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泰州也有「酸鹼體質」平衡養生館 別再上當了!

《吃對鹼性食物,養成易瘦體質》、《如何把酸性體糾正為鹼性呢?》……你是不是在朋友圈裡經常看到這樣的文章,並對此深信不疑?近日,「創造」出酸鹼體質理論的羅伯特歐陽(RobertO.Young),被美國聖地亞哥法庭判罰1.05億美元,當庭承認騙局。

記者調查發現,在泰州有不少打著「酸鹼平衡」旗號的養生館,至於宣稱自己是鹼性的食品、保健品就更多了。今後,市民們可別再被忽悠了。

騙局揭穿??

被罰1.05億美元

「人的體質有酸鹼之分,酸性體質會導致各種疾病,甚至誘發癌症。糾正偏酸的體質,就能治癒疾病、維持健康。食物也有酸鹼之分,我們要多吃鹼性食物,少吃酸性食物。」

這套說法您一定經常聽說,朋友圈裡三天兩頭就會出現這樣的帖子,這套理論被不少人奉為養生經典,日常生活中特別注意酸性鹼性食物的區分。不管是中老年人還是年輕人,都深信不疑。

提出這個說法的,就是羅伯特歐陽。他甚至寫了4本書來推廣他的這套理論。羅伯特歐陽將食物做了分類,紅肉、糖、蛋奶製品、酒精、咖啡等食物被歸類到酸性食物中去,蔬菜、水果、穀物、魚類等則是鹼性食物。羅伯特歐陽建議戒除酸性食物,用鹼性食物來替代,這就是「鹼性生活方式」。

羅伯特歐陽的酸鹼理論還不止在食物方面,賣書之外,他開始基於自己的理論生產保健品和藥物,甚至開辦診所治病。理論簡潔明了,操作又容易上手,很多人對這個「酸鹼體質」的說法產生了巨大的興趣,甚至深信不疑。羅伯特歐陽還大膽地用這套理論治療癌症患者。

在他的高級療養中心,癌症患者按照他的說法,吃鹼性食物,注射鋼彈500美元一針的針劑。這種針劑後來被調查只是普通靜脈注射液混合了小蘇打,連安全性都無法保證。

早在兩年前,羅伯特歐陽就被指控非法行醫,彼時他已當庭承認自己並不是什麼微生物學家、血液病專家、醫學專家及自然療法師,連行醫資質都沒有。但隨後羅伯特歐陽對患者的「治療」還在繼續,他讓癌症患者放棄化療,採用自己獨創的鹼性療法治療,最終導致癌症病情發展到4期。此次被起訴,法院判決羅伯特歐陽賠償一名患者9000萬美元身體和精神損失費,以及1500萬美元懲罰性賠償金,共計1.05億美元巨款!

影響廣泛??

泰州有「酸鹼養生」

酸鹼體質理論雖然產生於美國,卻在國內造成了十分廣泛的影響:一些商家利用大眾對健康的渴望、對癌症等疾病的恐懼,用酸鹼體質理論對某些食品進行包裝,售價也水漲船高;不少女性在備孕中聽過「調節身體酸鹼度來決定生男生女」的理論後,有人甚至去買所謂的藥物來調節。

酸鹼體質理論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風靡,衍生出種種歪理,比如「多吃肉身體會變『酸』」「偏酸性易得癌症」,不少人對此深信不疑。

在泰州,這套理論也很有市場。

打開美團,搜索酸鹼平衡,可以發現興化市英武路附近有一家酸鹼平衡生物理療美容養生館,綜合評分只有3分,用戶評價也只有兩條。

而在百度進行搜索泰州酸鹼平衡,可以發現市區、泰興等地均有酸鹼平衡養生會所。

除此之外,在我們身邊宣稱自己是鹼性的食品、保健品就更多了。比如說,在我市多個小區,都設定了宣稱自己是「鹼性水」的凈水機。今後,消費者在購買時可得擦亮眼睛了。

專家釋疑??

為何這是騙局?

據外媒報導,南京各大三甲醫院多位醫生詳細解釋了「酸鹼體質」為何是一場騙局。

首先,人體血液本身就是鹼性的。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臨床營養科營養師夏朋濱說,流遍身體每個角落的血液,pH值在7.35-7.45之間,是偏鹼性的,胃液pH值0.5-1.8,可以說非常「酸」,而消化系統再向下到了腸道,又變成鹼性的了。排泄物尿液,酸鹼跨度非常大,pH值從4點幾到8點幾都有可能。這些數值有酸有鹼,是根據特定器官所需要的環境來決定的。比如胃液需要用酸來使食物中的蛋白質變性,達到消化功能,同時保持胃蛋白酶的活性;腸液偏鹼性,是因為胰蛋白酶需要鹼性環境;尿液酸鹼度跨度大,都是因為腎臟有調節作用。人體是酸是鹼,測哪裡,還是取均值?都不合適。

其次,中醫裡也沒有酸鹼體質。江蘇省中醫院腎內科孫偉主任告訴記者,在中醫裡,也沒有酸鹼體質一說。《黃帝內經》中有「陰陽二十五人」一說,根據陰陽比例不同將人分為25種體質,比較複雜,後來有國醫大師將人體分為9種體質,包括平和質、氣虛質、陽虛質、陰虛質、痰濕質、濕熱質、瘀血質、氣鬱質、特稟質等。九種體質各有特點,有些人非常容易感冒、怕冷、易怒等,也都和體質有關。在中醫理論裡,體質秉承於父母,也就是說和遺傳有關,同時又和生活的地域、飲食等生活習慣、所患的疾病都有關係。孫偉主任表示,人的體質雖然先天決定已有偏向,但後天調理也可以「去峰填谷」,做一些改善。

人體不好說酸鹼,那食物呢?南京市第一醫院營養科主治營養師戴春說,在食品化學分析中,食品燃燒後所剩灰燼中,如果含有磷、硫、氯元素較多,溶於水後可生成酸性溶液;如果灰燼中含有較多鉀、鈉、鈣、鎂元素,溶於水後可生成鹼性溶液,這是食品酸鹼性由來的說法。

戴春說,我們人體擁有很強大的調節系統和功能,對於普通健康人群來說,人體能夠有效地控制調節體內各體液酸鹼度,使之處於一種動態平衡。無論你吃的食物是酸的還是鹼的,食物進入到胃部,在胃酸的作用下呈現酸性;隨後進入小腸,在鹼性腸液作用下食物會呈現鹼性。

江蘇省老年醫院(南京醫科大學附屬老年醫院)健康管理中心副主任醫師尹冬華說,我們害怕的「酸性體質」,有時候也是被偷換了概念。尹冬華表示酸性體質致病是一種誤解,比如以腫瘤為例,患了腫瘤之後,可能會導致病灶周圍酸性的成分偏多,是病在前,酸在後,而不是因為身體偏酸導致了腫瘤發生。

記者 劉智豐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