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當上市民企缺了錢:那怎麽辦?賣身

文:詩與星空(ID:SingingUnderStars)

在2018年的一次座談會上,時任東方園林董事長的何巧女對央行行長易綱說:“現在民營企業太難了,如果易行長給我批準一個銀行,我一定拯救那些企業於血泊之中,一個一個地救。”全場哄堂大笑。

2009年上市以來,東方園林一輪攀升,市值漲了十倍。但是,2017年以來,公司的資金捉襟見肘,融資成本高昂。

不僅是東方園林遇到了困境,從上市公司財報數據來看,大部分民企都遇到了類似的情況,股權質押爆倉、商譽暴雷、財報暴雷… …

以至於各地牽頭金融機構組織紓困資金,解決民企尤其是上市民企的資金問題。

表面看起來,紓困資金解決了很多民企的資金周轉問題,尤其是股權質押爆倉的情況基本緩解了。但是,資金是有成本的,包括利息成本,包括時間成本。

一段時間過去了,紓困的錢,也該還了。但是,這些企業的經營並沒有真正得到改善,該揭不開鍋的,還是揭不開鍋。

那怎麽辦?賣身。

8月6日,東方園林發布公告稱,公司實際控制人何巧女、唐凱擬向北京市朝陽區國有資本經營管理中心全資子公司北京朝匯鑫企業管理有限公司協議轉讓所持公司5%股份,價格為7.92億元。並將16.8%對應的表決權無條件、不可撤銷地委託給朝匯鑫。本次權益變動完成後,朝匯鑫將成為公司控股股東,北京市朝陽區國資委會將成為公司實際控制人。

一、東方園林股權轉讓的必然性

2018年5月起,據媒體報導,東方園林開始大規模裁員,2018年10月開始拖欠員工工資。公積金和社保已經斷繳;2017年的獎金還沒發放,2018年的獎金也被取消。

1、糟糕的半年報

8月23日,公司發布半年報,2019年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21.91億元,同比下降66.10%;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8.94億元,同比下降234.58%。

這是一個非常糟糕的成績單,不僅如此,公司的現金流狀況也非常糟糕。半年報的經營性現金流量淨額為-8.01億,同時,半年利息支出高達5.07億,公司的資金使用成本非常高。

公司账面只有14億現金,卻有35.67億短期借款,12億長期借款以及5億一年內到期的長期應付款。

資金周轉非常困難,所以何巧女才說出了要成立銀行的言論。

2、何巧女的捐款

話又說回來,是什麽原因讓公司陷入如此困境的呢?

何董事長有沒有責任?

2017年,何巧女在國外一檔大型節目中承諾要為社會捐款100億,此言一出很快引起了不小的轟動。2017年10月,何巧女在摩納哥舉辦的IUCN世界自然保護聯盟會議上宣布,捐出15億美元,用於野生動物保護事業。也正因為如此,何巧女也被稱為“慈善女王”。

這些錢有沒有動用上市公司的資金,因看不到原始單據無法確認。但是,2017年的時候,東方園林已經很困難了,如果她不拿這些錢捐款,而是低息借給上市公司,用來發放員工工資,或許公司就遇不到這樣的困境了。

有專心為上市公司、為員工、為股民負責了嗎?

3、何巧女的現狀

賣掉東方園林後,何女士套現8個億,你猜,她去幹什麽了?

當然,她旗下還有很多公司,其中有一家公司特別有意思。

據天眼查,有一家新成立的銀行,叫做北京中關村銀行股份有限公司,由用友網絡等公司發起成立,何巧女是股東和董事。

她真的去做銀行了… …

二、興源環境是如何賣殼的

興源環境也是一家做PPP的公司,巧了,公司大股東也把股權賣掉了。和東方園林賣掉的時間也差不多。

這和PPP行業的大環境有關,2017年紓困資金解決了一波困境後,2019年要還錢了。

興源環境選擇了同樣的辦法:賣身。

如果仔細看看公司的軌跡,會發現一些共同點。

1、瘋狂並購,瘋狂暴雷

興源環境本來是一家生產環保裝備設備的公司,過著小富即安的日子。2016年起,公司開始大規模收購,染指環保行業,“做大做強”公司營收規模。資產總額從2015年的18.8億驟增到2016年的60億。

但是公司並沒有真的收到現金,經營性現金流量淨額在2016年以來均為負數。

2016年斥資7.5億並購中藝生態,在完成對賭協議後,於2018年精準暴雷。2017年斥資4.76億收購源態環保,第二年就大幅計提商譽減值準備。

2、減持式股權質押

與此同時,大股東也沒閑著,興源控股將100%股權做了質押,甚至還因為被動減持未及時公告受到證監會的通報批評。

表哥見過不少高比例股權質押的,但是100%質押的真不多見,這是鐵了心跑路了。

3、新希望接盤

果不其然,公司把大部分股份賣給了新希望。套現的同時,興源控股還以11%的高額年利率借給上市公司一筆錢,一個億,再掙最後一票。

作為對比,新東家新希望為了緩解上市公司資金壓力,也借給上市公司一筆錢,年利率只有4.5%。

三、PPP的困境

2013年,財政部頒布鼓勵PPP業務的政策,發改委、財政部等部委在2015年開始大力推廣PPP業務,擬通過PPP的發展,讓各地政府主導的資本退出。

然而實際情況是,觸及利益比觸及靈魂還要難。

各地的城投公司並沒有減少業務量,政府用來進行PPP業務的往往是盈利能力較差、回款周期較長、大量佔用資金的項目。

可以說,PPP成為一個雞肋的政策,從事PPP的公司不少血本無歸。

2017年4月,六部委聯合發文進一步規範地方政府舉債融資行為,對PPP行業釜底抽薪。明確禁止國務院批準限額外的一切地方政府舉借債務,特別強調不得以任何方式承諾回購社會資本方的投資本金,不得以任何方式承擔社會資本方的投資本金損失,不得以任何方式向社會資本方承諾最低收益,不得對有限合夥制基金等任何股權投資方式額外附加條款變相舉債。

所以,當你看到一家上市公司的主營業務是PPP時,無論包裝的多麽華麗,都要提防一下。

四、資本家的良心

本不想討論民營資本家的責任心,但是上市公司一個又一個案例顯示,在利益和責任之間,絕大多數資本家都選擇了利益。

很多時候無法討論企業家的道德,但是表哥很喜歡一句漫威的台詞。

-END-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