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胃寒怎麼辦?通過食療這2方, 健脾又養胃!

很多人經常上腹部痛,特別是吃的不合適以後就難受,他們會說自己「胃寒」。這種說法是不準確的。「胃寒」實際上也分寒熱、虛實,不能一概而論。

胃實寒證即寒邪侵犯了胃,是因受寒或過食生冷而引起的疾病,以上腹部發涼、冷痛脹滿甚至劇痛、遇寒加重、得溫則緩解為臨床表現。特點為發病急、病程短、病情重,治療以散寒止痛為主,可用厚樸溫中湯。

胃虛寒證即脾胃虛寒證,是由脾胃陽虛、消化功能衰退引起的疾病。老百姓口中的「胃寒」多屬於這一類型,主要癥狀有腹部冷痛綿綿、喜溫喜按、泛吐清水、口淡不渴、吃飯不香、食後腹脹、四肢發冷、大便清稀、進食生冷癥狀加重等。特點為病程長、病勢較緩,治療以溫中散寒為主,可用附子理中丸。

脾胃氣虛證是由脾胃功能減弱引起的疾病,以上腹部隱痛、吃飯不香、食後腹脹、噁心想吐、打嗝、大便稀溏、乏力為臨床表現。這類比脾胃虛寒證的病情輕,治療上以健脾益氣為主,可用四君子湯。

脾胃病「三分治七分養」,無論哪種類型的胃寒,病人在日常生活中都可以從食療方面入手:

1.蘿蔔羊肉湯

羊腩肉750克,白蘿蔔500克,香菜、鹽、雞精、料酒、蔥、薑、胡椒粉適量。將羊肉洗凈,切成粗絲,白蘿蔔洗凈切成絲。坐鍋點火倒入底油,放入薑片煸炒出香味後倒入開水,加鹽、雞精、料酒、胡椒粉調味,水燒開後先放入羊肉煮熟,再放入白蘿蔔,轉小火煮至蘿蔔斷生後,撒上蔥絲和香菜葉即可出鍋。此湯補中益氣,溫胃散寒。

2.紫蘇、生薑紅棗湯

鮮紫蘇葉10克,生薑3塊,紅棗15克,先將紅棗放在清水裡洗凈,然後去掉棗核,再把薑切成片,將鮮紫蘇葉切成絲,與薑片、紅棗一起放入盛有溫水的砂鍋裡用大火煮,鍋開以後改用文火燉30分鐘。然後將紫蘇葉、薑片撈出來,繼續用文火煮15分鐘。此湯具有暖胃散寒、助消化行氣的作用。

?養心小貼士

對於胃寒患者,生活起居要規律,飲食定時定量,保持八分飽、多吃鬆軟、易消化食物,如粥、羹類等,飲食要溫熱,忌生冷堅硬,氣象轉寒時,注意增減衣服,保持情緒穩定和樂觀。平時可自製糖蜜紅茶飲,紅糖、蜂蜜、紅茶適量,用水沖服。

對於胃寒的話題,你有什麼樣的看法或意見歡迎和我一起分享。如果還有什麼其他想了解的話題,可以告訴我。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