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貓眼上市,難題未解

上市後的貓眼能否打破在線票務平台過往宿命,攻入產業鏈上遊,築起護城河,成為一家強大的綜合性電影公司,而非止步於巨頭們的電影業務入口,仍是一道極其考驗管理團隊綜合能力的難題。

文丨《中國企業家》記者 王雪琦

編輯丨齊介侖

頭圖來源 |視覺中國

7年磨一劍。

作為在線票務平台廝殺戰中的勝出者,貓眼終於踢出IPO的臨門一腳。2月4日,貓眼娛樂將正式在港交所掛牌上市,股票代碼01896,每股發行價14.8港元。

根據招股書披露的數據,貓眼2015~2017年營收分別為5.97億元、13.78億元、25.48億元;虧損在逐步收窄,分別為12.97億元、5.08億元、0.76億元。

早前虧損很大程度上來自票補。

2012年2月,美團內部孵化項目美團電影上線。2013年1月,美團電影更名為貓眼電影。貓眼項目啟動時,中國電影產業已進入發展的快車道,電影票房連年攀升,從2012年的170.7億元不斷膨脹至2018年的609.76億元。

2015年是一個重要節點。

彼時,在線票務領域還是多強爭霸的局面。根據易觀智庫的數據,2015年第四季度,國內在線票務頭部平台出票額佔比分別是貓眼電影25.87%、微票兒16.3%、百度糯米15.26%、淘寶電影9.47%、大眾點評網8.32%、格瓦拉電影7.3%。

洗牌期開始到來。先是2015年美團和大眾點評合並、微影和格瓦拉合並,再之後是2017年百度放棄O2O、貓眼和微影合並,最終在線票務行業走向了貓眼與淘票票二分天下的格局,而兩者身後分別站著騰訊和阿里。

騰訊旗下微信電影票,正式上線於2013年年底。半年後,微信電影票運營方微影時代獨立出來,並推出APP微票兒。微影最大的優勢是,它掌握著騰訊系龐大的流量入口。

阿里進入在線票務市場稍晚一步。2014年年底,淘寶電影上線。2015年年底,阿里將淘寶電影注入借殼上市一年多的阿里影業。2016年5月,淘寶電影更名為淘票票。

根據艾瑞谘詢的數據,2018年上半年,貓眼在中國電影票務交易總額中的佔比已超過60%,成為中國最大的在線電影票務平台。雖然貓眼已拿下業界兩強中相對優勢的一端,但截至2018年9月30日,中國在線電影票務滲透率已達到85.5%。換言之,該市場已接近飽和,尋找在線票務以外的業務增長點,是貓眼正在面臨的新挑戰。

AT收割機

在貓眼的成長歷程中,光線傳媒扮演著重要角色。

2016年5月,光線傳媒董事長王長田通過旗下光線傳媒和光線控股,以83億元的估值,買下了貓眼57.4%的股權;一年後,王長田又從美團手中收購了部分貓眼股權,至此累計持股58.13%。

王長田。攝影:鄧攀

根據2018年9月3日晚間港交所披露的貓眼招股書,光線及關聯方持股48.8%,北京微影時代持股20.62%,騰訊持股16.27%,美團持股8.56%。

首度接觸貓眼時,光線正試圖通過對內容公司的大量收購來完成自身業務版圖的擴張。王長田此前在接受娛樂新媒體娛樂資本論採訪時曾表示,光線的目標是成為中國內容產業無法輕易逾越的高峰,要讓未來重要的娛樂產品,大都與光線有關。

光線在內容領域的布局,從財務投資角度來說,十分成功。

2018年3月,光線把手中持有的新麗傳媒股份,以33.17億元的價格轉讓給了騰訊,而這些股份是光線在2013年10月以8.29億元購得,獲利豐厚。據娛樂新媒體壹娛觀察不完全統計,2015~2017年,光線3年間賣出的各類股權累計超過40億元,為公司至少創造了25億元淨利潤。

不過,始終處於虧損狀態的貓眼,對光線來說,迄今仍然是個包袱。而光線,雖然和貓眼是產業上下遊的關係,但它對後者業務的影響卻很有限。

招股書顯示,貓眼營收主要來自在線娛樂票務服務、娛樂內容服務、娛樂電商服務、廣告服務這4大塊,在線娛樂票務服務的營收佔比逐年下降,但2017年的佔比仍然超過了50%。

對於貓眼在線票務而言,美團和騰訊的影響力,大過光線。

在2015年、2016年、2017年及2018年的前9個月,貓眼通過美團及大眾點評獲得的平均月活躍用戶分別為3100萬、4900萬、6600萬及7200萬,獲得的在線電影票務服務的總交易額分別為102.01億元、121.89億元、173.6億元及153.33億元。

2017年及2018年的前9個月,貓眼通過微信及QQ獲得的月活躍用戶分別為4300萬及5500萬,獲得的在線電影票務服務的總交易額分別為16.44億元及77.37億元。

另外,值得關注的是,貓眼從騰訊相關端口獲得的用戶數和交易額,雖然目前均低於美團,但增速卻明顯快於後者:美團端帶來的總交易額,2018年前9個月還低於2017年全年;騰訊端2018年前9個月帶來的交易額,卻已經遠超前一年。

招股書中也專門強調,貓眼是微信支付及QQ錢包的唯一娛樂票務服務提供商,騰訊承諾,只要其持有貓眼5%以上已發行股本,就不會與後者就在線娛樂票務服務業務進行競爭。

從目前情況來看,在線票務可以說是AT進入電影行業最成功的業務,兩者已通過投資並購,迅速控制了市場。而在影院、電影製作等環節,AT均未獲得如此強大的控制權。

興業證券分析師丁婉貝認為,在線票務平台與AT的屬性最為合拍,本質都是互聯網公司;中國院線牌照有政策管控,AT拿不到院線牌照,布局影院的意義不大;此外,影院為線下較重的資產,與互聯網公司本質有一定差異。

尋找新引擎

王長田曾表示,他希望貓眼能夠成長為一家綜合性電影公司。

貓眼著實已在努力拓展在線票務以外的業務,比如電影製作、發行、宣傳等娛樂內容服務,而該業務為公司帶來的營收,已從2016年的3.38億元增長至2017年的8.52億元,在總營收中的佔比也已從24.5%增長至33.4%。

丁婉貝認為,在滲透率已基本飽和的情況下,未來出票量主要根據觀影人次而變化;此外,在線票務平台大多仰賴票務服務費分成、影片的投資與發行以及體量較小的廣告和電商,因為服務費提價很難,於是影片的投資與發行就成了這些平台的主要發力方向。

綜合看來,在線票務平台切入電影投資和宣發有明顯優勢,傳統發行方式是地推人員去影院要排片,貓眼等線上平台則可以通過票補和預售等方式影響排片;劣勢則在於,作為互聯網公司,在線票務平台對影片項目的選擇能力弱於傳統電影公司,不過貓眼和淘票票的影響力已經很大,且有多年經驗,相對還能拿到不錯的項目。

2018年4月底,電影《後來的我們》退票事件,也從側面印證了在線票務平台在電影發行層面的話語權。它反映的是平台借助購票管道優勢,通過大數據來影響影院的排片策略。

儘管在發行環節堪稱強勢,但在進一步向產業鏈上遊開拓的過程中,貓眼並非一帆風順。

招股書顯示,2016年、2017年及2018年前9個月,貓眼以聯合出品方的身份分別參與製作4部、11部及16部電影。其中,對應年份虧損的電影項目分別為3部、6部及8部,產生虧損600萬元、3790萬元及6770萬元。

從在線票務進入更深層次的電影行業,這是在線票務平台壯大之後的第一選擇,但相較傳統電影巨頭及BAT而言,它們在資源整合和抗風險能力層面還存在相當大的短板。

在與貓眼合並、成為光線業務拚圖一角之前,微影也曾積極探索產業鏈上遊。2017年9月,微影成立了一隻20億元的電影基金,全力參與影片宣發和投資,但顯然,最終結果並不理想。

上市後的貓眼,有無可能借助資本與流量優勢,在橫向與縱向的廣為聯合之後,成功介入電影業上遊,築起護城河,完成王長田所期望的身份之變?至少目前看,難度相當大。

。END

製作:肖麗 圖編:石姿校對:張格格

民營經濟活則全局活,民營經濟興則全局興。2019年,《中國企業家》希望在全國兩會這樣一個重要輿論場,發出企業家群體的聲音。我們以“高品質發展之路,民營企業怎麽走?”為調研主題,誠摯邀請您參與問卷調查,說出您的想法。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