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生薑+3個穴位,讓冬天暖烘烘的,趕走手腳冰涼,給自己沖個暖水袋

原創:小芳

很多人到了冬天手腳冰涼,怎麼都暖不熱,解決起來其實很簡單

冬天手冰涼

冬天到了,很多朋友都覺得自己的手腳,怎麼都暖不熱,即使晚上躺在被窩裡,也覺得小手小腳涼涼的。

其實,造成這種情況大多數都是因為陰虛體寒造成的,身體沒有火力,不能產生熱能,懼怕外界的寒冷。對於女性朋友來說,腹部也是冰涼涼的。

今天,小芳和大家分享一些簡單、有效的方法,可以在冬天幫助我們改善體質,讓身體時刻覺得暖烘烘的,一起來看看吧~

激活身體陽氣開關,給自己充上「熱水袋」

我們身體上,有3大「暖身穴」,分別是大椎穴、陽池穴、湧泉穴。

這個穴位可以為身體充足的陽氣,在寒冷的冬季,身體感覺就像是灑了暖暖的陽光。在中醫上,冬季不僅要「藏」,更要「暖」,如果身體暖不熱,就會影響體內的氣血運行。手腳冰涼 ,中醫上成為「四逆」,意思是體內陽氣不足,導致氣血不能輸送到肢體,從而導致手腳冰涼。

因此,想要解決手腳冰涼,先要打開身上的陽氣開關,讓氣血能夠更順暢的運行。

艾灸

1.陽池穴:手部冰涼,它就是你手中的暖寶寶

輕鬆取穴:

將手背朝上,在腕關節與無名指根部延長線上,相交的位置,有一個凹陷,就是陽池穴。

主要作用:

陽池穴,從名字上我們就能看出來,它蘊含著全身的陽氣,是一個取之不盡的陽氣池。你先記住一點:陽池穴,是三焦經的原穴。

人體的手腳,不會無緣無故的冰涼。最大原因就是氣血運行不足,或者西醫上說的,血液循環不暢。而三焦經,是人體健康的總指揮,是調節腑髒的大管家,人體的氣血、熱量,都是在三焦這個大「車間」內完成,所以通過激發陽池穴,就能給全身補足熱量,加快氣血的生產,促進氣血運行。

操作方法:

陽池穴非常適合艾灸,一方面艾灸可以增加體表熱度,另一方面,艾本身也是一味中藥,溫陽作用非常好,是疏通經絡的佳品。手部距離陽池穴非常近,暖手的效果非常明顯。

對於冬天手部容易長凍瘡的朋友,也非常適合。

陽池穴

2.湧泉穴:讓腳底冒出陽氣,溫暖全身

輕鬆取穴:

將腳趾收緊,在腳掌3分之1處會出現一個,這個凹陷位於2趾與3趾之間的正下方。

主要作用:

湧泉穴,是腎經的起點,通過激發湧泉穴,可以促進腎氣的升發。人體五髒的陽氣,需要腎陰的滋潤。而湧泉穴,則是養腎的第一大穴位。

中醫上將:溫從足入。意思就是想要身體變暖和,要從腳底開始,而湧泉穴,則是足底最重要的穴位。

操作方法:

適合艾灸法,用點燃的艾灸,距離湧泉穴2-3厘米的位置,每個湧泉穴艾灸15分鐘。


湧泉穴

3.大椎穴:快速振奮一身之陽氣,陽中之陽

輕鬆取穴:

低下頭,在頸椎底部能摸到一個凸起的大骨頭,在這個骨頭下方的凹陷處,就是大椎穴。

主要作用:

大椎穴,被古人認為是人體的「獨生子」,人體的十二條陽經與督脈,都彙集與大椎穴,可謂是「陽中之陽」。

中醫講:得陽者生。日常中,我們在不斷的消耗著陽氣,疲勞、飲食不當、壓力大等都會形成陽氣衰減,從而導致身體陰盛陽虛。

有沒有補足陽氣,對於手腳冰涼是非常關鍵的一點,也是最基礎的一點。

操作方法:

適合艾灸法,用點燃的艾灸,距離大椎穴2-3厘米的位置,艾灸15分鐘。


大椎穴

溫從足入:泡腳養生,感受熱量從足底上升,暖流散布全身

晚上泡腳,是自古流傳至今的養生方法,也是老百姓們最為認可的養生方法,無論男女老幼,都可以進行,效果還相當好。

小芳今天和大家分享的泡腳法,是針對手腳冰涼專用的,操作起來還很簡單。

生薑泡腳

材料:生薑30克。

製作方法:將生薑拍扁,先放入鍋內,在鍋裡加水,煮沸之後,在小火煮3分鐘;然後再洗腳盆裡填入40°的熱水,將薑水倒入。

注意事項:

1.泡腳水要沒過腳踝,腳踝附近有太溪穴、照海穴,都是腎經上的穴位,通過溫熱水可以幫助刺激腎氣更順暢;

2.如果是普通的泡腳盆,不會加熱,要準備好適當開水,待水溫涼的時候,添加進去,保持水溫,很多人泡腳,會等水涼然後結束泡腳,這是不科學的,也起不到「暖腳」的作用。

手腳冰涼是有原因的,沒有暖不熱的身體,怎麼能讓自己冰涼涼的過冬呢,快行動起來吧,給自己體內充上暖水袋!

泡腳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