會增大中風、心梗等風險。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