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車市低迷:北汽自主品牌全面下滑 江鈴利潤創20年最低

  車市持續低迷

  車企利潤喜憂參半

  “按照目前的車市狀況,我預計明年的利潤會腰斬!”近期,由於汽車市場持續低迷,價格戰愈演愈烈,多家車企對於未來車企盈利狀況持悲觀態度。在近期舉辦的幾場新車上市發布會上,一些不願意透露姓名的車企相關負責人對北京青年報記者表示,為了保持已有的市場規模,今年以來自己所屬的車企幾乎所有的車型都加入到價格戰中,而目前這一價格戰引發的後續效應已經傳導到車企的零配件供應體系,個別核心的零配件供應商需要補貼才能獲得持續發展的能力。這位人士預計,明年或將是車企利潤增幅繼續回落的開始,包括一汽集團在內的利潤大戶也不能幸免。在採訪中,一家車企老總感言,按照目前車市實際狀況,車企一定要學會堅守,才能渡過這一難關!

  從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的最新統計來看,雖然今年1-8月份汽車產銷分別實現了1813.47萬輛和1809.61萬輛,保持了增長態勢,但是從實際表現來看,增幅在持續回落。特別是一季度開始,長期保持兩位數增長的SUV市場突然失速,此後甚至連續四個月出現了負增長,拖累整體車市下滑,車企銷量兩極分化日趨突出。

  根據已經公布的上半年車企財報,16家重點車企中,八家車企利潤實現了增長,依次有北京汽車、吉利汽車、長城汽車眾泰汽車上汽集團、東風集團、廣汽集團和力帆汽車;其余八家車企則出現不同程度的利潤下滑及虧損,分別有一汽夏利江鈴汽車江淮汽車長安汽車一汽轎車比亞迪福田汽車海馬汽車。從表現來看,在2018年車市整體低迷的市場環境下,上述16家車企表現雖然喜樂不均,但是整體普遍滿含隱憂。

  北京汽車:自主品牌全面下滑

  從財報來看,淨利潤80.45億元的北京汽車雖然不是利潤大戶,但是卻以59.4%的利潤增幅排在第一的位置,其中主要利潤貢獻者是合資公司北京奔馳。據統計,上半年,北京汽車共銷售整車71.96萬輛,同比增長了13.71%。其中,北京奔馳上半年實現整車銷售25.2萬輛,同比增長19.6%;福建奔馳上半年亦實現整車銷售1.4萬輛,同比增長38.4%;北京現代也開始擺脫銷量頹勢,銷量逐步回升,實現整車銷售38萬輛,同比增長了26.2%。

  雖然合資公司長紅,但是自主“北京”牌卻出現了斷崖式下滑,上半年僅僅實現了7.3萬輛銷量,同比下滑33.6%。分析認為,“北京”牌在經歷了上一段產品密集上市後,今年出現了新產品缺貨期,加上後續產品競爭力不強,因此銷量出現大幅下滑。統計顯示,上半年,“北京”品牌淨虧損32.65億元,與“北京”品牌相關的收入同比下降27.8%。從目前車市狀況來看,“北京”牌短期內還不會出現好轉,仍然會拖累北京汽車的整體利潤。

  吉利汽車:一枝獨秀仍遭遇挑戰

  相對於北京汽車,吉利汽車以自主品牌的身份可謂一枝獨秀,成為利潤增幅最大的自主車企。今年上半年,吉利汽車純利潤達到66.7億元,同比增長了54%。從銷量來看,上半年吉利汽車共銷售新車75.8萬輛,同比增長44%。其中帝豪系列轎車售出11.5萬輛;包括博越、遠景SUV、遠景X3、遠景S1、遠景X1在內的多款SUV車型共售出318949輛,同比增長45%。此外,吉利旗下的領克品牌也成績不錯。上半年,領克01累計售出46252輛,得到了市場和消費者的一致認可,為吉利汽車貢獻了3.42億元的淨利潤。在新能源領域,吉利也不甘示弱。據了解,吉利上半年共售出14362輛新能源汽車,同比增長71%。

  但是吉利汽車並不是沒有隱憂。一是遭遇SUV市場整體下滑的影響。進入下半年,吉利的幾款主打SUV表現不盡如人意。曾經的當家花旦博越月銷僅為19032輛,同比下跌13.6%,和以往月銷2萬+的成績略有差距;跨界SUV帝豪GS月銷量為13423輛,同比微增2.8%,拖了吉利汽車的後腿。二是供應商鏈出現問題。從吉利汽車產品來看,8萬-15萬售價車型佔比達到六成,利潤太空有限,吉利汽車能實現66.7億元的利潤,其主要做法是向下遊供應商壓價。據爆料,特別是今年上半年的吉利發布財報後,眾多供應商在網上吐槽,歷數吉利汽車“強製供應商降價”“拖欠貨款”的惡行。長期來看,這種來自供應商的情緒後期一定會影響到吉利汽車的發展。

  長城汽車:SUV下滑影響最大

  以SUV車型當家的長城汽車今年著實不容易,在SUV市場總體偏弱的市場環境下,上半年營業總收入仍然達到了479.58億元,同比增長17.99%,淨利潤36.96億元,同比增長高達52.73%。

  從長城汽車的財報看,長城汽車能獲得如此高的利潤增長,主要得益於集團不斷優化結構和旗下新銳品牌WEY的銷售佔比提升。2017年全年,長城汽車因為投入巨大而影響到利潤的提升,其中總營業收入雖然達到了1011.69億元,同比增長2.59%,但是淨利潤僅為50.27億元,同比下降52.35%。

  從銷量看,上半年長城汽車整車銷量僅為44.97萬輛(含出口),同比增長僅為2.06%。其中SUV銷量為38.42 萬輛(含出口),這個銷量數字距離長城汽車2018年國內116萬輛銷量目標尚有一段距離。進入三季度,長城汽車銷量仍不見好轉,下滑態勢依然。8月份單月,長城汽車僅銷售64096輛,同比下滑12.99%。

  分析來看,長城汽車銷量的下滑,主要是由於昔日“霸主”哈弗H6的下滑。從上半年開始,H6就受到來自寶駿等自主品牌的打壓,個別單月甚至失去了一直保持的SUV銷量排名第一的位置。據乘聯會數據顯示,哈弗H6上半年銷量同比下滑3.5%。下半年,雖然H6采取了相應的商務策略,意圖挽回失去的市場,但是卻以犧牲利潤為代價。因此,一些業內人士認為,長城汽車上半年利潤的獲得也付出了慘痛的代價,在自主品牌中顯得最為“悲壯”。

  從另一個層面來說,今年也是長城汽車最困難的一年。一是哈弗H6霸主地位面臨挑戰;二是新銳品牌WEY銷量爬坡也遇到阻力,短期難以“補位”;三是太過倚重SUV產品的特點影響後續增長。受上述不利因素影響,長城汽車滬港兩地股價均遭受重挫。年初至今,長城汽車H股跌幅53.43%,A股跌幅38.82%,急需銷量的發福反彈。

  眾泰汽車:前途路漫漫

  眾泰汽車能排進利潤增幅榜比較意外。從銷量來看,眾泰汽車上半年累計銷量不過11.36萬輛,同比增長僅為6.9%,但是能獲得37%的利潤增長,主要得益於眾泰汽車完成的一項資本收購業務。

  今年4月份,眾泰汽車以發行股份購買資產的方式收購了永康眾泰汽車有限公司的全部股權,收購後雙方合並報表,致使眾泰汽車淨利潤獲得大幅度增長。當然,從產品布局上,眾泰汽車也不甘落後,為2020年規劃了10款新產品,希望迎接下一個市場高增長。

  但是進入下半年,眾泰汽車銷量開始出現下滑的趨勢。分析來看,主要原因是“山寨”知名車企車型的名聲,已經影響其後續銷量增長。6月份單月,眾泰汽車銷量僅為1.74萬輛,銷售前景堪憂。其次是2017年開始的電動車補貼退坡,影響到眾泰汽車新能源汽車銷量。從競爭力來看,眾泰汽車實際上已經錯失了成為主流車企的機會,可謂前途路漫漫。

  上汽集團:利潤大戶遇挑戰

  上半年,上汽集團實現淨利潤189.82億元,同比增長18.95%,其淨利潤是第二名——東風汽車淨利潤的2.4倍,可謂是中國汽車市場中的利潤大戶。

  從銷量來看,今年上半年,上汽集團整車銷售352.3萬輛,同比增長11%。其中上汽大眾銷量為102萬輛,同比上浮5.2%,成功突破100萬輛;上汽通用銷量為95.8萬輛,同比增長10.5%,也已接近100萬輛大關;上汽通用五菱銷售71萬輛,增幅為6.2%。但是從財報來看,今年上半年,上汽集團的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淨額上升了326%,可見在銷售環節遭遇的壓力有多大。最新統計顯示,1-8月份,上汽集團累計銷量453.20萬輛,同比增長9.05%,和上半年比較,增幅總體上在回落。

  從銷量數據分析,上汽集團的增長主要是由於自主機板塊榮威、名爵,以及商務車板塊的表現,而像上汽通用、上汽通用五菱銷量也在下半年開始出現下滑或者滯漲的跡象。統計顯示,7月份,上汽通用單月銷售13.54萬輛,同比減少5.3%。上汽通用五菱也遭遇整體車市下滑的影響,7月單月銷售13.02萬輛,同比僅增0.1%。一些專業人士指出,中美貿易摩擦加上消費結構更新,預計上述兩家車企增長面臨巨大的壓力。

  東風汽車集團:自主機板塊拖累利潤

  東風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於上半年實現銷售收入約579.22億元,同比增長約為0.3%;比例合並法下,集團收入約1281.60億元,同比增長約5.8%;稅前溢利約122.19億元,同比增長約16.6%。

  東風汽車集團旗下整車生產量約156.26萬輛,銷售量約151.01萬輛,同比增長約2.6%,實現銷售收入579.22億元,同比增長約0.3%。從集團乘用車銷量來看,日系合資品牌基本上保持了較好的銷售勢頭;韓系東風悅達起亞銷量仍然處於下滑態勢,利潤有所好轉;合資公司(標致-雪鐵龍)看似銷量回升,但是實際仍然處於下滑態勢,7月份實際銷量更是下滑37.5%。另外,受整體車市影響,旗下自主品牌面臨嚴峻的市場壓力。

  據透露,2018年上半年,東風集團商用車銷售收入為314.83億元,同比增長約4.9%;乘用車業務營業收入為244.74億元,較去年同期的261.60億元減少約16.86億元人民幣,降幅約為6.4%;收入的減少主要來自於東風乘用車業務及東風柳汽的乘用車業務。

  廣汽集團:單一車型斷崖式下滑

  曾經的車企“黑馬”廣汽集團,今年也出現了瓶頸。上半年財報顯示,儘管廣汽集團淨利潤約69.13億元,同比增長約11.82%,但是增速同比回落超過40個百分點;總收入約1726.07億元,同比增長約6.22%,增速較去年同期降低25.65%。

  從銷量來看,上半年,廣汽集團累計銷量為101.6萬輛,同比增幅達5.53%。其中,廣汽集團自主品牌累計銷售新車26.82萬輛,同比增長6.90%,完成年度70萬銷量目標的38.31%。此外,得益於全新第八代凱美瑞、雷凌、冠道、歐藍德等車型銷量的大幅增長,廣汽本田、廣汽豐田、廣汽三菱三大日系合資企業在上半年均取得了不俗的成績。

  不過,廣汽集團內部分化也在加劇。比如上半年,廣汽本田實現產銷35.37輛和33.89輛,同比增長7.61%和5.49%;同期,廣汽菲克累計銷量僅為7萬輛,較去年同期下降35.17%。從8月份的銷售數據分析,廣汽菲克有進一步惡化的趨向。而在自主品牌方面,廣汽傳祺產銷雖然在上半年實現同比13.98%和6.9%增長,但是受產品換代影響,銷量增速持續放緩,庫存壓力增大。最近幾個月,主力車型傳祺GS4出現斷崖式下滑,讓廣汽傳祺的銷售前景堪憂。

  江鈴汽車:利潤創20年來最低

  上半年,江鈴汽車整車累計銷量為14.74萬輛,同比下降4.16%。其中,下滑最為嚴重的是福特品牌商用車,上半年累計銷量5360輛,同比減少超四成。其次是SUV累計銷量出現大幅下降,為2.8萬輛,包括福特品牌SUV的5360輛和馭勝品牌SUV的23123輛,同比減少均超過40%。

  受此銷量下滑影響,上半年營業收入142.87億元,較去年同期下滑8.8%;歸屬上市公司淨利潤為3.19億元,較去年同期減少42.31%,淨利潤增長率創20年新低。對此,江鈴汽車給出的解釋稱,一是由於調整期的乘用車銷量下滑及整體銷售結構變化所致,二是公司為應對激烈的市場競爭加大了變動促銷投入,三是在新產品和新技術研發上持續增加支出。而在業內看來,江鈴汽車利潤下滑的深層原因是其當前正在實行的“商乘並舉”戰略,加大了江鈴汽車的支出強度。

  江淮汽車:銷售前景仍不明朗

  和江鈴汽車一樣,江淮汽車也是受到整體車市下滑的影響,加上今年主推的新能源車補貼退坡,公司銷量、利潤雙雙下滑。財報顯示,2018 年上半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237.09億元,同比下降 6.34%,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1.63億元,同比下降52.58%。

  從銷量來看,2018年上半年,江淮汽車銷售各類汽車及底盤25.23萬輛,同比下降8.16%。其中輕型貨車(含中型貨車)11.74萬輛,同比增長1.14%;重型貨車銷售2.61萬輛,同比下降19.73%;MPV銷售3.43萬輛,同比增長 11.54%。SUV銷售4.48萬輛,同比下降 33.28%;純電動乘用車銷售2.00萬輛,同比增長 113.08%。另,2018 年上半年,江淮汽車實現出口4.06萬輛,同比增長12.36%。

  不過,江淮與大眾、蔚來的合資合作目前正在穩步推進,或將為江淮汽車後續的表現帶來利好。

  長安汽車:合資公司成了拖累

  長安汽車今年可謂是一個多事之秋。其一自主品牌進入產品換代期,產品力明顯不足。儘管如此,1-6月份自主品牌的表現基本穩定。其二是主力合資車企長安福特今年的表現讓人怎舌:上半年累計銷售新車僅22.77萬輛,同比大幅下跌38.9%;另一家合資公司長安馬自達以90237輛的銷量不及31萬全年目標的1/3。

  今年1-6月份,長安汽車累計銷量120.78萬輛,同比下滑15.5%。財報顯示,長安汽車淨利潤為16.1億元,較上年同期的46.21億元下降65.16%。

  一汽集團:盈利能力持續減弱

  一汽集團沒有整體上市,但是從上市公司一汽轎車和一汽夏利上半年財報來看,其自主機板塊下滑態勢明顯。其中一汽夏利虧損達6億-6.7億元,雖然和去年同期比較虧損縮減,但數字仍然巨大。一汽轎車雖然實現營業收入134.79億元,同比增長0.58%,但是競爭加劇導致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8091.24萬元,同比下降了70.08%。

  儘管如此,一汽集團的合資公司表現仍然搶眼,其中一汽-大眾8月份的單月銷量已經超過上汽大眾,主要還是由速騰、捷達、寶來和邁騰四款車型撐 腰。首款SUV探歌上市後,一汽-大眾就開始密集布局SUV市場,畢竟完善產品線也是提高銷量的關鍵。值得一提的是,今年是一汽大眾的產品大年,全新SUV的導入,將成為一汽大眾銷量持續增長的注腳。一汽大眾奧迪品牌去年銷量雖然下滑,但是在犧牲利潤的情況下,奧迪品牌銷量全面回升,後續表現不容小視。總體而言,在車市競爭加劇的情況下,今後一汽集團的利潤率會被進一步壓縮。

  比亞迪:受補貼退坡影響最大

  最新的統計顯示,1-8月份,比亞迪累計銷量實現30.37萬輛,其中新能源乘用車呈現出持續熱賣的態勢,8月單月銷量首次突破2萬大關,達到了20845輛,同比實現了85%的增長,超過燃油乘用車銷量。

  但是由於受到補貼政策退坡的影響,包括電動大巴和新能源乘用車在內的新能源汽車業務的整體盈利較去年同期相比有較大幅度下降的市場環境下,上半年比亞迪營業額達到521.63億元,同比增長20.23%;而歸屬上市公司淨利潤約為4.79億元,同比卻下滑了72.19%。在比亞迪的三大業務板塊中,新能源汽車營收達181.73億元,佔其總營收的比例為34.84%。

  今年1-8月,比亞迪新能源車累計銷量已達到115515輛,超出其去年全年水準。其中7月和8月兩個月,新能源車銷量再次超越燃油車銷量,距離全年15萬輛目標越來越近。

  海馬汽車:已連續虧損兩年

  日前,海馬汽車發布了8月份的產銷數據,單月僅為5990輛,同比下降43.69%。至此,海馬已經連續八個月下滑。今年上半年以來,海馬汽車的月銷量分別為1.05萬輛、0.41萬輛、0.77萬輛、0.27萬輛、0.46萬輛和0.55萬輛,同比降幅分別高達42.06%、69.85%、43.38%、62.5%、34.28%和32.1%。受此影響,上半年海馬虧損2.75億,相比於去年同期盈利的0.24億大幅下跌1245.8%。實際上,2017年,海馬汽車淨利潤虧損就高達9.94億元,同比大跌超500%。這是公司自2010年以來,業績首次由盈轉虧。

  根據今年4月份海馬汽車給證券交易所的回復,海馬汽車大幅虧損的原因除了銷量下滑外,更多的是由於自身實施產品聚集戰略後,對部分產品或在研項目實施退市或停止研發等,涉及的相關資產或研發支出予以減值或費用化,影響淨利潤約2.42億元。如此看來,海馬汽車因為戰略上的失誤,如今已經步入車企的末流。

  據悉,未來,海馬將寶全壓在了新能源汽車上,2025年前停止銷售燃油車。

  本版文/本報記者 何登峰  製圖/田瑚

責任編輯:孫劍嵩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