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高三家長的這三種做法,看上去是關心孩子,實際上是幫倒忙

高三學生為了高考而各顯拚搏。這個時候,比孩子更緊張的是家長,家庭是孩子奮鬥的大後方,是堅強的後盾。

衝刺階段的孩子最特殊,衝刺階段的家長最難當,是給孩子動力還是助力,是讓孩子太多壓力還是自信面對,都是對家長的考驗。於是,“高三家長綜合征”來襲,這屆家長能扛得住嗎?這三種做法最不應該。作為從教多年的高三班主任,我接觸過不少非常成功的家長,也遇到過不少令人遺憾的家長。為了孩子的高考,家長的這三種做法最不應該,它們看上去是在關心孩子,實際上是在幫倒忙——

1、過於明顯的“寬心”,反而增加孩子壓力

孩子就要高考,家長們都知道不能給孩子增加壓力,想著方法寬心,試圖給孩子減壓,這樣的意圖當然很好。然而,很多家長卻是一臉愁容地給孩子說:“沒關係,大不了考不上!”一看家長的神情,孩子越發緊張。

其實,與其刻意逃避緊張與壓力,不如和孩子坦然面對,告訴孩子有壓力是正常的,但是要學會調節。父母作為閱歷豐富的人,要在這時候給孩子以從容鎮定的示範,這樣才是孩子堅強的後盾。

2、過於關心孩子,卻引起孩子的反感

首先要說的這類家長,他們可能平時忙於工作,很少關注孩子的學習,現在馬上高考了應該要好好關心一下。殊不知,孩子已經習慣於此前家長和他的關係,對於父母突如其來的熱心反倒不適應,甚至於感到反感,引發對立,不利於備考。

除此之外,大多數家長在這時候的熱情主要表現在過於關注孩子的模擬考成績,過於操心孩子的飲食,一句話:父母整天的問個不停,而孩子也是“煩的沒完”。在老師看來,就算再不上進的孩子,在高考前也是壓力很大的,只是壓力的表現形式不同而已。

家長這時過於熱情的關心,對於本來就叛逆的孩子,會很直接的理解為是向他要成績,甚至對他不抱希望。仔細想想,本來父母與高中孩子之間的關係就如一層薄冰,稍有不慎就會破裂,更何況是在特殊的高考衝刺階段。

3、忽視自己的心理狀態,把焦慮變成抑鬱

越是高考臨近,父母自然越緊張,孩子任何的風吹草動都會引發家長巨大的心理波動,尤其是孩子備考狀態不佳,模擬考成績持續下降的時候,焦慮幾乎佔據了整個心靈。我們知道,焦慮如果不能得到及時疏解,就會形成抑鬱,出現心理疾病,很直觀的表現就是情緒不穩,思考問題容易走極端。

可以想見,一旦家長帶著這樣的心理和情緒和孩子相處,要把握好分寸是非常困難的。更麻煩的是,對於家長的這種心理困境,孩子是無法理解的,他看到的只是一個讓他無法接受的父母,甚至於和他作對的,傷害他的父母。

都說高考也是在考父母,主要就體現在父母能否用合理的心態和方式方法與孩子相處。這是一門很難的課程,如果掌握不好,高三綜合征就會來襲,好心就不會辦成好事,這屆家長能扛得住嗎?

本著智慧與靈活,合理表達關切,理性處理好與孩子關係,父母也要做最好的自己,做孩子真正的堅強後盾。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