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老北京人的早餐,外地人看完了都會心疼,北京人卻引以為傲

北京城裡的老北京,比例應該是少的可憐。所以在這座充滿了外來氣息的北京城裡,眾口難調這四個字,可以說是體現的淋漓盡致。對於北京的傳統早餐,老北京人有著自己的執著與堅持,他們堅信,凡是覺得老北京人的早餐不好吃的,都是不懂欣賞的外來人。所以,在北京存在著這樣一個鄙視鏈,外地人鄙視老北京人的早餐,而老北京人卻鄙視著那些不懂的北京早餐的外地人。說白了就是一句話,在老北京人的心中,北京的傳統早餐那就是北京歷史的傳承。

不過看完了老北京人的早餐,我還是有點心疼他們。畢竟,細數這幾樣傳統早餐,看上去實在是有點過於粗糙了。北京人心中最神聖的一道早餐,就是眾所周知的豆汁兒。這是老北京人心目中的標配早餐,天蒙蒙亮的時候,走進衚衕裡的一家豆汁兒店,來上一碗酸中帶著餿味的豆汁,再來上一個炸的酥脆的焦圈兒,還有一碟辣鹹菜。秋冬季節,北京風大,貓在屋裡認真的吃完這頓早餐,越辣越喝、越喝越燙,豆汁酸中帶甘,焦圈酥中帶甜,鹹菜辣勁十足,三種味道混合在一起,互相纏繞卻依舊保持了味道的層次感,吃到最後,額頭上滲出汗珠,這碗豆汁兒,就算是喝到位了!

正陽門下小女人裡,蔡全無早晨最喜歡的一道早餐就是炒肝,這一細節在很多集都出現過。其實,這就是老北京人生活的常態。炒肝,已經成為了他們生活中的一部分。想看一個人到底是北京人還是外來人,哪怕他說了一口的京片子都不足以證明,除非他能淡定從容的吃下一碗炒肝,那這事基本上就坐實了。炒肝裡面不僅有肝,還有豬大腸,再配以蒜醬、蔥花、口蘑湯,並且以澱粉勾芡,起鍋前還得撒上一層蒜泥。一碗臟器味十足、蔥蒜味濃鬱的炒肝就誕生了。不用吃,隔著螢幕我都能感受到它殺傷力十足的味道。然而北京人卻嫌這味還是不夠竄,還得配上一個豬肉大蔥餡的包子才算完美。這頓早飯吃完,嘴巴裡的味道,可以說是相當的一言難盡了。

炒肝

北京人對於早餐的包容性很強,豆汁兒是酸口的,炒肝是鹹口的,甜口的糖油餅,也一樣是北京人的最愛。糖油餅,聽起來就是一道富含熱量的早餐。和面的時候加入小蘇打和鹽,為了讓餅的口感更加酥脆,後期還要加上紅糖,然後再將麵餅放到油鍋裡炸到表面金黃、口感酥脆。鮮香酥脆的油餅混合著紅糖的香氣,趁熱的時候吃,焦香酥脆。然而這道又香又脆的早餐,只是深得老北京人的喜愛,如今的這些年輕人們,都因為它熱量太高,而紛紛放棄了。

糖油餅

乾的有糖油餅,稀的有麵茶。麵茶,就是先把小米麵熬成糊,然後加點鹼,這樣可以提升麵茶的口感和粘稠度,讓麵茶更細膩光滑。熬完之後,再在麵茶表面淋上一層芝麻醬、最後以椒鹽覆蓋,一道完美的麵茶就完成了。然而正是這個讓老北京人如癡如醉的麵茶,卻成了如今年輕人敬而遠之的美食,不是不好吃,而是熱量太高。對於如今這些恨不得天天吃簡餐的年輕人來說,這樣的高熱量早餐,簡直堪稱惡魔。

麵茶

看來看去,北京的傳統早餐,頗有」窮人樂「的意味。一個個看上去並沒有多麼的高大上,甚至還有點上不了檯面,卻被北京人捧著、供著,甚至若有旁人稍微說一句北京早餐的不好,北京人便會急頭白臉的一頓回懟:你可以說北京不好,但是絕對不能不尊重北京的早餐。雖然北京的早餐看完之後怪讓人心疼的,但是一個地方的食物,不僅僅是一種吃食,更是一種文化,我們可以選擇不喜歡,但是決不能不尊重,這,才是一個真正吃貨的基本素質。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