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我國學者新方法實現食管腺樣囊性癌精準診斷

食管腺樣囊性癌是一種罕見的食管惡性腫瘤,臨床上容易被誤診。近期,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研究員楊武林、趙加榮等學者研究出一種新技術方法,將傳統組織學形態與新型免疫標誌物相結合,實現了對食管腺樣囊性癌的精準診斷,對臨床確診及正確設計治療方案具有重要意義。國際醫學學術期刊《國際臨床與實驗醫學》發表了該研究結果。

食管癌是一類疾病的統稱,實際上根據病源可分為多種類型,食管的表層粘膜上皮細胞、粘膜下層的疏鬆結締組織細胞、腺細胞等都有可能發展出腫瘤。各種食管癌的治療方案和愈後情況都有所不同,需要在前期做出精確診斷。食管腺樣囊性癌是一種罕見的食管惡性腫瘤,以前臨床上主要根據形態學進行觀察,很容易誤診為其它類型的食管癌。

近期,中科院合肥腫瘤醫院收治了一名不能明確病理分型的轉診患者,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的科研人員首先通過「染色法」觀察到病人的病變組織位於粘膜下層,呈管狀、篩狀、實型三種典型結構,再通過「分子標記法」,使用腺上皮標誌物、肌上皮標誌物對病變組織進行標記。免疫組化分析顯示,隨著病情加劇,其病變組織形態由管狀、篩狀向實型發展,上皮標誌物也隨之變化,表現出特徵性改變,預示著腫瘤細胞發展伴隨特殊的內在分子轉變。這種特異性可以為腺樣囊性癌的精確診斷提供分子標識。

中國生物技術網誠邀生物領域科學家在我們的平台上,發表和介紹國內外原創的科研成果。

註:國內為原創研究成果或評論、綜述,國際為在線發表一個月內的最新成果或綜述,字數500字以上,並請提供至少一張圖片。投稿者,請將文章發送至[email protected]

直接點擊文字即可瀏覽!

1、補牙或將成為歷史?

2、科學你慢慢學,中醫我先治病去了

3、科學告訴你應該多久洗一次澡

4、新證據:喝咖啡能延長壽命!

TAG: |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